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8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279篇
林业   444篇
农学   132篇
基础科学   154篇
  667篇
综合类   983篇
农作物   91篇
水产渔业   260篇
畜牧兽医   404篇
园艺   75篇
植物保护   18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1.
江河源区植被分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植物群落学—生态学原则,将江河源区的天然植被划分为森林植被区、灌木与灌丛植被区、草原植被区、草甸植被区、荒漠植被区和湿地植被区6个区,并分析了各植被区的分布范围及其优势种。  相似文献   
112.
湘黄猪杂交配合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给湘黄猪的深化选育及开发推广提供依据,采用非完全双列杂交配合力测定模型,对湘黄、大约克、长白和湘白等4个猪种进行配合力测定.结果表明,繁殖性状以湘白猪为优,其一般配合力:产仔数0.53头,产活仔数0.84头,21日龄育成仔数0.85头,窝重2.74kg;生长肥育和胴体肉质性状以湘黄猪为优,其一般配合力:日增重49.44g,料重比-0.07,后腿率0.60%,均膘厚-0.05cm,眼肌面积0.89cm2,瘦肉率1.50%,失水率-0.31%.在组合效应上,繁殖性状以黄×长为强,其特殊配合力:产活仔数0.25头,21日龄育成数0.32头,21日龄窝重0.61kg;生长肥育性状以黄×湘为强,其特殊配合力:日增重25.69g;胴体性状以黄×大为强,其特殊配合力:膘厚-0.03cm,瘦肉率0.22%.这既反映了湘黄猪、湘白猪分别作为瘦肉型猪父系、母系猪种较强优势的一般配合力,也体现出湘黄猪与长白、大约克和湘白等猪种在多项重要经济性状上所具有的较强的特殊配合力.  相似文献   
113.
黄河流域氮素流失模数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氮素流失模数是研究区域氮循环与氮平衡的基本参数,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从大区域角度评价我国化肥的利用效率。按多年年径流量均值和多年河水氮浓度均值计算所得的黄河19个主要支流的流域氮素流失模数在0.073~1.665t·km-2·a-1,氮素流失模数的大小与区域人口和农业生产水平存在正相关性;由于存在“流域面积尺度效应”,使按干流数据计算得到的黄河流域的氮素流失模数显著地小于按支流资料计算得到的氮素流失模数;由于干流各站点控制的流域范围具有重叠性以及下游水质对上游水质有继承性,使按干流各站数据计算得到的氮素流失模数数值间差异不大;20世纪90年代以后黄河流域的氮素流失模数大大增加。中游头道拐站以上流域1995年的氮素流失模数比1985年增加4倍以上,下游花园口站以上流域1996年的氮素流失模数比1986年增加2倍以上;黄河流域流失的氮主要是以溶解态形式存在于水相中的氮素,流域氮素流失模数与泥沙径流模数之间无明显关系。以花园口站为控制点计算所得的黄河流域的氮素流失模数小于以大通站为控制点计算所得的长江流域的氮素流失模数。黄河流域的氮肥流失率(指黄河流域流氮素流失总量占流域氮肥总施入量的比例)在90年代后期有快速增加趋势,1998年比1997年增加12%,1999年又比1998年增加18%。我国  相似文献   
114.
结合我国集成材生产实践,对集成板材加工中的剩余废料进行贴面加工试验研究,以解决集成材生产中存在的出材率低和成本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5.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造林抑盐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黄河三角洲地区进行的一系列造林抑制土壤返盐的试验表明:林分郁闭度与抑盐作用正相关;林木对其一定范围内的土壤有抑盐作用;农田林网对抑制土壤返盐有显著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林木抑制土壤返盐的原因.提出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广泛造林,同时配合良好的水利建设,是抑制土壤返盐,延长土地利用时间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6.
以黄山区域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利用黄山50年气象观测数据分析气候变化趋势和主要特征,总结、分析、评估与预测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潜在威胁。结果表明:①50年来黄山区域年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气候正趋变暖,但局部期间也有震荡现象。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气温升高比较显著;②黄山年降水总趋势呈波动性减少,减少率为-2.28mm/年。上世纪90年代以后,降水偏多,21世纪初降水显著偏少;近20年来极端天气发生频繁,未来有些极端事件的发生频数还可能会更高。③气候变暖会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及黄山森林的脆弱性,改变森林结构与分布,致使多数森林群落生产力趋于下降,使动、植物物候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响应。气温升高和降水模式的变化可能导致松材线虫等外来物种产生快速扩散与大规模入侵,致使黄山松受到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17.
以黄河三角洲地区东营市部分为研究区域,研究了黄河三角洲河道演变规律与景观格局分布规律,并着重研究了该地区河道演变与景观格局分布的联系。结果表明:近20年间黄河总取水量呈上升趋势;2002~2010年裸地沼泽面积明显减少,植被面积增多。2010~2019年,建设用地面积明显增加;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形式从沿海区域开始向内陆演变呈现一定的规律,最外环为海洋、向内依次为是浅海滩涂、滩涂、水产湿地、盐田、旱地、沼泽湿地、植被、建设用地;受季节影响较大的图可以利用ENVI提取其对应的植被覆盖图来消除影响。在NDVI植被归一化指数的基础之上建立植被覆盖图,通过NDVI指数分析植被的长势和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18.
舒莹  胡远满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4):2953-2957
根据1986、1996和2001年TM影像和研究区1980年地形图,利用RS和ARC/INFO进行解译,得到研究区3个时相土地利用图,在此基础上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1986-1996和1996-2001两个时期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是显著的,既有面积变化,又有空间格局的转换,面积变化和空间变化不同时段特点有共性也有特性;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人为干扰是变化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19.
外来物种米草对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黄河三角洲的无棣岔尖、东营市五号桩、小清河口的米草分布区与非米草分布区的调查结果,研究了外来物种米草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底栖动物、滩涂昆虫、滩涂浮游动物、滩涂浮游植物、底泥微生物和滩涂鸟类的影响。结果显示,外来物种米草的入侵已导致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造成严重的生态失衡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0.
[目的]研究黄河下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方法]2011年4~6月,对黄河下游利津河段浮游植物进行定性定量研究,并结合浮游植物种群特征,探讨了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该河段共有浮游植物5门114种,丰度为0.90×104~303.35×104ind/m3,平均丰度是27.20×104ind/m3;生物量为0.008~5.890 mg/m3,平均生物量0.641 mg/m3;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及Simpson’s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59、0.36和0.55。SPSS数据分析表明,影响浮游植物丰度的主要环境因子是透明度,浮游植物丰度与透明度呈正相关,回归方程为y=-393.8+115.5x-11.1x2+0.35x3(n=18,R2=0.952,F=92.665,P0.01)。[结论]黄河下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发生改变,透明度是其主要环境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