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8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87篇
林业   281篇
农学   136篇
基础科学   170篇
  137篇
综合类   2360篇
农作物   196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173篇
园艺   134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361篇
  2011年   418篇
  2010年   330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饮料工艺学是高校食品类专业的主干专业特色课程,是食品工艺学的一个分支,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主要分析了饮料工艺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方式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改革探讨。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对教学方法进行改善和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达到提高饮料工艺学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2.
文章以畜牧兽医类专业核心课程“猪生产技术”育人目标为出发点,结合“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阐述“猪生产技术”课程思政实施必要性,探索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和教学实施,将爱国情怀、生态保护、责任担当、职业素养、团队协作、食品安全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旨在探索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融合要点,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23.
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是我国重要的稻田绿肥作物,为揭示不同地区种质资源遗传特征,本研究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77份紫云英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及结构分析。研究发现,77份供试紫云英种质资源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567 7~0.868 6,可划分为6个聚类。不同地区群体间分化系数为0.136 3,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其中种群间变异占比13.9%,种群内变异占比86.1%。不同ISSR引物扩增信息鉴别紫云英资源的能力存在差异,构建了以P809第3,8,9,10,12,15扩增位点以及P886第1,3,5,9,10,11扩增位点为特征的指纹图谱,能有效区分77份供试紫云英资源。以资源所在省份为单元进行群体分析,供试紫云英资源遗传结构呈现分化特征,河南-安徽-江苏-上海资源遗传结构相似,构成北方亚群;四川-广西-湖南-江西资源相似,构成西南方亚群;福建种质资源则呈现混合型特征。本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紫云英种质资源的科学利用及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4.
分子标记技术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具有准确度高、多态性高、表现共显性等特点。根据检测手段的不同,分子标记技术可分为以DNA-DNA杂交为基础、以PCR技术为基础、以DNA杂交和PCR技术相结合为基础和以单核苷酸多态性为基础的4种类型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者利用各种分子标记技术已鉴定出30多个水稻抗稻瘟病基因,并进行了基因定位,其中抗稻瘟病基因Pi-ta和Pi-b已被克隆。本文简要介绍了多种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抗稻瘟病基因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25.
生态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地位及其技术群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现代农业的主要支撑技术包括生态技术、生物技术和管理技术,并分析了此三类支撑技术的相互关系;通过深入比较,指出生态技术在现代农业中应占主导地位,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生态环境现状的必然选择,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同时提出了生态技术群中应该重点发展的主要技术:立体农业技术、综合养殖生态技术、特色农业技术、多色农业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农业综合节水技术、农业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和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等。  相似文献   
26.
采纳行为作为创新技术在组织中应用与实施的首要步骤,对于保证后者的效果十分重要。借助近年来在技术采纳领域被广泛应用的TOE研究框架,以影响中国农业企业创新技术采纳的各类因素为研究对象,从创新技术特性、企业组织特性和外部环境特性3个方面科学地归纳出技术的感知收益、成本、相容性和组织的集权化、正规化、企业规模、高层主管的创新特性以及外部环境中竞争压力、政府的推动作用、已采纳者的影响等10项指标,不仅丰富了农业技术采纳理论,而且对于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实践也具有重大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7.
综述了原生质体载体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体细胞杂交、以原生质体为受体细胞的DNA直接导入转化、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胁迫耐受系的选择,同时针对马铃薯的生物学特性、育种现状及其原生质体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利用原生质体载体技术进行马铃薯育种的优势和切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28.
数字农业工程技术体系及其发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数字农业工程是“数字农业”的核心组成部分,论述了数字农业工程技术体系的定义、内涵和构成,并就其目标及任务提出了观点,对数字农业信息获取技术进行了描述,对相关优先发展的领域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9.
超声波降解苹果汁中展青霉素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掌握超声波降解苹果汁中展青霉素的动力学特性,在前期超声波降解苹果汁中展青霉素的研究基础上,利用拟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对超声波影响因素中超声波功率、频率及温度降解苹果汁中展青霉素的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确定相关参数,进一步建立各影响因素降解速率常数与相关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方程。结果表明:超声波功率对苹果汁中展青霉素的降解符合拟一级反应方程,超声波功率为490 W时,降解率最大;功率降解速率常数kP与超声波功率的方程为kP=6×10-5P-0.011 7。超声波频率对展青霉素的降解符合拟一级反应方程,超声波频率为45 k Hz时,降解率最大;频率降解速率常数kf与超声波频率f的关系方程为kf=-8×10-4f2+0.111 9f-2.512 6。温度对苹果汁中展青霉素的降解符合拟一级反应方程,温度为30℃时,降解率最大;温度降解速率常数kT与温度T的关系方程为kT=-1×10-4T2+0.006 1T-0.076 9。  相似文献   
30.
Olaf Erenstein   《Agricultural Systems》2006,90(1-3):132-158
The paper analyses whether the increased use of lowlands in proximity to urban centres in West Africa is associated with technological intensification or extensification. Technologies are typified in terms of their orientation – land or labour saving – and market dependence for their procurement and reviews the factors driving and modifying their use in lowlands.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echnology use are analyzed empirically using geo-referenced lowland data around four urban centers along an ecological gradient in Côte d’Ivoire and Mali. The technologies analyzed include both external inputs (fertilizer, pesticide, herbicide, improved varieties) and crop management practices (plot level bunding, rice transplanting and rice direct seeding). Results from binomial logit models highlight the prominent positive and non-linear role of proximity to urban markets for the technological intensification of lowlands – an issue associated with factor scarcities and the transaction costs for procurement and marketing. Technology use in lowlands is also associated with the agro-ecological gradient, lowland development and non-native lowland users. A common thread linking these variables is that they modify resource scarcity and therefore intensification incentives. Lowlands are not always as valuable as they may seem and there may be limited incentives to intensify. Instances of significant lowland cultivation and intensification in the study sites te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specific opportunities – driven by market opportunities and modified by seasonal, institutional or development-induced relative land scarcity. Market access is therefore a necessary but not sufficient factor for the technological intensification of lowland use. There is a need for better targeting of development efforts in terms of enabling lowland intensification or extensification as appropri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