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117篇 |
免费 | 770篇 |
国内免费 | 167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814篇 |
农学 | 762篇 |
基础科学 | 664篇 |
5465篇 | |
综合类 | 7380篇 |
农作物 | 190篇 |
水产渔业 | 140篇 |
畜牧兽医 | 417篇 |
园艺 | 854篇 |
植物保护 | 87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7篇 |
2023年 | 479篇 |
2022年 | 673篇 |
2021年 | 454篇 |
2020年 | 488篇 |
2019年 | 568篇 |
2018年 | 489篇 |
2017年 | 834篇 |
2016年 | 968篇 |
2015年 | 714篇 |
2014年 | 1047篇 |
2013年 | 1117篇 |
2012年 | 1345篇 |
2011年 | 1293篇 |
2010年 | 1065篇 |
2009年 | 1033篇 |
2008年 | 925篇 |
2007年 | 1010篇 |
2006年 | 800篇 |
2005年 | 618篇 |
2004年 | 478篇 |
2003年 | 379篇 |
2002年 | 256篇 |
2001年 | 251篇 |
2000年 | 181篇 |
1999年 | 159篇 |
1998年 | 154篇 |
1997年 | 97篇 |
1996年 | 79篇 |
1995年 | 82篇 |
1994年 | 93篇 |
1993年 | 70篇 |
1992年 | 53篇 |
1991年 | 51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低碳概念下武汉市生态足迹的动态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发展,使人类处于从工业文明时代迈向生态文明时代的转折期。大力倡导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以生态足迹模型为基础,对武汉市1996—201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并运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2011—2015年的生态足迹状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1996—2010年武汉市人均生态足迹有所增加;(2)可使用的人均生态承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3)武汉市一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生态压力指数持续较高;(4)2011—2015年武汉市人均生态足迹逐年增加,而人均生态承载力逐年减少,按照现行发展模式,到2015年,武汉市人均生态赤字率将达到253%。因此,大力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武汉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揭示"十二五"期间重庆市土地利用及生态效应变化规律,为该市用地结构调整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基于重庆市2011—2015年5期TM遥感影像,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指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法、敏感性分析等方法开展研究。[结果]"十二五"期间,重庆市耕地、林地、草地、水域湿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年变化率分别为-0.37%,-0.01%,-1.98%,0.67%,6.77%,-2.54%;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由248.89提高至250.1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共减少了2.73亿元。[结论]"十二五"期间,重庆市各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存在差异性,呈现出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水域湿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的趋势,土地利用在这阶段总体处于发展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整体减少,生态环境轻微朝着不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93.
基于生态足迹的港口型城镇土地生态安全研究——以宁波市镇海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宁波市镇海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态足迹分析理论与方法,对镇海区1997-2011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镇海区人均生态足迹从1997年的6.4178 hm2增加到2011年的7.7374 hm2,而同期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则由0.3370 hm2小幅增加到0.3624 hm2。人均生态赤字由6.0808 hm2增加到7.7130 hm2,生态压力指数由19.04上升为20.79。研究期内镇海区的人均生态足迹高于人均生态承载力,出现了巨大的生态赤字,港口地区土地生态系统处于很不安全状态。城镇化发展、重化工产业布局和居民消费结构调整是影响镇海区土地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国际贸易存在使得港口型城镇土地生态状况存在"虚高"现象。为调整港口型城镇土地生态安全状态,还应采取协调港城关系,降低化石能源比重和提高生态用地比例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94.
本文以甘肃省庆阳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5年和2010年Landsat TM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借助GIS技术和Fragstas 4.0软件,研究庆阳市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景观生态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较大,各土地类型间转换频繁。落叶阔叶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减少的落叶阔叶林转变为灌木林,且落叶阔叶林减少量大于灌木林增加量。耕地面积逐渐减少,草地、居住地和交通用地明显增加。(2)庆阳市斑块数目较多,平均斑块面积在增加,但景观丰富度、边缘密度和斑块密度呈减小趋势。斑块破碎化程度在减小,景观空间异质性减小和均质化发展使得景观稳定性降低。林草地边缘效应的降低,使其景观生态功能减弱。 相似文献
995.
平顶山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结合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利用遥感影像、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野外调查资料,对平顶山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其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平顶山市土地利用景观类型面积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耕地、建设用地、园地、林草地、水域和工矿用地,形成中心城区以城市建设用地为主、城区外围以耕地和园地为主体景观的总体景观特征,具有较高的景观异质性。各景观类型在面积、形状、破碎化程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园地和耕地具有较大的破碎化影响及边缘效应。总体景观格局处于中等稳定水平。 相似文献
996.
追氮和垄膜沟播种植对晋南旱地冬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自然降水条件下,通过2年大田试验研究了追氮、垄膜沟播种植对晋南旱地冬小麦生育期地上部氮素吸收累积,02 m土层氮素残留、损失及氮肥利用率和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 追氮和垄膜沟播种植均可显著提高旱地冬小麦地上部氮素累积量和氮肥利用率,苗期和返青至抽穗期是冬小麦氮素吸收累积的两个高峰期,分别占到最大累积量的20%46%和29%57%。追施氮的利用率高于基施氮的利用率; 随施氮量增加,土壤残留无机氮(Nmin)增加,主要集中在060 cm土层,2040 cm土层为硝态氮积累的峰值区,垄膜沟播种植可以减少土壤残留无机氮(Nmin),但增加了氮的表观损失量; 冬小麦生长季土壤氮输出以表观损失为主,氮肥表观损失率在4087%7629%之间,且主要发生在播前至返青期。本试验条件下,综合氮素吸收累积、土壤残留、氮肥利用率及氮素平衡等因素,旱地冬小麦应采取氮肥后移顶凌追施和垄膜沟播相配套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997.
N. Fitton C. P. Ejerenwa A. Bhogal P. Edgington H. Black A. Lilly D. Barraclough F. Worrall J. Hillier P. Smith 《Soil Use and Management》2011,27(4):491-501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assess the greenhouse gas (GHG) mitigation potential of croplands and grasslands in Great Britain under different management practices. We consider the feasible land management options for grass and cropland using county level land‐use data with estimates of per‐area mitigation potential for individual and total GHGs, to identify the land management options with the greatest cost‐effective mitigation potential. We show that for grasslands, uncertainties still remain on the mitigation potential because of their climatic sensitivity and also their less intensive management. For croplands in Great Britain, the technical mean GHG mitigation potentials for all cropl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range from 17 Mt CO2‐eq. per 20 yr to 39 Mt CO2‐eq. per 20 yr. There are significant regional variation in all cases, with the greatest potentials in England, negligible potential in Wales and intermediate potential in Scotland, with country differences largely driven by the areas of cropland and grassland in each country. Practices such as agronomic improvement and nutrient management are the most promising options because of their impact on N2O emissions and also their larger potential at low cost. In terms of annual emissions from agriculture, calculated mitigation potentials are small, where the technical mitigation potential of agronomy and nutrient management strategies are ca. 4.5 and 3.8%, respectively (agricultural emissions account for ca. 9% or 47.7 Mt CO2‐eq., of total Great Britain GHG emissions, Department of Energy and Climate Change, UK). However when compared with the land use, land‐use change and forestry sector (LULUCF) emissions, nutrient management would reduce further emission reductions by approximately half of the 2005 LULUCF sink (i.e. ?1.6 Mt CO2‐eq. per year). 相似文献
998.
基于GIS的典型岩溶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云南省小江流域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GIS支持下,利用云南小江流域两期土地利用图形数据叠加分析,得到土地利用变化图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结果发现,1982—2003年全流域610.12km2的土地利用面积发生变化,占流域总面积的59%。土地利用的类型主要是由未利用地向耕地和林地以及林地向耕地的转化,流域综合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达2.95%。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基本构型由以大斑块为主体,散布型斑块镶嵌其中转变为以中等斑块为主体,散布型斑块镶嵌其中的构型;区域土地利用的斑块数由1014个增加到1889个,平均斑块面积由1.02km2/个减少到0.55km2/个;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指数中多样性指数增长4.14%,均匀度指数增长4.14%,破碎度指数增长84.6%,优势度指数降低1.6%;未利用地、林地的分离度分别增加114.58%和69.64%,而耕地的分离度减少45.86%;流域耕地、建设用地重心向东北方向偏移,而未利用地、林地重心向南东、南西方向偏移。引入社会、经济数据分析,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是流域耕地增加进而导致系列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人文驱动力,而生态环境保护等宏观政策是流域林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999.
矿区土地复垦景观格局变化和生态效应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为了揭示矿区土地复垦对项目区景观格局的影响及生态效应,应用GIS和景观生态学方法,以徐州市九里矿区土地复垦项目为例,分析了该区土地利用结构和景观格局变化。结合景观格局优化目标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因子赋以权重,对矿区复垦的生态效应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土地复垦项目的实施对区域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但部分评价因子呈现出正效应或负效应,如:平均斑块面积增加、生态服务价值增加、生态廊道的密度和面积增大使生物多样性提高等为正效应,但由于生态廊道的建设,宽度的增加和密度的增加,对景观斑块进行切割,降低了最大斑块面积,使斑块破碎度提高而对矿区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土地复垦过程中应采取生物、工程、技术措施来进行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1000.
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影响着国家粮食安全及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以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为评价单元,采用最优组合赋权法、协调度评价模型、聚类分析法、GIS空间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1989—2008年间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9—2008年间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其耕地投入强度和利用效益对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影响较大;省域范围内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差异显著,呈现4级分布,河南北部、东部、南部地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中部次之,西部相对较低;区域间投入强度、利用程度和利用效益差异明显,且出现错位发展。1989—2008年间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逐步提高,平原地区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山地丘陵地区,且向山地丘陵地区不断扩展,评价结果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