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1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188篇
林业   910篇
农学   144篇
基础科学   88篇
  550篇
综合类   1801篇
农作物   49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203篇
园艺   86篇
植物保护   19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275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社区建设在全国开发区解决“三农”问题方面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作者分析了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社区建设的背景及原因,回顾了合肥经济技术开发 区社区建设的进程及其取得的巨大成效,最后探讨了社区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和进一步健康发展所需要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2.
湖北四湖地区的野菜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依据湖北四湖地区的地理位置、地貌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将区内野菜的生境分为湖泊、塘渊沟渠、沼泽、河流洲滩、村落和田土等生态系统;以二单元分类方法记述了四湖地区34科59属的野菜79种;阐述了区内重要野菜的种类、野菜蕴藏量、利用价值和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开展四湖地区重点野菜资源调查研究,制订野菜资源的保护措施,建立野菜商品生产基地及野菜人工驯化栽培等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03.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冠层水文功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祁连山水源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和数学模型对实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阐述了青海云杉林冠层引起大气降水量变化和质变的水文功能,模拟出了青海云杉林冠截留降水模型.结果表明林内透过雨量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二者之间的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一定的降雨量范围内林冠截留量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青海云杉林冠层平均截留降水率为29.4%,它随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减小,随郁闭度的增加而增大;林冠截留降雨量比降雪量约少10%~30%,实测平均少11.7%;降雨对林冠的淋溶作用使林内透流雨中离子总量比林外雨中增加1倍,因林冠截留而输入林地矿质元素的增加量为61.042 4 kg·hm-2·a-1.  相似文献   
104.
贡嘎山冷杉纯林地被物及土壤持水特性   总被引:53,自引:5,他引:53  
为了研究贡嘎山冷杉(Abies fabri)纯林林下地被物及林地土壤在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方面的作用,该文通过对贡嘎山4种林龄的冷杉纯林(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和过熟林)林下地被物持水特性及林地土壤物理实验,得到不同林龄林下地被物最大持水量、吸水速度等水文特征参数及林地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等物理特性参数.结果表明,成熟林林下苔藓层持水量最大,为其风干重的343.5%,过熟林林下的为284.5%,中龄林林下的为282.5%,幼龄林林下的为250%.成熟林林下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其风干重的301.8%,过熟林林下的为226.4%,中龄林林下的为209.4%,幼龄林林下的为205.4%.经分析拟合,得到林下苔藓层、林下枯落物吸水速度与浸泡时间之间关系式S=ktn.贡嘎山冷杉纯林林地土壤容重为0.851~1.136 g/cm3,土壤饱和含水量为55.29%~83.96%,毛管持水量为44.48%~75.41%,田间持水量为39.50%~65.86%.  相似文献   
105.
石灰岩山区果园生草对果树根系生态系统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灰岩山区果园生草可以提高生长季土壤含水量 ,稳定周年地温 ,提高土壤基础养分含量 ;改善土壤物理性能 ,从而促进果树根系发育。无芒雀麦和鸭茅草是石灰岩山区果园比较适宜的优良草种  相似文献   
106.
对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雾灵山有高等植物166科、645属、1809种;已记录到野生动物152种,昆虫800多种;有10个大的生态系统类型,分划成1300多个自然片段。文章还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7.
京西山地棕壤和淋溶褐土饱和导水率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马履一  翟明普  王勇 《林业科学》1999,35(3):109-112
导水率K(hydraulicconductivity)是表示孔隙介质透水性能的综合比例系数,即单位水力势梯度下水的通量密度或渗透流速。K值是土壤颗粒大小分布、固体物质的化学组成和土壤紧实度的函数。因此,对于不同的土壤或同一土壤的不同层次K值亦可能有差...  相似文献   
108.
Mountain closure, considered an effective and economic measure for natural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forest ecosystems, has been widely carried out in the karst region of southwest China.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microbial aspects of soil quality after mountain closure by analyzing soil microbial biomass, basal respiration, metabolic quotient, and relationships with basic chemical properties in Guizhou Province, a karst region of the upper Yangtze River. Soil quality was considered poor from the low levels of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MBC), nitrogen (MBN), and microbial quotient (MBC/total C and MBN/total N), but high metabolic quotient (qCO2). Soil pH, showing marked variation from 4.1 to 7.9 in this karst region, was proved to significantly affect soil microbial biomass and activity. Soil microbial biomass, microbial quotient, and soil basal respiration declined significantly with decreasing soil pH, while qCO2 showed an apparently increasing, but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rend. The changes in microbial biomass and activity following the change in soil pH could possibly be because of a change in soil microbial composition, and more detailed research is necessary. Compared with soil pH,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was another, more important, factor that directly restricted microbial growth because of the serious loss as a result of disturbance. As a practical application based on microbial aspects, introduction of some N-fixing tree species may be an active and effective measure to improve soil fertility and thus to accelerate restoration of the forest ecosystem in the karst region.  相似文献   
109.
峨眉山常绿阔叶林常绿和落叶物种叶片C、N、P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常规方法对峨眉山常绿阔叶林的常绿和落叶物种植物C、N、P含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峨眉山常绿阔叶林常绿物种叶片C、N、P平均含量分别为42.30%、1.46%、0.10%;落叶物种叶片C、N、P平均含量分别为41.078%、1.59%和 0.12%.常绿和落叶物种植物叶片N-P成极显著的乘幂关系,而C-N和C-P关系不显著;②峨眉山地区常绿阔叶林常绿物种叶片N/P比平均值为14.48,落叶物种的N/P比平均值为13.61,其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较低;③在峨眉山海拔700、1 100和1 500 m处,植物叶片N-P亦成显著的关系,而植物叶片C-N和C-P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0.
1987年大兴安岭林火碳释放及火后NPP恢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大兴安岭地区1985年一类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和1987年林火资料为数据基础,结合GIS技术,进行大兴安岭1987年林火碳释放及火后净初级生产力(NPP,net primary productivity)恢复的研究.通过对1987年火烧迹地林火发生前各树种的生物量的估算,得出在1987年林火中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释放的碳量约为1.97×10~6~2.47×10~6 t;同时分别比较火烧中各树种的碳释放量和不同火烧等级下的碳释放量.结果表明:落叶松在1987年林火中释放碳量约0.96×10~6~1.19×10~6 t,占碳释放总量的49%左右;重度火灾中碳释放量占总碳释放量的99.4%.火后乔木层的NPP恢复在21年间成逐渐增加的趋势,并且恢复趋势表明在火后23~24年的时候中度火灾后的乔木层NPP可达到未过火林地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