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25篇
  免费   357篇
  国内免费   885篇
林业   965篇
农学   705篇
基础科学   1057篇
  1619篇
综合类   3973篇
农作物   681篇
水产渔业   381篇
畜牧兽医   360篇
园艺   374篇
植物保护   152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246篇
  2016年   337篇
  2015年   395篇
  2014年   449篇
  2013年   513篇
  2012年   735篇
  2011年   901篇
  2010年   790篇
  2009年   750篇
  2008年   654篇
  2007年   728篇
  2006年   518篇
  2005年   403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317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研究了叶面喷施抗蒸剂对盆栽苹果水分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旱剂一号(主要成分为黄腐酸)可明显降低树体蒸腾(最低时为对照的39.21%)、提高气孔阻力(最大时为对照的243.96%)和叶片水势(一般比对照提高0.2-0.4MPa、最大0.7MPa),并对叶温未产生明显的影响(变化一般小于1℃),有效作用期长达15d以上。在果树旱期喷施,可明显改善树体水分状态。腐殖酸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nversion of farmland to forests project (CFFP), we investigated the vegetation factor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from more than 6,105 sub-compartments in Liangcheng County, Inner Mongolia by using the Matlab,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and the hierarchical cluster method (HCM). The site conditions were classified quantita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CFFP at this site comprises five site-type groups and 19 site types. A quantitative site classification system method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005, 27(6) [译自: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 27(6)]  相似文献   
13.
沙区五种珍稀濒危植物水分生理指标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在测定沙区5种珍稀濒危植物的水分生理指标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抗旱性,意在探讨适应干旱环境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矮沙冬青保水能力与吸水能力强,对干燥炎热的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银沙槐蒸腾强度大,失水快,但吸水力强,补偿水分快;裸果木通过强的保水力适应干旱;绵刺以强的吸水力和抗脱水力适应环境;准噶尔无叶豆以体内水分自我调节作用适应大气干旱。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综述国内外有关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讨论了当今畜牧科学的六个领域即家畜遗传育种,繁殖生理学,反刍家畜营养,非反刍家蓄营养,草地学和肉品科学近年来的主要科技成就及研究动态,指出了诸领域新近研究的热点未来研究的既定目标,对国内畜牧科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干旱区20个紫花苜蓿品种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秀梅  杨万仁  刘东宁 《种子》2004,23(11):21-24
该试验测定了20个苜蓿品种的水势、总含水量、自由水量、束缚水量、束/自比以及渗透调节物质.从植物水分生理与生化方面,测试各品种的抗旱性,并结合产草量、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从中选出5~6个抗旱性较强、产草量高、品质较好的苜蓿品种,为干旱区选择适宜的苜蓿品种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生物转化工程原理将硫酸锌加入牛饲料间接强化牛乳进行了试验观察,效果转好。强化后牛乳无外观质量变化,乳锌经一个高峰期四周后处于稳定状态,其含量可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还提出了硫酸锌强化饲料的适量剂量。并就乳牛饲龄、胎次、体重、产乳期对乳锌的影响和强化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通过此项研究,为解决目前缨幼儿缺锌问题,开发了一个吸收率高、副作用小、安全可靠的补锌源。  相似文献   
17.
灌溉水源是北方地区耕地后备资源能否有效开发的关键。当前,中国正在推动国家水网工程规划建设,为北方地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提供了新的机遇。在以往研究基础上,该研究考虑北方地区已建、在建及规划的供水工程,基于自然适宜、利用高效、发展稳定三方面评价准则,结合三维魔方空间分类方法,开展了雨养情景和供水灌溉情景下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分析。结果表明:雨养农业情景下,北方地区勉强适宜(Ⅱ级)、中度(Ⅲ级)和高度(Ⅳ级)适宜的耕地后备资源面积分别为2.9万、1.0万和0.6万km2。灌溉农业情景下,耕地后备资源面积明显增加,勉强适宜(Ⅱ级)、中度(Ⅲ级)和高度(Ⅳ级)适宜的耕地后备资源面积将分别达到5.4万、7.6万和6.5万km2,主要集中于新疆、内蒙古和甘肃3省(自治区)。该研究结果可为中国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及国家水网工程效益发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膜下滴灌量对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开展不同滴灌量对甜瓜品质影响的研究,对于新疆等西北干旱地区生产优质甜瓜、节约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膜下不同滴灌处理对甜瓜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新疆的气候条件下,田间持水量70%-80%的处理,甜瓜品质表现较好,8601和新密1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13.69%和16.75%,维生素C含量分别达到8.05、12.55mg/kg,小区产量也分别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9.
水分管理方式对香根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四种不同的水分管理条件下香根草生长研究发现:香根草最适宜在土壤水分饱和的湿润环境中生长,这时它的成活率最高,分蘖速度最快,植株高度生长也最快,定植后3个月,其对应的根体积、根干生物量、茎叶干生物量和根茎比也最高。  相似文献   
20.
乌梁素海生态恢复机理与工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我国干旱区典型草型湖泊—乌梁素海设立试验基地 ,进行生态恢复工程试验研究。研究表明 :乌梁素海受富营养化影响 ,正在向芦苇沼泽—碱蓬盐化草甸—白刺荒漠方向演化。生态恢复机理是 :( 1 )减少大型水生植物有机氮、磷向底质的沉降 ,削弱内源性营养物负荷的积累与储备 ;( 2 )减少大型水生植物死亡后矿化成氨态氮 ;( 3)控制底质中有机氮向水体释放生成氨态氮。采用机械化方式收割大型水生植物转移营养盐 ,抑制生物促淤效应以及对芦苇区进行园田化生态管理是乌梁素海生态恢复的关键技术 ,也是乌梁素海环境与资源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