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83篇 |
免费 | 289篇 |
国内免费 | 44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77篇 |
农学 | 367篇 |
基础科学 | 589篇 |
929篇 | |
综合类 | 6423篇 |
农作物 | 197篇 |
水产渔业 | 11篇 |
畜牧兽医 | 316篇 |
园艺 | 119篇 |
植物保护 | 68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7篇 |
2023年 | 85篇 |
2022年 | 140篇 |
2021年 | 180篇 |
2020年 | 215篇 |
2019年 | 202篇 |
2018年 | 117篇 |
2017年 | 261篇 |
2016年 | 360篇 |
2015年 | 415篇 |
2014年 | 609篇 |
2013年 | 547篇 |
2012年 | 858篇 |
2011年 | 958篇 |
2010年 | 785篇 |
2009年 | 739篇 |
2008年 | 709篇 |
2007年 | 646篇 |
2006年 | 441篇 |
2005年 | 332篇 |
2004年 | 204篇 |
2003年 | 185篇 |
2002年 | 96篇 |
2001年 | 81篇 |
2000年 | 73篇 |
1999年 | 55篇 |
1998年 | 61篇 |
1997年 | 76篇 |
1996年 | 47篇 |
1995年 | 44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42篇 |
1992年 | 35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4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了山东省发展农业旅游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稻秆的热解及产物生成特性。[方法]采用热重(TG)与傅立叶近红外(FNIR)联用的方法(TG-FNIR)研究稻秆热解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其产物生成特性。[结果]升温速率和粒径对稻秆的热解特性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升温速率越高,热解起始温度和失重温度越大,粒径越小越有利于热解;FNIR分析结果表明,热解初始阶段的气态产物主要是水蒸气和少量的CO及CO2,随着温度的升高,热解的主要气态产物变为CO、CO2、CH4以及小分子烃类。[结论]该研究清楚地了解了稻秆整个热解过程的状态及其产物的生成情况。 相似文献
13.
德国美利奴是肉毛兼用细毛羊,原产德国,对于干旱地区有较好的适应性。该羊具有生长发育快、适应性强、产肉性能好和繁殖率高的特点。本次试验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在导入德国肉用美利奴羊血液后,其后裔(周岁公羊)在体重体尺方面的变化情况。根据试验测得的数据,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杂交一代与中国美利奴(新疆型)相比,在各阶段平均体重均得到提高,提高范围0.07~2.1 kg。杂交二代各阶段平均体重与中国美利奴(新疆型)相比,其提高幅度大于杂交一代。在体尺上杂交一代在胸深、胸围、胸宽、十字部宽上均表现了较高的杂交优势,在体尺大小上得到了很大提高。为体重增加、产肉性能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潜在条件。杂交二代在各体尺指标上没有增加(除前肢高),同杂交一代相比具有降低趋势。所以杂交一代是我们需要的经济类型。引进德国美利奴有利于提高中国美利奴(新疆型)的产肉性能,它是提高新疆细毛羊毛肉综合性能较为理想的父本品种。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对陇西南塬区农业生产系统的结构分析,确认该系统的特征为产业结构不合理(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复种指数低(111%);养殖业中草食家畜比例低,饲养技术落后,良种率低;林果业效益低下;人口密度高,劳动力过剩,生产能源短缺等。通过系统分析提出了调控方针,该系统整体效益提高的关键是发展以草食家畜为核心的养殖业,种植业应及时调整结构,提高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比例,提高复种指数,林果 相似文献
15.
由于干旱缺水,新疆北部绢蒿(Seriphidium)荒漠形成以饮水点为中心的定居放牧,导致水源圈大量出现。2014年5月底,以新疆木垒县天山北坡绢蒿荒漠一个典型的牧场水源点为中心,采集了东南西北4个方向和6个采样距离(50 m,100 m,200 m,400 m,800 m和1200 m)的土样,分析了土壤含水率、电导率、pH值以及土壤有机碳、土壤全量和速效养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离水源点距离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全钾和速效钾没有明显变化,土壤电导率、pH值、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氮和速效磷的含量随着离水源点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说明放牧扰动强度的增加降低了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养分含量。结果说明,在新疆北部涓蒿荒漠,过度放牧导致水源点附近土壤养分明显减少,甚至枯竭。 相似文献
16.
基于新疆102个气象台站1961−2019年逐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以及ArcGIS的空间插值技术,在对影响新疆紫花苜蓿种植的主要气候因子 ≥ 5 ℃积温、冬季最低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以80%保证率 ≥ 5 ℃积温和90%保证率冬季最低气温作为指标因子,研究了气候变暖背景下,新疆不同秋眠级紫... 相似文献
17.
E. Avery M. Krzic B.M. Wallace R.F. Newman G.E. Bradfield S.M. Smukler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Journal》2019,72(6):996-1004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a single surface application of biosolids (at 20 dry Mg ha? 1) on plant species composition, forage quality and quantity, and C stocks after 14 yr of rest in rangelands of the Central Interior of British Columbia. More than two times the aboveground biomass of grasses and the percent cover of plant litter were found in the biosolids treatment relative to the control, along with reductions in bare soil and microbiotic crust cover. Significantly greater plant uptake of all macronutrients (C, N, P, K, S, Ca, and Mg); most micronutrients (B, Cu, Mn, Mo, and Zn); and Al occurred in the biosolids treatment. P and Cu were the only two nutrients to be more concentrated in the biosolids-treated forage relative to the control forage, while N, Mg, and protein were more concentrated in the control forag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orage digestibility was found between biosolids and control treatments. Bluebunch wheatgrass, the late-seral native grass species, ha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ver and aboveground biomass in the biosolids treatment relative to the control; however, between 2006 and 2016, non-native Kentucky bluegrass had reached > 25% cover in the biosolids plots, perhaps restricting the full recovery of bluebunch wheatgrass.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biosolids application to ungrazed rangeland can increase long-term forage production and reduce bare soil. However, at our study site biosolids application also led to a long-term shift in the plant community composition away from the late-seral (i.e., bluebunch wheatgrass) trajectory, and the effects of this shift on rangeland health and productivity require further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18.
新疆牦牛资源开发利用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阐述新疆牦牛资源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发展牦牛业的产品优势和资源优势,明确了以市场为导向、以肉为主导产品,实行科学养畜、产业化养畜,发展现代牦牛业的总体发展战略,并围绕总体思路,建设性地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措施.结论:合理利用资源,尤其是科学利用牦牛与家牛的杂交理论成果,可大幅提高新疆牛肉产量.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我国肉牛业发展遇到了牛源紧缺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牛繁殖率低,牛源供给不足;肉牛繁育部门经济效益差,没有生产犊牛的积极性;牛个体的产肉量低,生产单位牛肉需要屠宰更多的牛;肉牛繁育户组织化程度低,一方面,实力弱小,没有代言人,在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另一方面,难以提高生产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解决牛源紧缺问题,要提高牛的繁殖效率.利用奶公牛产肉,增加牛源供给;要提高个体产肉量,少杀牛而多产肉,缓解牛源需求;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和发展农业合作社,提高技术、加强管理,提高应对市场的能力和提高影响力,从而提高肉牛繁育户的经济效益和权益。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