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8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柴油及其与阿维菌素复配对柑橘全爪螨卵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测定了柴油对柑橘全爪螨卵的毒力及其与阿维菌素复配植物油基新型乳油的杀卵作用。结果表明,柴油对柑橘全爪螨卵的LC50为2790.39μg/mL;两种柴油与阿维菌素复配新型乳油1000、750和500倍液3种浓度下的杀卵率均高于90%,其中添加了印楝油的复配剂3浓度的杀卵率与对照药剂24%螺虫乙酯SC 3000倍液相当。  相似文献   
22.
杀灭松材线虫的高效药物筛选与毒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具有高效快速杀灭作用的药物,采用线虫悬浮液 + 农药的直接触杀法,选择了22种药物处理松材线虫1 h,测定了对松材线虫的半致死浓度(LC50)。结果表明:不同药物对松材线虫表现出不同的杀灭作用,供试的22种药物中,甲基阿维菌素(甲维盐)杀灭效果最好,1 h 半致死浓度仅为0.3 mg·L-1;杀螟丹效果最差,1 h 半致死浓度达21 053 mg·L-1。另外,苦参碱、抑太保、溴氰菊酯和阿维菌素等4种药物对松材线虫具有很强的毒杀作用,其1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2,2.5,4.2和4.5 mg·L-1。甲维盐和阿维菌素能高效快速杀灭松材线虫;这些对松材线虫高效敏感药物的筛选成功,为开发树干注射剂防治松材线虫病提供了基础。图1表3参25  相似文献   
23.
24.
甘薯茎线虫病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带有甘薯茎线虫病的病薯完全粉碎后接种土壤,薯苗栽植时一部分处理用辛硫磷500倍、800倍浸根,一部分处理采用生物制剂阿维菌素3 000倍、5 000倍液浇窝,不施药用清水浇窝作为对照,进行甘薯茎线虫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辛硫磷800倍浸根处理能有效的防治甘薯茎线虫病,薯块发病指数低于其他处理,防治效果高于其它处理。阿维菌素3 000倍处理作为高效低毒的生物制剂农药也可以应用到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上。  相似文献   
25.
朱砂叶螨对阿维菌素及高温的交互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朱砂叶螨敏感种群(SS)、抗阿维菌素种群(RA)和耐高温种群(RH)为材料,应用生物测定方法以及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朱砂叶螨抗药性和耐高温间存在的交互耐性及机制.结果显示:46℃高温下RH和RA种群的半致死时间(LT50)显著长于SS种群,其顺序依次是:RHRASS,阿维菌素对朱砂叶螨的半致死浓度(LC50)各种群间的顺序依次是:RARHSS,其中,RH和RA种群显著高于SS种群.这表明长期的高温胁迫能诱导其对阿维菌素药剂的抗性,同样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也能诱导其对高温的耐性.SS、RA和RH经阿维菌素处理后体内O2?(超氧自由基)含量分别是对照的2.08、1.85和2.00倍,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是对照的3.81、4.84和4.26倍,CAT(过氧化氢酶)和POD(过氧化物酶)活性也都高于对照;经高温(40℃)和低温(4℃)处理后,O2?及SOD、CAT和POD活性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说明朱砂叶螨虫体内的O2?、SOD、CAT和POD与阿维菌素药物和热(冷)刺激有关,RA和RH在长期阿维菌素或高温胁迫作用下对保护酶活性的诱导能力加强.朱砂叶螨Tc HSP90 mRNA在正常情况下的表达是RA和RH高于SS,分别是SS的1.64倍和1.29倍,经阿维菌素、高温(40℃)和低温(4℃)处理后,RA和RH的表达量显著高于SS,表明朱砂叶螨HSP90在抗药性和耐热性方面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26.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纳米SiO2进行了表面接枝改性,并探讨了改性材料对阿维菌素的吸附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对表面改性纳米SiO2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纳米SiO2粒子经KH-570进行表面改性后,其分散性得以改善,对阿维菌素的包封率比改性前的大幅提高,提高率最高达92.6%。用KH-570改性的纳米SiO2可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新型生物农药载体。  相似文献   
27.
介孔活性炭阿维菌素载药系统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介孔活性炭对阿维菌素的载药特性,以判断其作为阿维菌素载体的可能性。以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分析仪和粒度分析仪对其进行了物理性状表征。将其负载阿维菌素的能力与常规农药载体进行比较,并进一步分析和评价了该载药系统的吸附动力学特性、缓-控释性能和抗紫外光降解能力。结果表明:供试活性炭载体为不规则球形颗粒状介孔材料,平均粒径为814 nm,比表面积为1 719.25 cm2/g,孔容积为0.043 cm3/g,孔径为4.80 nm。吸收动力学数据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对阿维菌素的载药量为220.6 mg/g,显著高于其他常规农药载体,呈现了优良的吸附性能;载药系统的释药时间从90 h延长到672 h以上,表现出了良好的缓释效果;紫外光照射72 h后,阿维菌素原药的分解率为77%,而有活性炭载体保护的阿维菌素的分解率为30% ,表明该载药系统有效地减缓了阿维菌素的光降解速率。研究表明,以介孔活性炭作为阿维菌素载体,可显著改善药物的缓-控释特性以及分散性和光稳定性。  相似文献   
28.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壁材,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研究了聚合反应时间、芯壁比(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和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用量对所制备微囊的包裹率、载药量和粒径的影响规律,并对其贮存稳定性和释放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所制备微囊的包裹率、载药量和粒径均与聚合反应时间呈正相关,包裹率和载药量在聚合反应3 h后达到相对稳定,粒径在聚合反应1 h后变化幅度明显减小;芯壁比对所制备微囊的载药量和粒径影响较为明显,随着芯壁比的增加,载药量增加、粒径减小,当芯壁比从1∶ 5增大到1∶ 2时,载药量由15.59%增加到30.33%,平均粒径(D50)由5.47减小到2.18 μ m,但芯壁比对微囊包裹率的影响不明显;SDS用量对所制备微囊的包裹率和载药量影响较小,对粒径的影响较大,当SDS的质量分数为8%时,微囊的D50最小且更为均一。研究表明,反应时间等3个因素对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成囊均有一定的影响,当反应时间大于3 h、芯壁质量比为1∶ 3至1∶ 2、SDS质量分数为6%至8%时,有利于形成粒径均一、形态规则、包裹率和载药量都较高,且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和释放特性的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  相似文献   
29.
BACKGROUND: Spodoptera litura (F.) is a cosmopolitan pest that has developed resistance to several insecticides.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stablish whether an emamectin‐selected (Ema‐SEL) population could render cross‐resistance to other insecticide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genetics of resistance. RESULTS: Bioassays at G1 gave resistance ratios (RRs) of 80‐, 2980‐, 3050‐ and 2800‐fold for emamectin, abamectin, indoxacarb and acetamiprid,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a laboratory susceptible population Lab‐PK. After three rounds of selection, resistance to emamectin in Ema‐SEL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RRs of 730‐fold and 13‐fold compared with the Lab‐PK and unselected (UNSEL) population respectively. Further studies revealed that three generations were required for a tenfold increase in resistance to emamectin. Resistance to abamectin, indoxacarb, acetamiprid and emamectin in UNSEL declin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e field population at G1. Furthermore, selection with emamectin reduced resistance to abamectin, indoxacarb and acetamiprid on a par with UNSEL. Crosses between Ema‐SEL and Lab‐PK indicated autosomal and incomplete dominance of resistance. A direct test of a monogenic model and Land's method suggested that resistance to emamectin was controlled by more than one locus. CONCLUSION: Instability of resistance and lack of cross‐resistance to other insecticides suggest that insecticides with different modes of action should be recommended to reduce emamectin selection pressure. Copyright © 2010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30.
17种阿维菌素混剂对柑桔红蜘蛛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摘 要:为进一步明确现有阿维菌素与其它杀螨剂的混剂对柑桔红蜘蛛的效果。2009年,在大田中,以喷雾施药法对17种阿维菌素混配剂进行了防治柑桔红蜘蛛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用药后3d,对柑桔红蜘蛛控制效果≥90%的品种有14种;用药后10d,控制效果≥90%的品种有12种;速效最好的是10%阿维菌素?哒螨灵EW,用药后1d,防治效果达97%以上;持效期最长的是25%阿维菌素?苯丁锡WP,用药后30d,防治效果仍达86%以上。可以认为,阿维菌素与其它杀螨剂合理的混配,将是今后控制柑桔红蜘蛛为害的最为经济有效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