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5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20篇
林业   294篇
农学   371篇
基础科学   155篇
  219篇
综合类   816篇
农作物   82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169篇
园艺   70篇
植物保护   8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本文叙述了高等级公路建设过程中测量监理工程师的职责、作用、应具备的素质,说明了测量监理的工作流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2.
王殿文 《森林工程》2005,21(4):38-39
哈东路立交桥是哈尔滨三环路快速路与哈东路立交,其功能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为使该立交交通功能强及经济合理,从交通量分析、立交设计构思等方面提出3个方案,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提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93.
生长量是评估立地条件及经营措施效果好坏的重要指标。正确研究分析林木生长规律以及采取相应的经营管理措施,对改善林分状况,森林环境和提高林木生长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强度为10%的抚育措施,可使西营河试验区树木胸径定期平均生长量提高84.85%,相当于22%,的强度抚育措施使哈溪试验区树木胸径定期平均生长量提高69.20%,材积定期平均生长量提高65.33%,经F0.05检验,两试验区胸径生长与  相似文献   
94.
试验表明 ,38个 4年生欧美杨无性系间的树高、胸径、年生长量、造林成活率差异均呈极显著水平。用座标综合法评价了各无性系的优劣 ,从中初选出 6个优良无性系 ,其胸径和全高分别比对照高 2 1%和 2 0 %。  相似文献   
95.
采用3株大树法,在优良林分中选择优良单株67株,以材积为主,附加形率、树冠因素,分级评分,按总分值将优树划分为五个等级。  相似文献   
96.
左来  朱洪前 《森林工程》2006,22(4):29-31
线路计算是工程索道设计中计算量最大的内容。本文利用Visual C++6.0的Active X控件,结合单索循环式工程索道线路计算的编程,介绍如何实现程序中数据的输入输出。  相似文献   
97.
25种杨树感发烂皮病程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14年生杨树评比林的调查,将25种杨树的烂皮病发生程度分成5级,其中Ⅴ级最重,从而明确了各杨树品种感发烂皮病的程度,筛选出71107、742407、银中杨、DN113等为不易感发烂皮病的杨树品种。  相似文献   
98.
本文作者结合工程实践详细介绍了钢构件制作的施工方案和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99.
本文作者介绍了构造柱的设置、施工程序等 ,并且对其施工质量常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几项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0.
红叶石楠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查阅有关文献和总结育苗经验的基础上,从苗圃地的选择与规划、采穗圃的营建及管理、扦插技术、苗木移栽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红叶石楠无性扦插育苗技术,为红叶石楠苗木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