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87篇
  免费   509篇
  国内免费   806篇
林业   546篇
农学   266篇
基础科学   425篇
  2228篇
综合类   2616篇
农作物   116篇
水产渔业   1184篇
畜牧兽医   521篇
园艺   93篇
植物保护   807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267篇
  2022年   321篇
  2021年   310篇
  2020年   275篇
  2019年   320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400篇
  2016年   416篇
  2015年   353篇
  2014年   418篇
  2013年   464篇
  2012年   626篇
  2011年   651篇
  2010年   519篇
  2009年   456篇
  2008年   425篇
  2007年   451篇
  2006年   367篇
  2005年   282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991.
塔里木河干流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遥感技术,从景观格局着手,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比分析塔里木河干流断流前、治理前、治理后三个阶段的景观格局。结果表明:(1)1972年至2000年间,高覆盖度植被和水域面积逐年下降,低覆盖度植被面积增加最快;上、中游农用地有所增加,主要由高覆盖度植被和沼泽演变而来;下游由于河流断流,原有农用地被弃耕,变为荒地;(2)2000年至2006年间景观面积增加最多的是农用地,主要转移来源为沼泽、有林地、灌丛、草地;面积减少量最大的以低覆盖度植被最为典型,主要去向是水域和荒地;斑块数目增加最多的是农用地;(3)从1972年至2006年,整体景观斑块个数和斑块分维数都在增加,说明整体景观的破碎度和整体形状复杂程度在增加;(4)以1972年各景观类型为起点,经过生态治理,景观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得到恢复,但恢复程度与起点相比还相差很远。  相似文献   
992.
采用区位熵、多样化指数、标准差和离差分析了1995-2007年期间塔里木河干流区农业经济发展特点及其空间差异;用弹性系数分析了塔河干流区5个县、市的农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研究表明:1995-2007年,塔里木河干流区是主要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其农业专业化水平比较高;塔里木河干流区农业内部结构趋于优化,但农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水平在增大;影响塔里木河干流区5个县、市的主要动力有耕地面积、农业劳动力、农业机械动力、化肥用量。通过此研究知道了塔里木河干流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及5个县、市的影响动力,为政府等相关部门制定提高塔里木河干流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政策、措施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3.
文化缺省(culture default)指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这种现象在文学作品中大量存在。中国古典诗歌蕴含着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信息,存在很多文化缺省现象,这给译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文通过对比李白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三个英译版本,分析了该诗在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缺省现象,并提出了文外加注这一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94.
Quantitative, qualitative and phenotypic body measurements were determined on Longling Yellow goats in Longling of Yunnan Province in China. Body weight was determined at birth and then at 3, 6, 9, 12, 18, 24, 36, and 48 mon of age. Body measurements traits including height at wither (HW), body length (BL), heart girth (HG), chest depth (CD), and circumference of cannon bone (CCB) were determined at 3, 6, 9, 12, 18, 24, 36, and 48 mon of age. Phenotypic traits including coat colour, horns type, tip horn torsion, nose type, hair on forehead, wattles, ear lobes, black back line, hair on legs, and black hair on belly were determined at 12, 18, 24, 36, and 48 mon of age. Males were heavier (P〈0.01 or P〈0.05) than females; and except for chest depth at 24 mon of age (P 〉 0.05), all other body measurements were also higher (P 〈 0.01 or P 〈 0.05) in males. HW, BL, CD, HG, and BW increased (P 〈 0.01) with age, except for 48 mon of females (P 〉 0.05); while CCB did not always increase with age. HG had the highest correlation (P〈0.01) with body weights of both sexes. No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sexes in the colour of the coat, horn type, tip horn torsion, nose type, ear lobes, black back line, and black hair on belly. However, differences exist between the two sexes in the presence of hair on forehead, wattles and long hair on legs. The female goats absence of tip horn torsion had positive effect on all variables measured at 36 and 48 mort of age (P〈0.01 or P〈0.05). The presence of wattles was associated with heavier body weights from 18 mort (P〈0.01) of age onward, and also with longer HW, BL and CD (P〈0.01 or P〈0.05) in female goats. Female goats with ear lobes had heavier body weights at 12, 36 and 48 mon (P〈0.01) and longer CCB at 12 and 24 mon of ages (P〈0.05). Hair on legs and black hair on belly only had partly effect body measurements on 12 mon of Longling Yellow female goats.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that will assist breeders and genetic improvement specialists when conducting selection and preservation programs in Longling Yellow goats in China.  相似文献   
995.
基于GIS的石羊河流域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石羊河流域种植玉米的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探索影响石羊河流域玉米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为当地的玉米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石羊河流域1980-2005年的气象数据,采用机制法分析该流域玉米的光合、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并结合ArcviewGIS软件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利用FAO的CROPWAT模型,分析玉米生育期蒸发蒸腾量的变化规律,提出相应的灌溉建议,发掘作物生产潜力,提高流域玉米的产量。【结果】石羊河流域玉米光合、光温生产潜力分别为22 704.79~25 732.44和10 665.73~17 189.27kg/hm2,二者的空间分布规律大致为由北向南逐渐降低;气候生产潜力为360.97~3 947.91 kg/hm2,空间分布规律为由北至南递增;综合分析认为,石羊河流域玉米光合、光温生产潜力处于全国中等水平,而气候生产潜力处于较低水平;CROPWAT模型分析表明,玉米需水关键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下旬,即拔节-抽穗期,此时是玉米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应该保障该时期玉米的灌溉用水。【结论】石羊河流域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水分条件,要充分发掘石羊河流域玉米的生产潜力,就应在玉米的关键需水期进行适时灌溉。  相似文献   
996.
闽江河口稻田土壤甲烷产生潜力及其对炉渣添加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闽江河口稻田甲烷产生潜力及其对炉渣添加的响应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稻田土壤甲烷产生潜力在培养第3天出现峰值,10-20 cm土壤是甲烷产生的主要发生层;(2)甲烷产生潜力的剖面变异性低于时间变异性;(3)炉渣添加对0-40 cm土壤层次甲烷产生潜力具有抑制作用,但不同土壤层次甲烷产生潜力对炉渣添加比例的响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分析塔里木河中下游尉犁县1990~2005年的生态格局变化.[方法]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借助现代3S技术和数理统计软件、图形处理软件,以多时相的遥感影像矢量化图为基础,利用GIS的数据输入、输出、管理和空间叠加分析等功能.[结果]可以看出自1990年以来,尉犁县以荒漠为基质,以农田和草地为主要嵌块体的景观分布格局基本未发生改变.[结论]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减少,景观的异质性程度下降,优势度指数增加,景观愈来愈由少数景观斑块类型所控制.  相似文献   
998.
奎屯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5年来奎屯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以期为该区域资源管理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3S技术的支持下,以1975年和2000年的TM 图像解译数据为基础,采用谢高地的评价方法分析了25年来奎屯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特征.[结果]1975~2000年,奎屯河流域耕地、城乡建设用地、盐碱地和沙地有所增加,其他林地、草地、水域和沼泽的面积均减少;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从1975年的3 108.68×106元减少到2000年的2 953.91×106元,减少量为154.77×106元,减少率为4.98;;[结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说明该区域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将来区域发展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999.
武夷山红壤、黄红壤与黄壤参比及合理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全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1):40-42,68
选取了武夷山红壤、黄红壤与黄壤的5个代表性剖面,采样进行室内理化性质分析。通过实地观察及各项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依次分布红壤、黄红壤和黄壤;从红壤→黄红壤→黄壤,有机质累积逐渐增加,而粘粒含量、黏化率及粉粘比逐渐减小。在上述理化性质参比分析的基础上,对武夷山保护区红壤、黄红壤及黄壤的合理开发利用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00.
李琨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8):134-135,164
为保证升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种群,使那些濒危的动物得以繁衍,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湿地保护区的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精神和专家的建议,由安徽省沿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投资在沿江高速公路穿越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度约13Km的路段实施生态保护措施,将因沿江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代来的不利因素减少到最低程度,保障和改善我国和亚洲重要的湿地—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