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江西武夷山典型中山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在30 km2固定样地设置16个样方,其中13个常绿阔叶林群落、3个落叶阔叶林群落。群落乔灌层物种丰富,占物种生活型的83%。共调查到植物58科112属186种,以壳斗科、山矾科、蔷薇科、山茶科、樟科物种数最多,建群种主要为多脉青冈、闽皖八角、白檀、枫香树等,灌木层以山矾科、山茶科、禾本科为主。物种科属分布区类型以热带性质为主,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地区特点。常绿阔叶林群落和落叶阔叶林群落均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单因素方差结果显示这2种林型在多样性指数上不存在差异显著性,乔、草优势种重要值亦不存在差异显著性,只有灌木层重要值存在差异显著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必须制定多种有效管理方法,采用水利工程建设有效管理的策略:加强学习,提高整体人员素质;提高信息资料管理工作和规范水利建设市场。 相似文献
13.
14.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类型空间关系及其尺度效应初探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类型空间关系及其尺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景观类型空间关系存在尺度效应 ,尺度变化对破碎化程度高的景观类型空间关系影响较大 ,而对破碎化程度低的景观类型空间关系影响较小。研究景观类型空间关系时其取样尺度不宜太大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以 2 0 0m× 2 0 0m取样尺度最佳。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类型空间关系特征为低海拔高度区呈现出以居民点为中心的由农田、河流等向周围扩散的干扰景观格局 ,而中高海拔高度区则呈以近成熟、成过熟林占优势的天然马尾松林为主体的人为干扰较小的天然景观格局 相似文献
15.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以植物群落调查样地资料为基础,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对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本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为: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随该区植被演替趋势从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到常 阔叶林而增加,群落间变幅较大;植物生长型在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等多样性指数上均表现出灌木层>乔木层的规律。毛竹林作为一种重要的植被类型,其灌木层物种多样性高于其它3种森林类型,但由于毛竹是无性繁殖,其在林分中占绝对优势,故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明显低于其它3种森林类型。 相似文献
16.
武夷山土壤氮素垂直分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土壤氮素的垂直分异规律,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的林分内设立标准地,对不同海拔和土层土壤全氮、水解性氮、铵态氮、硝态氮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土壤不同氮素的垂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0-20 cm土层土壤全氮、水解性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总体上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呈增加趋势,而20-40 cm及40-60 cm土层不同形态氮素含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呈现一定的波动;在土壤剖面垂直分布上,土壤全氮、水解性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土层深度对土壤不同氮素含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但土壤全氮含量在不同土层间的差异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茶园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异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武夷山茶园土壤重金属分布的空间变异性,采集武夷山不同生态区域条件下的茶园土壤样品,检测其Cu、Zn、 Pb、 Cr、 Cd、 As和Hg元素含量,并运用单项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不同区域茶园土壤重金属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茶园土壤中不同种类元素的含量差异显著,不同生态条件下同种元素也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异特征。其中,自然保护区茶园土壤Cd和Hg累积最为显著;生态区茶园土壤的Cu、 Zn、 Pb和Cr有一定累积;景区茶园土壤的Pb、 Cr、 Cd和As含量符合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标准,但Hg略微累积。土壤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的结果表明,保护区污染最为严重,生态区次之,景区尚无污染。各区域污染物的分担情况也不尽相同,其中各区域中Hg的分担率都较高(>25%)。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的结果显示, Cu、 Zn、 Pb、 Cr和As在各茶园的风险等级为“低”,属于轻微生态危害; Cd和Hg在保护区的风险等级以“重”为主,在生态区分别以“中”和“较重”为主,在景区则以“低”和“中”为主。各区域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危害大小为:保护区>生态区>景区,并应警惕Cd和Hg的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8.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景观结构又称景观空间格局 ,是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嵌块体在景观空间上的排列 (伍业钢等 ,1992 )。景观结构决定着景观功能 ,而功能的改变最终将从结构的变化中反映出来 ,因此 ,景观空间格局研究是景观生态学三大核心问题的核心 (贾宝全等 ,2 0 0 1)。景观异质性是景观最重要的属性之一 (Formanetal .,1986 ;Risseretal.,1984 ;Turner,1987) ,而景观空间格局既是景观异质性的具体体现者 ,同时又是多种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上作用的最终结果 (贾宝全等 ,2 0 0 1)。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变化和发展是自然、生物和社会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影响着… 相似文献
19.
运用种群增长新模型研究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天然马尾松种群优势度增长规律,并应用改进单纯形法对模型的参数进行最优拟合.结果表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天然马尾松种群优势度实际最大增长速率在第6径级附近,胸径为20-24 cm,研究结果可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马尾松种群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武夷山丝栗栲天然林群落的生物量及其分配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28(1):74-77
采用标准木法(乔木层)及样方收获法(灌木层、草本层),研究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丝栗栲天然林的生物量及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森林总生物量为312.082 t/hm2,其中树干为172.968 t/hm2(55.42%),枝为40.677 t/hm2(13.04%),叶为10.199 t/hm2(3.27%),根为67.485 t/hm2(21.62%),生物量绝大部分积累于乔木层(78.99%)。群落各组成树种中丝栗栲占显著优势,浙江润楠、黄瑞木、树参、虎皮楠等为群落重要伴生树种,制约和影响着群落的结构和生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