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2篇 |
免费 | 50篇 |
国内免费 | 20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6篇 |
农学 | 47篇 |
基础科学 | 61篇 |
372篇 | |
综合类 | 383篇 |
农作物 | 27篇 |
水产渔业 | 3篇 |
畜牧兽医 | 46篇 |
园艺 | 7篇 |
植物保护 | 9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28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54篇 |
2018年 | 45篇 |
2017年 | 39篇 |
2016年 | 50篇 |
2015年 | 49篇 |
2014年 | 62篇 |
2013年 | 64篇 |
2012年 | 70篇 |
2011年 | 79篇 |
2010年 | 54篇 |
2009年 | 64篇 |
2008年 | 62篇 |
2007年 | 63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运用EOS/MODIS资料对银川城市热场的遥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种基于MODIS遥感资料和地面自动气象站(AWS)观测数据反演地表温度(LST)的统计方法,得出银川市四季各典型月份晴空地表的热场在季节、空间上的二维分布;通过对热场强度的研究,得出银川主城区夏季存在明显"热岛"效应,冬季存在明显"冷岛"效应的初步分析结果;通过对LST与植被指数间的关系分析研究得出:银川植被生长季LST与归一化植被指数呈负相关关系,且线性关系明显,R2值可达0.7。另外,反演结果还显示了贺兰山东麓山前在夏季,存在明显的高温区,结合对植被指数的分布研究,表明这里植被少,覆盖度低,下垫面主要以砾石为主。 相似文献
112.
113.
华北平原不同作物-潮土系统中N_2O排放量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试验站应用原状土柱培养法测定了华北平原主要农作物 -潮土系统中N2O的排放量 ,比较了不同作物对农田土壤中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 ,大豆、花生、玉米和棉花4种作物系统的N2O排放通量有所差异 ;生长期间不施氮肥处理下N2O排放总量为0.57—1.00kgN·hm -2,施氮肥处理下为1.48—3.12kgN·hm-2,作物系统间有较大差异。氮肥产生的N2O -N占施肥量的0.57 %—1.58 % ,其中玉米作物系统是棉花作物系统的近3倍。 相似文献
114.
湿地生态功能区划是进行湿地资源科学管理的基础和科学依据,也是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途经。根据银川市现有湿地资源不同区域明显的自然特征,尤其是与湿地形成有关的水文和地质地貌特点、湿地功能差异性、保护和合理利用途径的相似性、行政区域和流域的连续性及实际的可操作性,对银川湿地生态功能区划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5.
利用2004—2007年石家庄CINRAD/SA型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华北平原出现的10次大雾天气过程中的超折射回波特征进行了统计。并利用中尺度模式MM5V3的数值模拟结果结合探空实况对2005年11月19~21目的华北平原大雾天气过程的超折射回波的形成原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大雾天气有利于大气波导的形成;超折射回波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太行山对超折射回波分布有明显影响;在0.5°平面位置显示产品上超折射回波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出现在夜间和上午;在大雾天气过程中出现超折射回波表明大雾天气的进一步发展和维持,为华北平原大雾天气的监测、预报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6.
阐述了在银川阅海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对国家级湿地公园保护和利用及与地域生态文化景观特色结合的实践认识,对加快我国国家级湿地公园的建设与管理步伐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7.
近50年安徽淮北平原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取淮北平原6个典型代表气象站的逐年降水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趋势拟合和R/S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年降水量、主汛期降水量和暴雨日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淮北平原年降水量和主汛期降水量增加并不明显,但年际间波动较大,年降水平均变异系数0.26,最大极差在1150mm以上;主汛期降水量变异系数0.39,极比达到5.07,导致旱涝频繁发生。趋势分析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淮北平原多雨年和少雨年都呈增加的趋势,暴雨日数也呈明显增多的趋势。R/S分析得出,未来淮北平原的降水仍呈宽幅震荡的趋势,旱涝灾害仍是制约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18.
The effect of elevating temperature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reproductive organs and yield of summer maize 下载免费PDF全文
Rui-xin SHAO Kang-ke YU Hong-wei LI Shuang-jie JIA Qing-hua YANG Xia ZHAO Ya-li ZHAO Tian-xue LIU 《农业科学学报》2021,20(7):1783-1795
Compared to other crops, maize production demands relatively high temperatures. However, temperatures exceeding 35℃ lead to adverse effects on maize yield. High temperatures(≥35℃) are consistently experienced by summer maize during its reproductive growth stage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which is likely to cause irreversible crop damag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elevating temperature(ET) treatment on the yield component of summer maize, beginning at the 9th unfolding leaf stage and ending at the tasseling stag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continuous ET led to a decrease in the elongation rate and activity of silks and an elongated interval between anthesis and silking stages, and eventually decreased grain number at ear tip and reduced yield. Although continuous ET before tasseling damaged the anther structure, reduced pollen activity, delayed the start of the pollen shedding stage, and shortened the pollen shedding time, it was inferred, based on phenotypical and physiological traits, that continuous ET after the 9th unfolding leaf stage influenced ears and therefore may have more significant impacts. Overall, when maize plants were exposed to ET treatment in the ear reproductive development stage, the growth of ears and tassels was blocked, which increased the occurrence of barren ear tips and led to large yield losses. 相似文献
119.
三江平原地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全面、准确掌握三江平原地区土壤养分状况空间分布情况,为完善土壤养分管理制度与制定合理施肥措施提供初步的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网格法取样,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综合分析该区域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土壤养分指标的变异系数偏大,在20.17%~66.39%之间;在研究区域呈现一定的空间结构性,各养分指标的空间结构差别较大;空间自相关性明显,最佳拟合模型均为指数模型。块金值(C。)均较大,AN和AK的c。/c。+C在25%~75%之间,其他指标的C。/C。+C均〈25%。Kriging插值图表明,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格局不同。[结论]从研究区域的整体养分状况来看,饶河县和宝清县交界处以及萝北县土壤养分状况较好.土壤OM、TN、rrP、AP含量均较高,而研究区域的西南部总体养分状况较差,OM、rr=N、_rK、AN、AP含量均处于较低的水平。地形条件、耕作年限是决定该区域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0.
成都平原是中国水旱轮作发源地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水旱轮作两熟制逐渐发展成为现在多样化的水旱轮作和旱作模式。[目的]为研究成都平原不同种植模式的农田生产效率,基于2017年对成都市郫都区13个乡镇92户农户调查数据,[方法]运用DEA-Tobit 模型分析了郫都区主要的水旱轮作和旱作种植模式的农田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平均农田生产效率为0.793,不同模式农田生产效率排序依次为蔬菜连作或轮作(0.957)、水稻-大蒜(0.847)、水稻-油菜(0.782)、韭菜连作(0.759)、水稻-蔬菜(0.722)、水稻-圆根萝卜(0.689),农田生产效率未达到有效值1的原因主要是规模效益较低;同时,各模式均存在资金和劳动力投入冗余,水稻-蔬菜、水稻-油菜模式还存在产出不足问题;影响6种模式生产效率的因素均不相同,政策因素对农田生产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大。[结论]为进一步提高郫都区农田生产效率,建议适度推广农田规模化经营,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完善各类农业政策措施,以进一步促进郫都区农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