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9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175篇
林业   34篇
农学   115篇
基础科学   2篇
  38篇
综合类   584篇
农作物   99篇
水产渔业   165篇
畜牧兽医   614篇
园艺   72篇
植物保护   42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主要通过对烟草野火病菌菌株(Pseudomonas syringae pv. tabaci)致病力与其粗毒素毒力的相关性的研究,评价了烟草野火病菌毒素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①野火菌毒素毒力与其菌株的致病力呈极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r达0.928;②高感和中感品种K326,云85对病原菌的感病性与对菌毒素的敏感性在P<0.05的水平上有相关关系;③从病斑处可以分离到该毒素,再接种能重现野火病症状;④抑菌物质对病原菌和病菌毒素的抑制作用相一致。  相似文献   
52.
葡萄茎痘伴随病毒cDNA探针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经RT-PCR检测确认带葡萄茎痘伴随病毒的全球红葡萄品种,以葡萄叶片、皮层作为试材,采用SDS法提取高质量总RNA作为模板,以GRSPaV的特异互补引物引导,反转录合成cDNA,通过PCR扩增,获得830 bp的预期目的片段,并将其克隆测序,其同源性与NCBI中的相关序列的同源性达96%.利用克隆质粒合成了生物素标记的GRSPaV的cDNA探针,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影响GRSPaV斑点杂交的因素,结果表明当探针浓度为200 ng/mL,甲酰胺浓度为45%,42℃杂交反应4h,可获得较高灵敏度.  相似文献   
53.
褐飞虱虫源的致害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浙江、广西和云南的褐飞虱致害性研究结果表明,1997年浙江虫源对IR26和Mudgo苗期致害为9级,若虫存活指数大于50,表明仍以生物型Ⅱ为主。广西和云南虫源均能致害抗虫品种IR26,Mudgo,ASD7和RathuHenati,高龄若虫在RH品种上的成活指数分别为70.9和66.7,说明这两个虫源产生了与生物型Ⅰ,Ⅱ和Ⅲ的致害性不同的新致害型。浙江虫源的若虫和成虫对不同抗虫品种的取食选择性有明显差异,成虫嗜食IR26品种,而若虫对不同品种的选择性无显著差异。云南虫源若虫嗜食ASD7,而成虫则嗜食TN1。浙江和广西褐飞虱将卵产在IR26上,而云南虫源则产在TN1上。表明不同虫源褐飞虱对抗虫品种的取食和产卵选择性与其致害性不一致。  相似文献   
54.
分泌抗BVDV McAb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感染MDBK细胞,将感染细胞培养物冻融后离心取上汪经PEG沉淀浓缩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血清抗体效价高遥免疫鼠的脾细胞与SP2/O细胞在PEG作用下融合,产生杂交瘤细胞,用间接ELISA法检测杂交瘤细胞生长孔上清,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以有限稀法克隆2-3次,得到8 泌抗BVDV的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株。8株McAb对BVDV,猪瘟均呈阳性反应。杂交  相似文献   
55.
报道了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 Z-1菌株连续传代培养特性、免疫原性及毒力的稳定性.将Z-1菌株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连续传代至第35代[Z-1(35)],分别检测Z-1(1)、Z-1(5)、Z-1(15)、Z-1(25)和Z-1(35)的培养特性、菌体抗原性及毒力.结果表明:连续传代至35代,Z-1菌株的培养特性、免疫原性及毒力没有显著差异;Z-1株可作为理想的疫苗生产株.  相似文献   
56.
河南省甘薯脱毒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 ,对河南省 1 0个主栽甘薯品种进行了脱毒培养 ,经过对脱毒甘薯原原种、原种及良种的三级繁育和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 ,结果表明 :脱毒甘薯比非脱毒甘薯平均增产 6 1 .8%,商品性状明显改善。此外 ,还对河南省甘薯病毒种类进行了鉴定 ,明确了甘薯羽状斑驳病毒 (SPFMV)、甘薯潜隐病毒 (SPLV)和甘薯G病毒 (SPVG)等为河南省甘薯主要病毒 ,并对甘薯茎尖苗病毒快速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7.
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毒(porcine 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自2011年底以来,PRV发生了变异,传统的PRV弱毒疫苗已不能对PRV变异株提供完全保护,这给我国PR防控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解安徽省PRV流行特征及其主要毒力基因遗传变异情况。利用PCR技术、细胞接种试验、电子显微镜观察、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及兔体接种试验等方法,对安徽省临诊病例中疑似PRV感染的病猪进行病原检测及PRV分离鉴定,并通过设计6对特异性引物对PRV分离株主要毒力基因(gEgITKgBgCgD)进行克隆及测序分析。2016—2018年安徽省临诊病例中共分离鉴定15株PRV;PRV分离株主要毒力基因序列均与2011年后国内PRV变异株同源性较高;与2011年前国内PRV经典株序列比对,PRV分离株gEgBgCgD基因存在多个位点的一致性替换、插入或缺失,且gEgC基因多位点突变位于其重要的抗原表位区。本研究分离的15株PRV均为变异株,变异株已成为安徽省主要的流行毒株。15株PRV分离株的gITK基因序列较为保守,而gE、gC蛋白抗原表位区域氨基酸的突变可能导致其毒力及抗原性发生改变。部分PRV分离株与邻近地区PRV序列同源性均为100%,可能与频繁跨省调运生猪、跨区引种等原因有关。  相似文献   
58.
The peroxisomal matrix oxidase, catalase and peroxidase are imported peroxisomes through the shuttling receptors, which regulates the cellular oxidative homeostasis and function. Here, we report that PTS1 shuttling receptor FvPex5 is involved in the localization of PTS1, utilization of carbon sources and lipids, elimination ROS, cell wall stress, conidiation, fumonisin B1 (FB1) production, and virulence in maize pathogen Fusarium verticillioide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PTS1-, PTS2-, PEX- and FB1 toxin-related genes in wild type and ΔFvpex5 mutant were examined by RNA-Seq analyses and confirmed by RT-PCR assay. In addition, different expression of PTS1 and PTS2 genes of the ΔFvpex5 mutant were enriched in diverse biochemical pathways, such as carbon metabolism, nitrogen metabolism, lipid metabolism and the oxidation balance by combining GO and KEGG annotations. Overall, we showed that FvPex5 is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genes associated with PTS, thereby affecting the oxidation balance, FB1 and virulence in F. verticillioides. The results help to clarify the functional divergence of Pex5 orthologs, and may provide a possible target for controlling F. verticillioides infections and FB1 biosynthesis.  相似文献   
59.
牛病毒性腹泻病活疫苗BVDV2/JZ05-1株毒力返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BVDV2/JZ05-1株免疫犊牛后是否会出现毒力返强现象.以病毒含量为10-7.26 TCID50/mL的BVDV2/JZ05-1活疫苗滴鼻免疫犊牛(4mL/头),通过疫苗回滴,连续临床观察,采集抗凝血和鼻拭子,对淋巴细胞数量变化进行分析,并从淋巴细胞和鼻拭子中分离病毒.结果表明,BVDV活疫苗BVDV2/JZ05-1株免疫犊牛没有出现BVDV感染的临床症状,淋巴细胞数量正常,鼻拭子和淋巴细胞病毒分离阴性.可见,该毒株对犊牛免疫没有出现毒力返强的现象.  相似文献   
60.
为了研究温、湿度和饥饿胁迫对白僵菌防治甜菜夜蛾幼虫的影响,进行了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白僵菌的致病力有显著影响,24~27℃下有利于白僵菌感染甜菜夜蛾幼虫;湿度对白僵菌的致病力也有显著影响,高湿环境有利于白僵菌感染甜菜夜蛾幼虫;饥饿胁迫能显著缩短甜菜夜蛾幼虫被白僵菌杀死的时间。因此,在利用白僵菌防治甜菜夜蛾幼虫时,只有充分考虑温、湿度等天气因素,害虫的食物摄取,幼虫虫龄等基本情况,才能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