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1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188篇
林业   910篇
农学   144篇
基础科学   88篇
  550篇
综合类   1801篇
农作物   49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203篇
园艺   86篇
植物保护   19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275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宁夏贺兰山东麓大田滴灌酿酒葡萄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灌水处理条件下土壤含水率、耗水规律、品质、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的变化,基于多因素提出优化酿酒葡萄滴灌灌溉制度。主要结论有:不同生育期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呈下降趋势,生育期内果实膨大期土壤含水率最高。阶段耗水量呈现开花期、初果期小,萌芽期、果实膨大期、着色成熟期大的"下开口抛物线"分布,果实膨大期为耗水高峰期,日均耗水量2.26~4.48 mm/d。3 600 m3/hm~2时滴灌酿酒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总酸等含量较优,品质较好,产量、水分生产效率最高。(4)推荐优化酿酒葡萄滴灌灌溉制度为:灌溉定额3 600 m3/hm~2,灌水次数13次,其中萌芽期3次,开花期1次,初果期2次,果实膨大期4次,着色成熟期3次。  相似文献   
72.
黄淮麦区若干高产小麦品种穗光合性能及产量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黄淮麦区几种高产小麦品种穗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为筛选高光合育种亲本提供依据,以矮抗58、百农418、百农419、豫麦49和周麦18为试材,研究了其穗部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颖壳横切面结构及产量性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百农419穗部表现出较强的光合特性。在开花期、花后7 d及花后15 d其光合速率分别比矮抗58高14.12%,42.86%,6.11%,比百农418高2.69%,4.65%,4.50%,比豫麦49高11.45%,12.08%,16.24%,比周麦18高22.92%,6.35%,10.64%;其颖壳叶绿素a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较高,Chla/Chlb分别比矮抗58高22.47%,20.04%,0.41%,比百农418高5.72%,18.63%,3.21%,比豫麦49高6.14%,25.68%,0.56%,比周麦18高12.35%,21.26%,2.49%,具有较强的光能捕获能力;Fv/Fm在4个测定时期均最高;此外,百农419颖壳细胞组织较厚,维管束数目较多,大维管束的周长与面积较大,具有较强的"流"能力。产量结果显示,百农419的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分别高出矮抗58 25.22%和14.05%、高出百农418 17.15%和10.82%、高出豫麦49 23.74%和19.28%、高出周麦18 8.55%和8.57%,差异显著。综合试验结果认为,百农419穗部光合能力较强,产量较高,具有作为绿穗灌浆高光效育种亲本的潜力。  相似文献   
73.
高邮市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于2000年正式立项实施。10年来,实施总面积1346.67hm2,项目区涉及送桥、菱塘、天山、郭集4个乡镇24个行政村(场)。项目的成功建设,加快了高邮市丘陵山区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相似文献   
74.
山地橘园链式循环货运索道设计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为解决山地橘园的果品和农资等轻简化和省力化运送问题,提出了一种链式循环货运索道技术.该索道由驱动装置、起重链索、支架、水平托索机构、转向机构、自动张紧机构、垂直托索机构、组合托索机构和物品挂钩等组成.在广东省龙门县和江西省安远县的山地橘园实地安装此索道,链索实现了上下坡、转弯和直线的循环运行,果农站在地面可随意上载或下卸物品,最高生产率可达6.8t/h,实现了山地橘园物品省力和有效运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75.
山地果园钢丝绳牵引货运机超声波避障系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避免山地果园钢丝绳牵引式货运机运行时碰撞穿越轨道的行人或其他障碍物,提高果园轨道货运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开发了山地果园钢丝绳牵引式货运机避障系统,包括STC单片机、超声波测距、红外光电检测、无线通信、语音报警及手动控制等模块.系统设计指标为:障碍物检测距离不小于150 cm,避障成功率达到100%.系统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静态障碍物,上坡避障完成后货运机前端与障碍物间最小距离为100 cm,下坡避障完成后该间距为90 cm;使用动态障碍物,上坡避障完成后货运机前端与障碍物间最小距离为98 cm,最小延时为0.64 s;下坡避障完成后该间距为66 cm,最小延时为1.30s.  相似文献   
76.
宝鸡峡灌区小麦水足迹时空变化特征与归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水足迹理论,计算了实际耗水和施肥情况下宝鸡峡灌区小麦水足迹的各项指标,分析了小麦水足迹各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推导了总水足迹变化量分解公式,细致定量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因子对总水足迹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灌区小麦总水足迹1994—2010年均值为6.73亿m~3,Mann-Kendall检验呈显著下降趋势,年均变幅为-0.17亿m~3/a,水足迹结构由蓝水主导演变为灰水主导。单位产量的小麦生产水足迹、生产绿水、蓝水和灰水足迹多年平均值分别为1.04、0.36、0.32、0.37 m3/kg。生产水足迹、生产绿水和蓝水足迹在灌区内从西向东呈递增趋势,生产灰水足迹以兴平为中心向两侧递增。归因分析表明,影响灌区小麦总水足迹变化的主导因子为人类活动,其贡献率和为-113.57%,而气候变化因子的贡献率仅为13.57%。人类活动因子中,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灌溉定额(-56.58%)、总种植面积(-55.78%)、小麦种植比例(-43.76%)、单位面积施氮量(39.96%)、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2.59%)。  相似文献   
77.
基于水肥一体化的酿酒葡萄高效栽培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锐  孙权 《农业机械学报》2016,47(10):115-121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区应用广泛,为了探究水肥一体化技术在酿酒葡萄上的应用效果及经济效益,以"赤霞珠"为研究对象连续3 a对宁夏贺兰山东麓传统水肥管理(CK)、滴灌+常规施肥管理(DF)和水肥一体化栽培方式(FI)下酿酒葡萄产量、品质、成本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前期投入较传统水肥管理偏高,酿酒葡萄水肥一体化增产效果较差,但品质及价格提升明显,葡萄原料收购价显著高于传统种植模式,灌溉水量和农药用量显著降低。与传统水肥管理相比,水肥一体化节约水费1 853元/hm~2,节约人工成本9 585元/hm~2,年均收益达到43 128元/hm~2,产投比高达2.98,而传统水肥管理下年均亏损7 192元/hm~2,产投比仅为0.77。传统水肥管理不仅成本高,而且产出低,水肥一体化则成本低,产出高,是解决干旱区酿酒葡萄品质低下、劳动投入量大、经济效益低的有效措施。在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开展水肥一体化技术能显著改善品质,节本增效,适宜在干旱、半干旱区域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78.
武夷山土壤形成特点与系统分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陈健飞 《土壤通报》2000,31(3):97-101
选取武夷山土壤垂直带中 6个代表性剖面 ,研究了土壤的形成条件和特点 ;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修订方案 )》 ,鉴定了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检索了土壤系统分类名称 ;随海拔由低到高 ,依次为湿润富铁土—湿润淋溶土—常湿淋溶土—常湿雏形土等亚纲 ;并与发生学分类、美国土壤系统分类 (USST)以及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 (WRB)等不同分类系统中的土壤类别归属作了参比  相似文献   
79.
山区局地气候的小网格研究方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山区局地气侯除受宏观地形因子影响外,还要受复杂的小环境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分析山区局地气侯的差异,更好地对山区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应用小网格方法,引入地形因子,修定气候学方程,采用数学方法建立1km热量、降水方程;对北京山区进行分析计算的结果表明,它较好地反映了地形对气候资源的影响,基本符合实际情况,月平均温度误差不超过0.6℃,年降水量绝对误差不超过40mm,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0.
对大明山退化生态系统 34个群落的木本植物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退化生态系统木本植物的密度与植被的恢复阶段紧密相关 ;2 .乔木层植物的密度变化呈现恢复初期 ( 2年 )较低 ,中前期 ( 10~ 2 0年 )迅速提高 ,中后期 ( 50年 )下降 ,后期 ( 150~ 2 0 0年 )又缓慢回升的趋势 ;3.乔木层与灌木层植物密度的变化具有相同的趋势和不同的速率 ,灌木层植物密度变化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