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篇
  免费   5篇
农学   297篇
综合类   190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摘要:【研究目的】建立猪LFA-1和CTLA-4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核苷酸序列设计猪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的特异性引物,经RT-PCR扩增、目的片段与载体连接转化以及重组质粒的鉴定,并对重组质粒标准品和样品cDNA进行检测,构建LFA-1和CTLA-4荧光定量RT-PCR标准曲线。【结果】以1×109~1×102拷贝/μL不同稀释水平的标准品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后,统计学分析显示标准品浓度的对数与Ct值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LFA-1:RSq =0.992;CTLA-4:RSq =0.994);样品检测显示LFA-1与CTLA-4引物的扩增曲线图和熔解曲线图的特异性。【结论】所构建的质粒标准品具有线性关系好、重复性好、敏感性高等特点,以及其引物在样品检测中的可应用性,为分析猪免疫细胞在感染病毒前后LFA-1和CTLA-4表达的变化以及评估猪体免疫功能,提供必要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52.
以初始平均体重(2.07±0.02)g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70天的摄食生长实验,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发酵和未发酵豆粕对大菱鲆摄食生长的影响.用米曲霉(Aspergillusoryzae)AS 3.951对豆粕进行固态发酵.经检测.与未发酵豆粕相比较,发酵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酸、大豆皂甙、水苏糖和棉籽糖的含量分别下降了46.5%、26.6%、11.7%、30.1%和19.7%.实验共制作6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其中以全鱼粉饲料为对照饲料;未发酵豆粕蛋白分别替代25%、40%和55%的鱼粉蛋白;发酵豆粕蛋白分别替代40%和55%的鱼粉蛋白.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豆粕对大菱鲆的成活率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饲料中未发酵豆粕蛋白替代鱼粉蛋白的水平为25%时,对大菱鲆的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替代水平为40%和55%时,以上指标显著降低(P<0.01).饲料中发酵豆粕替代水平为40%时,未降低大菱鲆的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替代水平为55%时,显著降低大菱鲆的摄食率和特定生长率(P<0.01).  相似文献   
53.
双油8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采用复合杂交选育的甘蓝型优质油菜新品种,200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541.0 kg/hm2,比对照豫油2号增产20.67%.在河南省油菜生产试验中双油8号平均产量2704.8 kg/hm2,比对照杂交种豫油2号增产7.06%.双油8号种子芥酸含量0.05%,商品籽硫甙含量20.96μmol/g饼,达到国家双低油菜标准,含油量46.35%,属高含油量品种.适期播种、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及时进行肥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是双油8号夺取高产的关键栽培措施.双油8号具有高含油量、品质优良、抗病、抗倒伏、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是一个极具推广应用前景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54.
河西走廊孜然高效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探明春蚕豆在河西走廊冷凉灌区的适宜播期为3月25日—4月5日,适宜密度为24-30万粒/hm2,在此范围内主攻百粒重,株荚数、株粒数,提高单株生产力是实现春蚕豆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55.
水稻对田间多种病虫害综合抗性的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柳江县近年引进、推广的中优663等13个主要水稻品种(组合)进行田间小区试验,采用[0,1]多目标决策法进行综合评价,按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及稻纹枯病等多种病虫害的综合抗性的强弱排序为:优Ⅰ602>金优602>灵优6602>丰两优1号>金两优2号>优Ⅰ402>T优259>金优463>中优71>中优663>中优207>金优207>金优616。前五个品种(组合)均为中抗,其余品种(组合)均为中感。无高抗品种(组合),说明水稻对多种病虫害的综合抗性的选育工作任重而道远。通过亲缘关系分析发现,亲缘关系相近的水稻品种(组合)具有相近的综合抗性;分析五个中抗品种(组合)的抗性构成,为不同生态环境的品种布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6.
为进一步提高京福1优527的单产水平,挖掘其产量潜力,2007年在福建省三明地区进行种植密度、纯氮施用量、磷肥施用量、钾肥施用量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基本苗21.74万株、施用纯氮150kg、施用磷肥90kg、施用钾肥150kg可实现较高的产量水平,与其它处理差异达显著。京福1优527高产栽培策略是合理密植,控制好基本苗数。一般中等肥力田基本苗以21.74万/hm2左右为宜,例如安排密植规格为20 cm×23 cm,每丛插1~2苗左右。同时通过合理施用氮、磷肥促使大穗,以达到高产目的。在中等肥力条件下,每公顷施用纯氮150kg、磷肥150kg可达到7.72t/hm2左右的产量水平。与此同时,配合施用钾肥和有机肥也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57.
大白菜传统育种方法受到资源数量所限,品种选育难度持续增大,四倍体大白菜因基因型丰富、剂量高、抗性强、资源范围广,利于新优品种选育。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原蔬菜花卉研究所)以四倍体材料新413为父本,翠绿5-3-2-2-1为母本进行杂交,培育出抗病、优质的四倍体大白菜杂交一代新品种“多维462”。生长期70~75d,株型中等,竖心,株高45cm,叶球重3kg。一般亩产6000kg,净菜率80%,适口性好、品质极佳。高抗病毒病、软腐病、霜霉病,抗逆性强,全国各地均可栽培。适合作为礼品菜、特菜、超市用菜,是无公害蔬菜、出口商品菜和中国北方秋早熟大白菜种植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58.
特种水生蔬菜刺苦草初代培养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优质的刺苦草的根状茎、芽、叶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适时添加适量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以芽为外植体,1%升汞消毒8min,以MS为培养基,添加0.2~2mg/LBA、0.2~2mg/LNAA、0.2~2mg/LIBA、蔗糖30g/L、琼脂10g/L,BA/NAA为3:1和1:1时和BA/IBA为1:1和1:10时,植株生长健壮,叶片颜色青翠,幼茎生长得又快又高。  相似文献   
59.
概括了沙地海岸松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其推广利用价值;通过了解沙地海岸松在国外自然分布区以及引种地区的自然概况,总结中国沿海防护林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亟待引进优良品种的迫切性,并对中国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中国引进沙地海岸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文章总结了沙地海岸松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以及被成功引种海外的实例,从而为中国成功引种沙地海岸松提供了理论和技术的支持,进一步确定了在中国引进这一优良树种的成功必然性。  相似文献   
60.
大叶黄杨幼茎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叶黄杨的幼茎段为外植体,在添加BA和NAA、IBA、2,4-D不同激素组合的MS培养基上培养,对其愈伤组织进行诱导试验。结果表明:①生长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效应为2,4-D >NAA>IBA;②在不同激素组合培养基上均可诱导出愈伤组织,其中MS+BA1.0~2.0 mg/L+NAA 1.0~1.5 mg/L、MS+BA1.5~2.0 mg/L+IBA1.0~1.5 mg/L、MS+BA0.5~1.0 mg/L+2,4-D 0.5~1.5 mg/L等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好,其诱导率分别为74.3%、65.3%、81.1%。因此,通过科学配制不同激素组合的MS培养基,就能有效地诱导出大叶黄杨幼茎的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