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66篇
林业   307篇
农学   171篇
基础科学   1篇
  115篇
综合类   911篇
农作物   176篇
水产渔业   41篇
畜牧兽医   227篇
园艺   167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耐铝性较强的安国栝楼和耐铝性较弱的浦江栝楼为对比试验材料,在土培条件下探究300μmol/L和800μmol/L铝胁迫下不同浓度(30,20,10ml/株)根系分泌物对2种栝楼的生长特性、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2个浓度的铝处理后,安国栝楼和浦江栝楼生长均受到一定抑制,生物量、叶绿素a/b含量、叶绿素荧光、CAT、POD、SOD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而MDA、初始荧光(F_0)呈相反的变化趋势,2种栝楼的各指标变化程度和敏感性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表明2种栝楼的耐铝性存在差异。加入适宜浓度的根系分泌物能够促进2种栝楼的生长,提高叶绿素a、b含量以及各个荧光参数值和CAT、POD、SOD等抗氧化酶活性,从而缓解了铝胁迫。较低浓度的根系分泌物可以缓解铝胁迫对栝楼的伤害;浓度过高时,2种栝楼的生长均会受到抑制,20ml/株的根系分泌物对栝楼铝胁迫的缓解作用最佳。因此,今后在红壤地区栝楼的生产种植中,可以进一步开展根系分泌物对栝楼影响机制的研究工作,为栝楼品种的推广与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2.
通过盆栽接种试验,研究VA菌根对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1年生实生苗的抗性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VA菌根可明显提高黄檗幼苗的抗性指标。可溶性糖含量随着侵染率的增加而增大,并能促进黄檗叶片中可溶性糖向根系中转移,游离脯氨酸和MDA含量逐渐降低,呼吸酶活性和保护酶活性增强。接种Glomus diaphanum的苗木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CAT活性及POD活性变化最为明显,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为0.5736%,叶片脯氨酸含量为16.27 μg/g,叶片CAT活性为0.3186 mg/(g?min),叶片POD活性为258.32 u/(g?min)。接种G. mosseae对黄檗苗木MDA含量、呼吸酶活性及SOD活性影响最大,叶片MDA含量为0.0119 μmol/g,叶片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为0.2714 mg/(g?min),叶片多酚氧化酶活性为0.3487 mg/(g?min),叶片SOD活性为274.18 u/(g?FW)。  相似文献   
23.
通过调查并结合有关文献和植物标本研究表明,青海省蔷薇科野生果树有60种(含2个变种、1个变型),隶属于10属,占全省野生果树总数的53.6%。其中以蔷薇属(Rosa)和栒子属(Cotoneaster)最为丰富,分别有13种、12种,其次悬钩子属(Rubus)和李属(Prunus)分别有9种、8种,这4个属的种类占青海蔷薇科野生果树的70%;果实类型有梨果、聚合果、核果3种类型,其中梨果类、聚合果类占有较大比例,分别占总种数的45%和40%。青海省蔷薇科野生果树不少种类具有抗寒耐旱等特性,可作为砧木或抗性育种材料,一些种类果实营养较为丰富。青海蔷薇科野生果树主要分布于东部的黄河、湟水河及大通河流域,并划分为西倾山区、祁连山区和青南高原区3个分布区域,分析了各区的种类和分布情况;垂直分布在海拔1800~4000 m之间。另外,对几种重要野生果树资源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4.
Seedlings of a Chinese wild grape (Vitis piasezkii Maxim var. pagnucii) native to loess plateau of Eastern Gansu province, China, were evaluated to screen cold-resistant rootstocks in Lanzhou area. After 14-year investigation two selections of LDP-191and LDP-294 were screened as rootstocks for two table grape cultivars, ‘Fujiminori’ and ‘Red Globe’, respectively. The two graft unions demonstrated very high cold-resistance as well as good graft compatibility. Furthermore, they could survive through low temperatures in winter without soil coverage together with good fruit quality of the cultivars grafted.  相似文献   
25.
用混合基质、砂、田土3种基质对豫西山区5种野生百合中层鳞片进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5种野生百合中层鳞片都具有较强的扦插繁殖能力,同时证明5种野生百合中层鳞片在不同基质中的扦插成活与成球情况不同,混合基质最适宜野生百合中层鳞片扦插繁殖.  相似文献   
26.
经调查研究发现,山东省境内有野菜植物51科,137属,220种.野菜系指生于自然环境,未经人工驯化管理,可作蔬菜食用的植物.山东野菜植物区系主要特点为:种子植物在山东野菜植物区系组成中起决定作用;山东野菜植物区系属北温带性质;山东野菜大部分为草本植物;山东野菜以叶菜类和苗菜类为主.  相似文献   
27.
低温胁迫对四种野生常绿藤本植物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鹰爪枫Holboellia coriacea、南五味子Kadsura japonica、尾叶挪藤Stauntonia obovatifoliola ssp. urophylla、山蒟Piper hancei等4种野生常绿藤本植物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冷冻处理,对叶片的相对电导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等3个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细胞膜透性表现为逐渐上升趋势;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则随着温度的降低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低温下耐寒性强的种类能保持较高的POD活性.4种野生常绿藤本植物的抗寒性具有明显差异,其中以鹰爪枫抗寒能力最强,其次为南五味子和尾叶挪藤,山蒟抗寒能力最差.  相似文献   
28.
云南枇杷野生种质资源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47份云南枇杷野生资源叶片表型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这一群体枇杷种质资源的叶姿、叶形、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形指数、叶背茸毛、叶面形态、叶片横切面形状、叶面光泽、叶片颜色等性状均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其中,叶背无茸毛的种质占77.62%,初步断定这个群体中的多数种质不是普通枇杷类型。  相似文献   
29.
芭蕉属野生种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芭蕉属起源于热带亚热带区域,对芭蕉属野生种质资源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通过检索INIBAP的多个数据库和相关文献,归纳整理出芭蕉属野生种的分布规律,为野生蕉的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以及品种鉴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经分析,目前已经报道的芭蕉属共有52个野生种,其中真芭蕉组(Eumusa)11个,观赏蕉组(Rhodochlamys)9个,澳蕉组(Australimusa)13个,红花蕉组(Callimusa)18个,不确定组(Incertae sedis)1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和中国均分布有不同的3组芭蕉属野生种,但马来西亚和印度分布的种数最多,各分布有15种,约占总数的29%,可能是芭蕉属野生种的多样性中心。  相似文献   
30.
盐渍化是危害大豆生产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目前大豆耐盐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栽培大豆的苗期耐盐性,而芽期耐盐性状的研究相对较少。野生大豆蕴含丰富的耐逆基因,是栽培大豆遗传改良的重要资源。为了研究野生大豆芽期耐盐性状的遗传机制,以113份野生大豆为试验材料,进行芽期耐盐性状的鉴定,结合群体的分子标记对包括2年平均值在内的3个环境下的3个耐盐指数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检测到与野生大豆芽期耐盐相关的位点26个,6个SSR标记Satt521、Satt022、Satt239、Satt516、Satt251和Satt285在2个或3个环境下均被检测到,4个SSR标记Satt516、Satt251、Satt285和GMES4990与2个或3个耐盐指数显著相关。对这些SSR标记进行分析,挖掘了最优的等位基因及其载体材料。以上这些结果对于阐明野生大豆芽期耐盐性状的遗传机制,进一步发掘新的耐盐基因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栽培大豆遗传基础的拓宽、大豆耐盐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分子设计育种等后续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