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20篇 |
免费 | 160篇 |
国内免费 | 51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46篇 |
农学 | 411篇 |
基础科学 | 4篇 |
133篇 | |
综合类 | 1460篇 |
农作物 | 177篇 |
畜牧兽医 | 30篇 |
园艺 | 203篇 |
植物保护 | 7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42篇 |
2022年 | 73篇 |
2021年 | 82篇 |
2020年 | 84篇 |
2019年 | 108篇 |
2018年 | 172篇 |
2017年 | 203篇 |
2016年 | 228篇 |
2015年 | 159篇 |
2014年 | 128篇 |
2013年 | 151篇 |
2012年 | 161篇 |
2011年 | 158篇 |
2010年 | 146篇 |
2009年 | 137篇 |
2008年 | 160篇 |
2007年 | 139篇 |
2006年 | 111篇 |
2005年 | 90篇 |
2004年 | 93篇 |
2003年 | 83篇 |
2002年 | 57篇 |
2001年 | 62篇 |
2000年 | 62篇 |
1999年 | 54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34篇 |
1996年 | 46篇 |
1995年 | 50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5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黄瓜抗枯萎病异源易位植株AT-04的鉴定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黄瓜种间杂交后代BC1F4群体进行农艺学和细胞学分析,鉴定筛选出抗枯萎病异源易位植株AT-04。农艺学观察表明,其具有小叶、短果、棕色瘤刺、多分枝的特点,形态上偏向原始亲本野生种Cucumis hystrix Chakr.,育性与栽培黄瓜相近。细胞学研究发现,AT-04在有丝分裂的中后期至少有1对染色体的姊妹染色单体分离明显滞后。在减数分裂终变期,平均每个花粉母细胞有0.2个四价体、0.05个六价体和0.05个八价体,约30%的花粉母细胞中存在拉十字的染色体。在中期Ⅰ,7个二价体出现分组分布现象,主要以3+2+2形式存在,表明其至少经历了4次染色体易位。田间调查和人工接种鉴定均表明,易位植株AT-04及其自交后代和野生种C.hystrix对枯萎病具有较高抗性。 相似文献
22.
植物内生特基拉芽胞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治西瓜枯萎病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新的生防菌菌种资源,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番茄植株中分离得到一株内生细菌wm031,采用平板对峙法研究其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合菌体特征、16S rDNA序列分析及生理生化指标,对其进行初步鉴定,明确分类地位,并采用温室栽培试验对其进行抗病效果初探。结果表明,该菌株对西瓜枯萎病菌具有显著拮抗作用,同时对油菜菌核病菌、小麦根腐病菌、小麦全蚀病菌、辣椒疫霉病菌、大蒜菌核病菌、水稻恶苗病菌、葡萄炭疽病菌和番茄枯萎病菌均具有广谱抗性。根据菌体特征、16S rDNA序列分析及生理生化指标的结果,初步鉴定该菌为特基拉芽胞杆菌Bacillus tequilens。该菌株能够在西瓜和水稻植株中稳定定殖。温室栽培试验表明,菌株wm031对西瓜枯萎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74.6%,高出百菌清的防治效果14.1%,说明该菌株具有田间应用开发的潜力。 相似文献
23.
24.
25.
不同嫁接方法对甜瓜枯萎病抗性的影响及其生理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插接、断根嫁接和靠接3种嫁接方法对甜瓜枯萎病抗性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嫁接方法均能显著提高甜瓜的抗枯萎病能力.但3种嫁接方法之间无显著差异。接种枯萎病菌后,嫁接苗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根系中SOD、POD、PAL活性显著高于自根苗,而MDA含量、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自根苗。以上结果表明,嫁接是提高甜瓜对枯萎病抗性的有效措施,但不同嫁接方法对甜瓜枯萎病抗性无显著影响;嫁接苗通过抗氧化系统和PAL活性的提高抵御了枯萎病菌侵染后所致的膜脂过氧化伤害,维持了根系和叶片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提高了嫁接苗对甜瓜枯萎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26.
单粒精播对超高产花生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在超高产地力条件下,研究单粒精播对花生个体发育与群体结构的影响,探讨超高产花生理想株型和合理群体构建,进一步挖掘花生的高产潜力。【方法】以普通大花生品种花育22号(HY22)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平度古岘镇、莒南板泉镇、冠县梁堂乡和宁阳葛石镇设置4块春花生超高产试验点,每个试验点安排单粒精播(SS)和双粒穴播(DS)2种种植方式。分别于开花期、结荚期、饱果期和成熟期对各试验点不同播种方式的花生进行植株性状考察,于成熟期对单株结果数、幼果数、秕果数、饱果数、双仁果数和经济系数等进行考察,收获时组织专家进行实收测产。【结果】(1)各试验点单粒精播花生的荚果平均产量比双粒穴播高13.92%,单株结果数显著增加是增产的原因,其中单粒精播每公顷果数(幼果除外)最高达到592.5万个。(2)生育前期单粒精播花生的主茎高、侧枝长、主茎节数、主茎绿叶数、分枝数、根冠比和叶面积系数均显著高于双粒穴播,有利于提早封垄,能有效增加光合面积。(3)成熟期单粒精播花生主茎绿叶数显著高于双粒穴播,有效光合时间得到了延长。(4)单粒精播条件下各试验点花生饱果期的单株果重与主茎高和侧枝长成负相关,与分枝数和叶面积系数呈显著正相关。(5)单产水平最高的莒南试验点,其单粒精播花生成熟期的单株果重与叶面积系数和经济系数极显著正相关。【结论】超高产条件下花生存在地上部冗余现象,单粒精播方式对合理优化超高产花生群体结构效果显著,分枝数是影响单粒精播花生单株果重的重要因素,而增加结果数提高经济系数则是其进一步增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27.
目的 香蕉Musa spp.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Foc) 引起的香蕉枯萎病蔓延快、根治难,严重阻碍了我国香蕉产业发展。由于Foc菌量和空间分布与其侵染和致病作用直接相关,探索Foc在‘巴西蕉’Musa acuminate L. AAA group, cv. Brazilian植株和土壤中的时空分布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采用伤根接种法对‘巴西蕉’苗分别接种香蕉枯萎病菌1号生理小种(Foc1)和4号生理小种(Foc4),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接种后不同时间、不同香蕉组织及根际土壤中的菌量,分析了香蕉枯萎病菌在植株和土壤中的时空分布。结果 温室中接种Foc后2~21 d内,‘巴西蕉’根部和球茎中Foc1和Foc4菌量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但Foc4菌量始终大于Foc1;在‘巴西蕉’球茎中,Foc1和Foc4分别在接种后21和14 d菌量达到最大。田间接种Foc后30 d,离‘巴西蕉’植株地面半径(r)5 cm、地下深度25~30 cm土壤中的Foc1和Foc4菌量最大;而r为15和30 cm时,地下深度10~15 cm土壤中的Foc菌量大于0~5和25~30 cm的菌量;在相同r和地下深度的‘巴西蕉’根际土壤中,一般Foc4菌量大于Foc1。结论 Foc1和Foc4菌量在‘巴西蕉’植株和根际土壤中具有明显不同的时空分布,同一空间中Foc4菌量大于Foc1菌量,研究结果可为香蕉枯萎病的发生流行、预测预报和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大蒜套种石榴控制石榴枯萎病的可能性。[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不同浓度的0.2倍MS培养液和蒸馏水培养的大蒜根系分泌物,测定其对枯萎病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MS培养液和蒸馏水培养的大蒜根系分泌物均不能有效抑制枯萎病菌菌丝的生长。而同样2种方式培养的大蒜根系分泌物却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增殖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且蒸馏水培养大蒜根系分泌物效果要优于MS培养液培养的根系分泌物。[结论]石榴园套种大蒜结合枯草芽孢杆菌施用有望作为控制石榴枯萎病蔓延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29.
【目的】基于2000-2010年间的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利用净初级生产力(NPP)估算模型模拟银川盆地NPP,分别从逐月、逐年对其时空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并进行预测分析,阐述11年期间银川盆地植被NPP的时空格局与变化特征,探讨NPP与植被健康指数(VHI)之间的耦合关系。【方法】选取2000-2010年间的SPOT VEGETATION数据、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遥感数据、考虑了研究地区内及其周边气象站点数据等,利用CASA 模型,一元线性回归、奇异值分解等方法对银川盆地NPP空间分布进行估算与分析。【结果】2000-2010年,银川盆地逐月NPP平均值呈现小幅度增长,月均增加0.51 gC·m-2,以7月、10月NPP值增长最为显著;2000-2010年,银川盆地逐年NPP平均值也呈小幅度增长,年均增加0.24 gC·m-2,NPP 年平均值总体呈波动趋势,以2007、2009年NPP增长最为显著,降水直接导致了2005、2006年的NPP值出现低值;2000-2010年,从银川盆地NPP空间变化来看,行政区域年平均NPP物质量大小依次为:大武口区>永宁县>灵武市>西夏区>青铜峡市>利通区>平罗县>贺兰县>惠农区>兴庆区>金凤区。银川盆地NPP 平均值表现出“南北高中间低、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其中NPP低值集中在西夏区、兴庆区、金凤区等区域;NPP趋势的好坏与村镇点数量大小、人口数量呈异步变化关系;银川盆地的VHI变高(低)时,NPP随之变低(高),第一模态左右场的相关系数为-0.69,呈现异步耦合关系。【结论】采用光能利用模型对银川盆地的NPP进行估算模拟和实测验证,发现其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接近,该模型测算银川盆地的NPP较为合理;银川盆地NPP总体趋于良好,但局部区域出现恶化情况;银川盆地NPP波动明显,主要受土壤湿度的影响,因此NPP对干旱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30.
为明确云南省昆明市露地栽培条件下番茄斑萎病毒病的发生流行特征,于2014—2015年采用病害系统调查法结合病毒ELISA及RT-PCR检测方法研究露地栽培条件下由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引起的病毒病发生规律及其重要寄主种类,并研究利用防虫网隔离蓟马对番茄斑萎病毒病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番茄斑萎病毒病在露地番茄主要种植期3—10月普遍发生,番茄苗期和移栽初期是该病毒病防控的关键期,带毒种苗调运是该病毒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田间多种茄科和菊科植物是TSWV的重要中间寄主。在田间,菊科寄主植物油麦菜、莴苣、鬼针草、牛膝菊上TSWV的检出率均较高,在42.53%~81.63%之间;茄科寄主植物中辣椒上TSWV的检出率最高,为41.99%,其次为马铃薯,TSWV检出率为27.78%,在番茄上TSWV的检出率为19.02%,因此生产中应对这些TSWV重要中间寄主给予更多关注和防控。应用防虫网能有效隔离蓟马,使番茄斑萎病毒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较对照分别降低了6.44个百分点和5.31,可有效降低番茄苗期及定植期斑萎病毒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