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113篇 |
免费 | 985篇 |
国内免费 | 274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803篇 |
农学 | 1375篇 |
基础科学 | 1369篇 |
7538篇 | |
综合类 | 8427篇 |
农作物 | 714篇 |
水产渔业 | 255篇 |
畜牧兽医 | 695篇 |
园艺 | 355篇 |
植物保护 | 13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4篇 |
2023年 | 501篇 |
2022年 | 727篇 |
2021年 | 678篇 |
2020年 | 704篇 |
2019年 | 851篇 |
2018年 | 678篇 |
2017年 | 1136篇 |
2016年 | 1303篇 |
2015年 | 985篇 |
2014年 | 1207篇 |
2013年 | 1453篇 |
2012年 | 1683篇 |
2011年 | 1685篇 |
2010年 | 1367篇 |
2009年 | 1330篇 |
2008年 | 1104篇 |
2007年 | 1234篇 |
2006年 | 1013篇 |
2005年 | 776篇 |
2004年 | 576篇 |
2003年 | 490篇 |
2002年 | 340篇 |
2001年 | 331篇 |
2000年 | 240篇 |
1999年 | 229篇 |
1998年 | 200篇 |
1997年 | 136篇 |
1996年 | 108篇 |
1995年 | 108篇 |
1994年 | 109篇 |
1993年 | 77篇 |
1992年 | 60篇 |
1991年 | 74篇 |
1990年 | 55篇 |
1989年 | 28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回顾了光照、温度、土壤水分和CO2浓度对高寒草甸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由于高寒地区太阳辐射强,高寒草甸植物光合作用时间长,光饱和点高,植物光合作用明显表现出对低温的适应性;而适度地提高温度,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增大;水分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以分为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同时水分胁迫对不同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不同;高寒草甸植物比低海拔地区植物利用CO2更有效,提高CO2浓度,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增大.高寒草甸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研究对于合理构建和恢复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2.
宁南旱区草粮轮作系统中紫花苜蓿适宜利用年限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2002-2004年对宁南旱区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土壤理化性状和紫花苜蓿-谷子轮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紫花苜蓿生长年限延长,土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紫花苜蓿3~22年生期间,0~100 cm土壤容重减少了0.213 g/cm3,孔隙度增加8.03%,饱和持水率增加14.17%,持水能力增强。6~22年生期间,0~60 cm土层有机质和碱解氮平均含量分别增加1.60 g/kg和11.02 mg/kg,pH值降低了0.09,为轮作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土壤环境。紫花苜蓿轮作年份越早,土壤水分恢复效果越好,轮作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越高;反之,紫花苜蓿生长时间过长,轮作后不利于土壤水分的恢复。6,10和22年生紫花苜蓿地轮作谷子收获后,0~200 cm土壤水分恢复量分别为63.06,55.22和-42.55 mm,轮作谷子产量分别为1 725.95,1 485.80和1 560.75 kg/hm2,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12.011 6,8.432 5和5.816 1 kg/mm.hm2。为使旱区农地有限的土壤水分达到合理、高效及可持续利用,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紫花苜蓿实行草粮轮作的最适宜年限在5~6年生。 相似文献
43.
人类放牧活动与气候变化对科尔沁沙质草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为了解人类放牧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我国北方沙质草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笔者于1992-2006年在科尔沁沙地开展了草地放牧和封育试验,分析研究了人类放牧活动和降水、气温变化对草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放牧干扰对草地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有着明显的影响,随着草地放牧干扰强度的增加,草地物种丰富度和植物多样性呈下降趋势,但只有持续重牧才会导致草地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的明显降低;2)放牧干扰对草地不同生活型多样性和不同经济类群多样性的影响有很大差异,表现为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一年生植物多样性和禾本科植物多样性明显增加,多年生植物及菊科、藜科和杂类草植物多样性明显下降;3)不同放牧强度下的不同生活型多样性和经济类群多样性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有很大差异,但除了重牧区菊科植物多样性与降水变化、中牧区杂类草植物多样性与气温变化达到显著相关外,其他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4)在草地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暖湿气候有利于草地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增加,特别是可以明显促进多年生植物以及菊科、豆科植物多样性的增加,而持续暖干气候可以降低草地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但对禾本科和藜科植物多样性的不利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4.
基于土地利用/覆盖的甘肃省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景观类型丰富多样,在中国西部地区的生态安全中起关键性作用,也为当地发展提供着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生态服务。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影响,甘肃省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的安全与稳定遭到严峻挑战。本研究基于欧洲航空局全球土地利用/覆盖数据(CCI-LC),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方法分析了2005-2019年甘肃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特征;通过构建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并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2005-2019年间,裸地面积减少最多,变化率1.88%,耕地次之,变化率2.31%;草地面积增加最多,变化率1.83%,建设用地次之,变化率191.08%。2)所有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中,建设用地的动态度最高且在整个研究时期内变化速率都保持在较高水平,综合动态度最大的时期为2010-2019年。3)土地利用/覆盖转移矩阵主要表现为耕地、林地、草地、裸地之间的转入与转出以及其他土地类型向建设用地的转入。4)2019年整体的生态风险值较2005年明显上升。其中低风险区和较低风险区面积最多,转化最频繁;中等风险区、较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面积虽然较少,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45.
46.
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贵州北盘江大峡谷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贵州北盘江大峡谷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调查和ArcGIS探讨了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前后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并对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键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前后,研究区林地面积大量增加,耕地和其他土地面积减少,导致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由15520.71万元增加到16857.40万元,增幅达8.61%;敏感性分析结果均小于1,表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稳健性。 相似文献
47.
基于Landsat 8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分类研究——以四川省红原县安曲示范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四川省红原县安曲示范社区2013年7月23日的Landsat 8OLI影像为数据源,参照国家土地利用分类标准,结合示范区的野外实际调查资料、数字高程模型、草地资源类型等辅助信息,建立了较为准确的解译标志。将目视解译结果视为地表真实状况,对非监督分类、监督分类和基于专家知识的决策树分类的结果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监督分类方法对红原安曲示范区的土地利用分类结果与实际类别吻合最好,其分类总体精度可达85.02%,其中面积占示范区总面积约99%以上的草地、湿地、道路及水体的分类精度分别达88.66%、83.42%、83.73%和85.26%。 相似文献
48.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评价草地质量初探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以草地优良牧草产量、可食牧草产量、载畜量、牧草利用率和覆盖度为主要指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工分析的方法,对武威地区32个类型草地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质量最好的草地是山地草甸,质量最关的是干荒漠和荒漠摹。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武威地区草地质量分级的方案。 相似文献
49.
Collective action, on communal grazing land, has evolved in the highlands of northwestern Ethiopia to mitigate the problems of feed shortage and land degradation due to overgrazing. The exercise is liked by farmers for improving the availability of natural pasture during the long dry season when other feed sources get depleted. However, large portions of the communal grazing lands are still managed under free grazing throughout the year. 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in Maynet village in the upper Blue Nile basin, northwestern Ethiopia, to assess the impacts of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grazing land management (GLM) and two slope gradients (<10%; 15–25%) on aboveground herbaceous biomass yield, ground cover, species richness, runoff, soil loss and soil bulk density of grazing lands. The GLMs include (a) freely open communal GLM, (b) restricted communal GLM – collective management of communal grazing land locally named as ‘yebere sar’ and (c) private holding GLM. Stocking density was more than carrying capacity of grazing lands across all GLMs. However, the extent of overstocking problem was exceptionally severe in freely open communal GL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GLM and slope was significant (P<0.05) for runoff, soil loss and runoff coefficient. The average runoff coefficient was close to 50% in freely open communal GLM on steeper slopes (15–25%). Freely open communal GLM on steeper slopes resulted in consistently highest cumulative runoff and soil loss amounting to 491 mm and 32 t/ha per year, respectively. Polynomial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quadratic relationship (r2=0.87) existed between soil loss and runoff. But, soil loss was close to nil when runoff did not exceed 2 mm per rainfall event. As expected, restricted communal GLM appeared to reduce surface runoff by more than 40% and curb the rate of soil erosion by more than 50% compared to freely open communal GLM. Its vegetation cover persisted above 70% throughout the year, meeting the threshold level recommended to keep surface runoff and soil loss to minimum. Reducing the problem of overstocking and pasture resting in August–November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to improve ground cover and aboveground herbaceous biomass yield, which in turn reduce land degradation on grazing lands.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