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113篇 |
免费 | 985篇 |
国内免费 | 274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803篇 |
农学 | 1375篇 |
基础科学 | 1369篇 |
7538篇 | |
综合类 | 8427篇 |
农作物 | 714篇 |
水产渔业 | 255篇 |
畜牧兽医 | 695篇 |
园艺 | 355篇 |
植物保护 | 13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4篇 |
2023年 | 501篇 |
2022年 | 727篇 |
2021年 | 678篇 |
2020年 | 704篇 |
2019年 | 851篇 |
2018年 | 678篇 |
2017年 | 1136篇 |
2016年 | 1303篇 |
2015年 | 985篇 |
2014年 | 1207篇 |
2013年 | 1453篇 |
2012年 | 1683篇 |
2011年 | 1685篇 |
2010年 | 1367篇 |
2009年 | 1330篇 |
2008年 | 1104篇 |
2007年 | 1234篇 |
2006年 | 1013篇 |
2005年 | 776篇 |
2004年 | 576篇 |
2003年 | 490篇 |
2002年 | 340篇 |
2001年 | 331篇 |
2000年 | 240篇 |
1999年 | 229篇 |
1998年 | 200篇 |
1997年 | 136篇 |
1996年 | 108篇 |
1995年 | 108篇 |
1994年 | 109篇 |
1993年 | 77篇 |
1992年 | 60篇 |
1991年 | 74篇 |
1990年 | 55篇 |
1989年 | 28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内在要求。为探明扶贫搬迁项目区土地利用合理性及其制约因素,进一步给项目区土地资源利用指明方向。该文以中国西部山区典型贫困县——云南寻甸县的3个典型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为实例,分析了搬迁项目区土地利用特征及原因,并对项目区土地利用合理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在脆弱的自然地理环境及有限的项目投入资金成本等因素的限制之下,安置区(迁入区)用地以建设占用耕地为主,占用其他地类(林地和荒草地)为辅,新增建设用地比例较大。且占地地块坡度较陡,6°~25°地块是主要安置区域,少数安置区地形坡度大于25°。2)短期内,受到区域物资供应短缺、产业发展困难及传统文化思想和生活习俗等因素的制约,迁出区宅基地复垦、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存在明显滞后现象。3)3个典型项目区土地利用合理度值均在0.50以上,其中,打磨箐搬迁项目为0.530 9,处于"低度不合理"等级;迤郎库搬迁项目和上龙潭箐搬迁项目分别为0.605 3和0.642 6,均处于"低度合理"等级。安置区地形坡度(I1)、迁出区宅基地复垦率(I6)与迁出区陡坡耕地退耕率(I7)是项目区土地利用合理性的共同制约因素。安置区离散度(I3)与安置区建设所占地类(I9)对项目区土地利用合理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4)安置区地形坡度(I1)、迁出区宅基地复垦率(I6)、迁出区陡坡耕地退耕率(I7)及安置区建设所占地类(I9)4个评价指标亦是全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区土地利用合理性的主要影响指标。 相似文献
82.
陕北半干旱区土地资源利用与修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城沿线风沙地是由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家畜结合一起的农牧业生产系统。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常因生产系统的紊乱而导致土地生产下降和生态环境恶化,为了探讨这一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配制,线建有有序的生产结构,达到土地持续利用的目的,在1990~1994年在陕西靖边长城和沿线选择110.6hm^2的风沙地,设置了4个区进行了专门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作物和牲畜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生产系统中,当牧业收入占种植业和饲养业总 相似文献
83.
为探索青海水、旱地覆膜种植甜高粱(Sorghum dochna)的增产栽培技术,将2个甜高粱品种‘九甜杂3号’和‘吉甜5号’与3个豆科品种‘草原224’,‘西牧333’和‘1741’分别在水地和旱地进行混播、刈割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海拔生态区不同品种各性状差异显著,综合表现为水地优于旱地;在旱地与豆科混播对甜高粱‘九甜杂3号’和‘吉甜5号’的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吉甜5号’不刈割混播的鲜草产量比单播增加0.42%~21.44%,干草产量增加14.63%~32.24%;‘九甜杂3号’不刈割混播比单播干草产量增加16.74%~43.30%。生长中期刈割对‘九甜杂3号’影响显著,其水地和旱地鲜草产量分别增加9.57%和9.91%。‘九甜杂3号’适宜与豆科品种‘草原224’混播,在生长中期刈割1次,两茬鲜草产量高达147.33 t·hm-2和112.40 t·hm-2;‘吉甜5号’适宜与‘西牧333’混播且不刈割,两者鲜草产量达129.55 t·hm-2和104.01 t·hm-2,干草产量达29.57 t·hm-2和22.15 t·hm-2。因此,甜高粱品种与豆科植物的混播及刈割能够增加其草产量,这对生产实践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4.
调亏度及调亏历时对苜蓿生物量分配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紫花苜蓿营养生长期调亏滴灌对其节水效果的影响,增加其产量的作用。在北京对分枝期苜蓿品种皇冠进行调亏程度和调亏历时对其生长的研究。结果发现,秋播苜蓿进行调亏灌溉应把握适当的调亏度,在调亏度达60%FC、调亏历时为14d时,土壤水分对苜蓿形成干旱胁迫;在调亏度达80%FC时,光合同化物更多向苜蓿地上部分配,同时适当增加调亏历时改变苜蓿根系形态可塑性,有利于其根系伸长生长,提高其水分利用效率。适当的将调亏度与调亏持续时间分别维持在80%FC左右和14~21d,更能实现北京地区苜蓿节水促生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85.
分析了退耕还林(草)现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草的后续产业发展不足,提出发展退耕还林草的后续产业对策。 相似文献
86.
为探索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以青藏高原青海省海北州原生矮嵩草(Kobresia humil)草甸、原生灌丛草甸、退化矮嵩草草甸、退化灌丛草草甸、人工草地、农田地为研究对象,对各利用方式下土壤的基本理化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退化导致0~10 cm土层土壤容重增大,而对下层土壤容重没有明显影响,2种退化草地0~1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均大于10~20 cm土层,其中退化灌丛草甸与原生灌丛草甸之间差异显著(P<0.05),人工种植也导致表层土壤容重有升高的趋势,人工种草和开垦均导致0~20 cm土层土壤容重的变异消失.草地退化和开垦均导致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降低,草地退化还导致土壤 相似文献
87.
为探讨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类型下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含量特征,本研究以黄土丘陵区典型小麦地、云杉林地、苜蓿地为对象,基于实测数据,采用方差、相关统计分析,研究不同土地类型、不同土层深度(0~10 cm、1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80~100 cm)土壤SOC、TN、T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结果表明:3种不同土地类型土壤SOC、TN和TP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其平均含量分别为12.19、0.33和0.48 g·kg-1,小麦地和苜蓿地土壤SOC、TN和TP空间变异性较云杉林地偏大。SOC、TN含量为云杉林地>小麦地>苜蓿地,TP含量为云杉林地>苜蓿地>小麦地。土壤SOC、TN和TP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小麦地C/P显著(P<0.05)高出苜蓿地41.96%,N/P显著高出云杉林地、苜蓿地28.57%、36.19%。3种不同土地类型土壤化学计量比(C/N、C/P、N/P)均值分别为:39.61、31.53、0.83,且其C/N大于中国平均值(12.3),C/P、N/P较全国平均值(61.0、5.2)明显偏小,黄土丘陵区C/N较稳定。土地类型对土壤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有助于土壤养分的存留,有利于土壤生态的恢复。 相似文献
88.
89.
《African Journal of Range and Forage Science》2013,30(1-2):17-21
This paper aims to contribute to the debates on communal rangelands and analyses the gendered dimension of land rights and land access in the rural areas of Namaqualand. The actual gender relations within rural communities and the emergence of strategies that are being pursued in communal land processes are obscured and often ignored in policies about communal rangelands, which overemphasise ‘the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impact’ and the balancing of these dimensions. As active, primary users, women play a central role in livelihoods supported by communal rangelands yet their access to land is mediated through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men, effectively circumventing women's land autonomy. A wider debate is necessary to advance the largely superficial policy considerations of women's position in relation to communal rangelands land and their social exclusion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control of land, forms of access and claiming of use right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omplexity of land rights under communal land tenure and argues that, despite traditional and policy barriers, women in traditional systems of male-dominated land rights have had some success in accessing communal rangelands. Greater policy impetus is necessary to leverage equitable and independent land access for women amidst debates about management of communal rangelands. 相似文献
90.
基于土地利用/覆盖的甘肃省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景观类型丰富多样,在中国西部地区的生态安全中起关键性作用,也为当地发展提供着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生态服务。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影响,甘肃省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的安全与稳定遭到严峻挑战。本研究基于欧洲航空局全球土地利用/覆盖数据(CCI-LC),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方法分析了2005-2019年甘肃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特征;通过构建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并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2005-2019年间,裸地面积减少最多,变化率1.88%,耕地次之,变化率2.31%;草地面积增加最多,变化率1.83%,建设用地次之,变化率191.08%。2)所有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中,建设用地的动态度最高且在整个研究时期内变化速率都保持在较高水平,综合动态度最大的时期为2010-2019年。3)土地利用/覆盖转移矩阵主要表现为耕地、林地、草地、裸地之间的转入与转出以及其他土地类型向建设用地的转入。4)2019年整体的生态风险值较2005年明显上升。其中低风险区和较低风险区面积最多,转化最频繁;中等风险区、较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面积虽然较少,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