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2篇
  9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56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61.
对珍稀水生蔬菜象牙菜与常见栽培蔬菜小白菜、菜心、节瓜、辣椒、茄子、马铃薯、胡萝卜、莲藕等进行营养成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象牙菜的Vc含量丰富,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硝酸盐含量极低,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生蔬菜,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62.
不同抗性茭白感染纹枯病菌后4种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3个对纹枯病抗性不同的茭白品种,研究其生物酶活性与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抗性强的品种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高于抗性弱的品种;人工接种以后,各品种间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抗性强的品种峰值高,抗性弱的品种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增幅较大。  相似文献   
163.
茭白品种间黑粉菌部分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蒋墅茭和葑红早田间自然分化形成的灰茭为试验材料,在探索黑粉菌适宜培养条件的基础上,比较了上述2个品种茭白黑粉菌部分生物学特性的差异。结果发现:茭白黑粉菌在PSA及Zcapek培养基、pH值5~6条件下生长速率较高,适宜温度因不同品种内黑粉菌而不同、与肉质茎膨大的适宜温度基本吻合;不同茭白品种的黑粉菌及其不同培养形态之间,其主要矿质元素的原子百分比存在差异,培养菌落分泌的激素含量不同;在相同温度下连续多次培养,两个茭白品种黑粉菌的生长速率均呈增加趋势,但品种间差异有所缩小。  相似文献   
164.
宽叶酢浆草Oxalis latifolia为入侵云南玉米地的进境检疫性鳞茎类杂草?为筛选防治该草的高效除草剂, 室内测定了8种除草剂对宽叶酢浆草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 用田间推荐剂量处理后30 d,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210 g/hm2)对宽叶酢浆草的鲜重抑制率超过90%, 硝磺草酮(202.50 g/hm2)?烟嘧磺隆(60 g/hm2)和砜嘧磺隆(25.13 g/hm2)处理的鲜重抑制率超过85%, 苯唑草酮(27 g/hm2)?莠去津(1 875 g/hm2)和2甲4氯钠(1 201.20 g/hm2)处理的鲜重抑制率分别为81.29%?76.36%和70.71%?1/4草甘膦推荐剂量(712.50 g/hm2)即可彻底杀死宽叶酢浆草?推荐剂量的草甘膦?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砜嘧磺隆?烟嘧磺隆?硝磺草酮?莠去津?苯唑草酮和2甲4氯钠处理后30 d, 宽叶酢浆草的繁殖抑制率分别为100%?100%?98.17%?98.17%?90.87%?83.56%?81.74%和56.17%?其中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1/16推荐剂量(13.13 g/hm2)和草甘膦1/8推荐剂量(356.25 g/hm2)对宽叶酢浆草的繁殖抑制率仍超过90%?结果表明上述除草剂均可用于玉米地宽叶酢浆草的防除?草甘膦和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控制宽叶酢浆草生长和繁殖效果最优, 硝磺草酮?砜嘧磺隆和烟嘧磺隆也是优良的备选玉米宽叶酢浆草防治剂?  相似文献   
165.
茭白胡麻叶斑病发生普遍且严重,已成为茭白的常见病害。为了明确病原菌,先后从茭白主产区采集胡麻叶斑病病叶,各产区分离纯化5~10株病原菌。通过对菌株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基因、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PDH基因、延伸因子EF-1α基因的序列进行分析。结合形态学观察、致病力测定等方法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病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茭白胡麻叶斑病病原菌为稻平脐蠕孢Bipolaris oryzae,与水稻胡麻叶斑病病原菌一致。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茭白胡麻叶斑病的防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6.
对茭白肉质茎膨大前后的主要内源抗氧化剂—抗坏血酸水平以及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作了研究。结果表明,肉质茎膨大后,其MDA含量大幅增加,抗坏血酸含量大幅下降,氧化型抗坏血酸比例显著上升。而同时期成熟叶片中的MDA含量基本不变。说明茭白肉质茎在黑粉菌大量繁殖引起膨大的过程中存在较强烈的氧化胁迫。  相似文献   
167.
双季茭白新品种‘龙茭2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龙茭2号’是由‘梭子茭’优良变异单株选育而成的双季茭白新品种。该品种长势较强,株形紧凑直立,分蘖力强,耐肥力中等,抗病虫性好。秋茭晚熟,极耐低温,茭白个体大,表皮光滑,肉质细嫩,商品性好。秋茭壳茭质量129.0~148.4g,净茭质量89.1~101.2g,产量22395~25335kg.hm-2,平均23340kg.hm-2;夏茭壳茭质量142.7~158.2g,净茭质量105.3~113.3g,产量44145~46260kg.hm-2,平均44790kg.hm-2。  相似文献   
168.
1材料与方法1.1植物材料和染色体制片药用野生稻稻株1589由广东省国家野生稻圃提供,宽叶野生稻IRW6和高杆野生稻IRW41由华南农业大学卢永根院士提供,试验材料情况见表1。染色体制片分别参照Yan等和Ren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9.
为了明确茭白二化螟的感病死亡率以及携带的优势微生物种类,本文在野生茭白和栽培茭白中共采集二化螟越冬幼虫6000余头,发现二化螟的感病死亡率分别为19.98%和17.00%,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表明栽培措施没有影响昆虫病原菌的流行。采用18S rRNA和16S rRNA测序方法对死虫标本中的真菌和细菌组成和丰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95%以上个体的优势真菌为白僵菌,相对丰度在90%以上,没有检出绿僵菌;优势细菌科为肠杆菌科、肠球菌科、根瘤菌科和丛毛单胞菌科,丰度分别为19.37%、17.37%、7.04%和5.04%,含昆虫病原细菌的芽胞杆菌科和梭菌科细菌的丰度只有1.44%和0.41%,表明细菌不是致死的主要原因。本研究证明白僵菌是越冬期茭白二化螟的优势病原菌。因此,在茭白田中开展以菌治虫首选使用白僵菌。  相似文献   
170.
张瑞菊 《种子》2017,(7):40-44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蔗糖和硼酸,在不同温度和培养时间内对阔叶杨桐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阔叶杨桐的繁殖育种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的蔗糖和硼酸处理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蔗糖和硼酸都能促进杨桐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但超过一定浓度则会起到抑制作用;2)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3)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逐渐增加,但最初的前12h内花粉萌发快,在培养的前9h内花粉管生长较快.4)实验显示:阔叶杨桐花粉培养的最适培养基是15%蔗糖和0.02%硼酸,最适培养温度为25℃,培养24 h后花粉萌发率为84.32%,花粉管长达2 003.51 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