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33篇
农学   63篇
基础科学   14篇
  58篇
综合类   168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75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全反射X-射线荧光法分析茶叶中的矿质元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全反射X -射线荧光法 (TXRF)分析了江西婺绿和宁红茶的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 ,所测茶叶中P、S、K、Ca的含量在 2 4 70~ 30 70 0 μg/g ;Mn、Fe在 2 0 6~ 10 70 μg/g ;Ti、Ni、Cu、Zn、Rb、Sr、Ba在 5 5~ 12 2 μg/g ;Pb含量均小于 4 0 μg/g (干基 )。宁红还表现出 ,品质越好 ,P、Ni、Zn含量越高 ,而K、Ca、Mn、Sr、Ba含量则相反。茶汤中K、Rb、Ni的浸出率为 30 5%~ 86 4% ;P、S、Mn、Cu、Zn、Sr为 11 6 %~ 4 2 4% ;Ca为 7 2 %~ 12 6 % ;Fe为 1 1% -2 6 %。茶汤中Ti、Ba、Pb的含量均低于TXRF法的检测限。宁红茶汤还表现出 ,品质越好 ,K、Ca、Mn、Zn、Rb、Sr的浸出率越高。但红茶汤中的K、Zn、Rb、Ni浸出率明显低于绿茶  相似文献   
82.
构建马铃薯X病毒运动蛋白(P25)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诱导表达融合蛋白,所表达的P25蛋白经SDS-PAGE电泳纯化后免疫小鼠,抗血清效价为1∶4000,抗血清与PVX有特异性反应(P/N>2),且具有较强的反应特异性,而与PVY、TMV均不发生反应.该方法制备的抗血清可用于ELISA检测PVX感病植株及Western blot检测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83.
大型双向X型流道泵站机组减振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徽省凤凰颈排灌站是一座大型双向X型流道泵站,文中简述了凤凰颈泵站机组运行中出现的故障,即机组振动问题;分析了故障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出水流道水流脉动压强差引发了泵轴振摆,导致机组振动;本研究采用隔开振动源的措施消除了故障,通过运行实践证明,隔开振动源的方法简单、合理、可行,达到了使机组运行平稳的预期效果,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4.
李梅 《粮食储藏》2016,(1):46-48
探索了一种对稻谷中重金属镉的快速、直接的测定方法,以适用稻谷集中收购、存储和流通过程中快速检测的的需要。样品无需前处理,直接磨成粉状即可上机测定。该方法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的原理,样品中的待测元素受激产生特征X射线,并由高性能探测器接收,得到镉元素的信号强度,然后根据信号强度与浓度的比例关系,经过软件处理自动计算样品中镉的含量,20min内完成精确定量。检出限可达到0.034mg/kg,实物标样标准偏差为0.016。此方法简单快速,并且准确性高,重现性好,可广泛应用于稻谷中镉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85.
以苯甲酸为催化剂,以三乙、硫脲、3-吡啶甲醛为原料制备了4-(3-吡啶基)-6-甲基-5-乙氧羰基嘧啶-2-硫酮(简称嘧啶硫酮),用1 H NMR表征其结构.采用失重法、Tafel极化法评价了嘧啶硫酮在1 mol/L HCl中对X70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嘧啶硫酮在酸性环境中对X70钢的腐蚀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缓蚀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缓蚀率最大可达93.2%.在低温303K时,ΔG00,表明吸附过程是自发进行且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ΔH00,说明嘧啶硫酮在吸附过程中放热,升高温度不利于吸附.并用SEM对X70钢表面型态做了表征.  相似文献   
86.
利用磷进行铅污染土壤原位修复中需考虑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由于土壤中磷与铅形成难溶性的磷酸铅类化合物[Pb5(PO4)3X,X=Cl-,OH-,F-等],利用不同廉价含磷物质进行铅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被认为是目前最好的铅污染土壤管理措施,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利用磷进行铅污染修复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对该研究领域中的关键问题,如磷酸铅类化合物形成的反应动力学过程控制、最佳pH、土壤中磷/铅摩尔比等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铅污染土壤的修复及其效果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Adsorbed phosphate in soils can be chemically extracted; however, this process is both time‐consuming and not cost‐effective if large numbers of samples have to be analysed. Indirect assessment of adsorbed phosphate by pedotransfer functions (PTFs) can help optimize fertilizer strategies.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adsorbed phosphate (Pads), iron oxides an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MS) in oxisols and to calibrate PTFs to predict Pads. A total of 308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Hapludox and Eutrudox soils formed from sandstone in Brazil. The contents of clay (196–607 g/kg), iron oxides (40–165 g/kg), MS (1.2–29 × 10?6 m3/kg) and Pads (327–842 mg/kg) were in the range of typical values for these highly weathered soils.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attributes studied were spatially dependent. Geomorphic surfaces enabled understanding of spatial variability and helped to develop a more efficient sampling scheme to calibrate PTFs. Moreover, the adsorbed phosphate in these oxisols could be predicted by a PTF using iron oxides and MS as predictors. The MS attribute enabled the most accurate prediction (concordance coefficient = 0.95, root‐mean‐square error = 46 mg/kg and relative improvement in root‐mean‐square error = ?4.12) of spatial variability through PTF compared to other predictors.  相似文献   
88.
温度对玉米螟赤眼蜂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内以米蛾卵作寄主,观察了玉米螟赤眼蜂在5个恒温条件下(17,21,25,29,33℃)的发育羽化情况及成蜂寿命、产卵量和后代性比,实验中光照为14:10(L:D),相对湿度控制为75%.结果表明,玉米螟赤眼蜂完成一代所需的发育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在17℃时完成一代需要25.12d,而在33℃时仅需要8.11d;在17~25℃成蜂羽化率最高,33℃时最低,其次是29℃;雌蜂的寿命在17℃时最长为219h,但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33℃时仅为19.20h;在21.25℃范围内,雌蜂产卵量达到最高;所设定的5个温度条件下发育的雌蜂,其所产的后代中雌性均超过雄性,后代雌性百分率在17~29℃达到高峰,但在33℃时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89.
为了研究鱼类低温下分子调控机制及其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之间的关系,本实验对斑马鱼(Danio rerio)胚胎成纤维ZF4细胞进行不同程度的低温胁迫(18℃和10℃),监测其在不同低温胁迫时间下(1 d、3 d和5 d)ROS的变化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中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1)DCFH-DA探针法表明在低温胁迫作用下,细胞内ROS含量增加。细胞内ROS上升水平与外界胁迫压力成正相关。低温处理3 d后,18℃和10℃的细胞,其ROS含量与对照组(28℃)相比分别显著升高到(1.23±0.04)倍(P0.05)和(2.31±0.08)倍(P0.05)。(2)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的p38(p-p38)和磷酸化的JNK(p-JNK p54和p-JNK p46)的水平变化,结果显示低温胁迫可以使p38和JNK的活性增强,且均在10℃处理3 d达到最高水平。(3)进一步检测DNA断裂标记蛋白γH2A.X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无论在18℃还是10℃,其在第3天呈现高表达。本实验初步证实低温胁迫能够诱导斑马鱼细胞ROS的产生;通过对不同时间点的蛋白表达水平检测,发现p-JNK、p-p38和γH2A.X激活时间点与低温诱导ROS表达时间点相吻合。该研究为后期对斑马鱼细胞低温胁迫实验奠定基础,其中低温下处理3 d可以作为一个检测各个蛋白变化的关键时间点。  相似文献   
90.
本文在分析万安县1989~1994年晚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的历史资料和相关气象资料的基础上,应用灰色关联度选择预报因子,根据模糊综合评判原理组建模型,预报晚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流行趋势,经回测符合率达100%,并在1995年、1996年和1997年应用该模型指导万安县晚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