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2篇
  9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56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采集南洞庭湖生长的优势种菰(Zizania latifotia)及其根际土壤样品.分析菰对土壤中Cu、Sb、Cd、Pb重金属的吸收与富集.结果表明:南洞庭湖土壤中4种重金属污染情况是Sb>Cd>Cu,Pb未超标.在这4种重金属污染条件下,植株不同部位对Sb均无富集作用,对其他3种重金属元素的吸收积累能力均是根>叶>茎;不同采样区菰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四季红2区菰根中cu的富集系数显著性高于其他6个采样区(P<0.05),卤马湖2区与四季红2区菰根中重金属Cd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性高于其他5个采样区(P<0.05).因此,菰对南洞庭湖重金属Cd、Cu污染具有较好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32.
双色茉莉茎段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双色茉莉茎段为外植体,探讨外植体取材季节和部位、基本培养基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活性炭等对茎段器官发生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月和10月取材最好,其诱导率分别达到了92.780/和84%,污染率最低;1/2MS 0.01 mg/L NAA 3.0 mg/L BA 2.0 mg/L KT培养基最适合不定芽的诱导分化,不定芽分化率达到了88.34%;在继代增殖培养中,继代次数最好在6代以内,否则增殖率下降,MS 0.5mg/L IBA 3.0mg/LBA 0.2%活性炭培养基最适合不定芽的增殖(5.92)和大于2cm芽的分化(47.16%).不定芽可在1/2MS培养基中有效伸长,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 1.0 mg/L IBA 0.2 mg/L BA,生根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33.
茭白对苇末基质中镉的生理反应及其镉的残留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以茭白(Zizania latifolia Turcz. ) 单季茭品种‘蒋墅茭’和双季茭品种‘葑红早’为试材,采用苇末基质栽培方式进行不同浓度Cd2 +胁迫处理, 测定其生长过程中部分生理指标及肉质茎中Cd2+残留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处理近两个月后, 茭白叶片和根系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等在Cd2+浓度为25 mg·L-1时高于对照, 然后随浓度升高逐渐降低; POD和PPO活性随Cd2+浓度升高而增加, 直至200 mg·L-1才出现降低; 各处理肉质茎中Cd2+的残留量均未超过无公害蔬菜国家标准的限量值, 葑红早各处理同比均高于蒋墅茭, 而且其第2年夏茭肉质茎中的Cd2+含量显著高于第1年的秋茭。表明茭白对Cd2+的忍耐性较强, 虽然产品器官中的残留含量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呈增加趋势, 但生物富集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34.
为比较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和茭白(Zizania aquatica)的生理特性及抗逆性,本研究选择山西省襄汾县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系统,采集湿地和对照土壤中的芦苇和茭白的叶和根样本,测定其生理指标、抗逆性指标。同时检测湿地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湿地芦苇和茭白叶中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和MDA的含量比对照组增加(分别由23.56 mg/g、15.89 mg/g;0.98 g/L、1.43 g/L;0.11 nmol/mg protein、0.29 nmol/mg protein增加至44.27mg/g、33.17 mg/g;2.10 g/L、2.61 g/L;0.7 nmol/mg protein、1.01 nmol/mg protein),但无显著性差异;芦苇和茭白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根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根中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CYP450)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性增加(分别由0.32 U/mg protein、32.68 U/mg protein;0.09 g/L、0.38 g/L;176.98 U/mg protein、39.96 U/mg protein增加至54.73 U/mg protein、43.79 U/mg protein;0.11 g/L、0.45 g/L;361.46 U/mg protein、50.79 U/mg protein)。与茭白相比,湿地芦苇中MDA含量较低、SOD活性高、CYP450活性增加。结果说明,芦苇和茭白均是良好的人工湿地修复植物,SOD、CYP450保护酶的共同作用及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增加是植物对逆境的一种适应反应,且芦苇的抗胁迫能力相对优于茭白。芦苇根可溶性蛋白和茭白根SOD分别与根中磷或钾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植物生化指标与土壤养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5.
大叶冬青嫩技扦插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正交试验对大叶冬青插条木质化程度、扦插时间及扦插基质三个因素进行了比较试验,并进行了添加生根促进剂(ABT)试验,结果表明扦插时间对成活率和苗木粗生长有极显著的影响,插条木质化程度、扦插基质、ABT生根粉处理对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对苗木生长影响不显著.大叶冬青应选择5月底至6月中旬,在砂壤土或砂土上采用半木质化程度插条扦插,扦插前,插条应采用ABT生根粉500×10-6拌泥浆涂切口或100×10-6~300×10-6浸切口12h处理.  相似文献   
136.
重金属镉、铅胁迫对不同品种茭白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茭白的单季茭品种蒋墅茭和双季茭品种葑红早为试材,在苇末基质和土壤2种栽培方式下添加不同浓度的Cd2+,Pb2+胁迫处理,测定了茭白生长过程中株高、叶面积、分蘖等形态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Cd2+,Pb2+胁迫能促进两茭白品种株高、叶面积的增加,但均随Cd2+,Pb2+处理浓度的进一步增加而下降;茭白的分蘖数表现为随Cd2+,Pb2+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呈持续下降的变化趋势.不同栽培介质间以苇末基质栽培处理时茭白的株高、叶面积、分蘖数同比高于土壤栽培.品种间以葑红早的株高、叶面积同比高于蒋墅茭,而分蘖数则低于蒋墅茭.  相似文献   
137.
菰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目的】通过研究菰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目的为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Li-6400型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菰叶片净光合速率和环境因子的日变化,通过相关性分析,考察了环境因子对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菰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率为15.0~21.5 ?mol·m-2·s-1,光补偿点为45 ?mol·m-2·s-1,光饱和点为1 040 ?mol·m-2·s-1。菰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净光合速率的峰值出现在上午11:00时,上午8:00~11:00时的平均净光合速率比下午13:00-16:00时的平均净光合速率高4.7 ?mol·m-2·s-1。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峰值分别出现在13:00和14:00时。一日中上午5:00~11:00和下午15:00~19:00时净光合速率与光量子通量密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r=0.9874**、0.9321**),11:00~15:00时两者之间呈不显著正相关(r=0.4440)。上午5:00~11:00和下午15:00~19:00时净光合速率与空气温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9617**、0.9852**),11:00~15:00时两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8110*)。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之间呈正相关(r=0.7936*),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r=-0.8026*)。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与光量子通量密度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r=0.9104**、0.7858*)。【结论】菰叶片的光补偿点较低,而光饱和点较高,对光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为典型的阳生植物。影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光量子通量密度和空气温度。  相似文献   
138.
蒲菜天然保鲜剂的筛选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蒲菜保鲜过程中,通过评价其外观品质及测定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呼吸强度、多酚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筛选最佳保鲜剂及最佳保鲜浓度和温度.结果表明:天然保鲜剂以植酸、雪鲜保鲜效果较佳,其最佳保鲜浓度分别为2.0%~2.5%、4.0%~4.5%,最佳保鲜温度为4~6℃;筛选的保鲜剂能有效地降低新鲜蒲菜的呼吸强度,抑制多酚佑氧化酶的活性,减缓蒲菜的褐变速度,较好地保护蒲菜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39.
对大叶冬青叶片主要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季节日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所测定的几个叶绿素荧光参数在春季和秋季的日变幅小。Fm、Fm′、Fv、Fv/Fm、Fm/F0、Fv/F0在夏季8:00~18:00呈现明显先降后升的规律,其最低值出现在14:00左右,而NPQ则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其最高值出现在12:00左右。Fm、Fm′、Fv、Fv/Fm、Fm/F0、Fv/F0在冬季一天中的变化呈先升后降的单峰曲线,其最高值出现在14:00左右,而NPQ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则正好相反,其最低值出现在14:00左右。冬夏季节的Fv/Fm、Fm/F0和Fv/F0显著低于春秋季节,表明大叶冬青冬夏季节叶片PSⅡ反应中心电子传递效率和潜在活性显著低于春秋季节。NPQ参数在冬季和夏季显著高于春秋季节,表明大叶冬青在冬季和夏季吸收的光能有更大比例用于耗散而保护自身的光合机构。相关分析表明,NPQ在春、夏和秋季与其大气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气温和光照呈显著正相关,而在冬季则与其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夏季的Fm/F0、Fv/F0、Fv/Fm与其气温和光照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大气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0.
菰(Zizania)DNA导入水稻引起的性状变异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选用菰(Zizania)作供体,栽培水稻品种为受体,采用花粉管通道法进行DNA转移的研究。结果表明:受体水稻第二代在抽穗期、株高、穗长、千粒重、芒性、色素和子粒蛋白质含量等性状上产生了明显的变异,过氧化物酶同功酶的酶带数比对照增多,酶活性比对照增强,表明外源DNA已转入水稻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