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8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3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6篇 |
农学 | 36篇 |
基础科学 | 3篇 |
35篇 | |
综合类 | 376篇 |
农作物 | 19篇 |
水产渔业 | 15篇 |
畜牧兽医 | 87篇 |
园艺 | 2篇 |
植物保护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26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44篇 |
2012年 | 57篇 |
2011年 | 64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41篇 |
2008年 | 37篇 |
2007年 | 42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禽饮用水中砷在锌和酸作用产生新生态氢。在碘化钾和氯化亚锡存在下,使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三价砷与新生态氢生成砷化氢气体。通过乙酸铅棉花去除硫化氢的干扰,然后与溶于三乙醇胺-三氯甲烷中的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作用,生成棕红色的胶态银,比色定量。结果试样含砷量m与吸光度B呈良好的线形关系,其回归方程为m=3.884 6×B-0.215 2,相关系数r=0.999 3,检出限为0.01 mg/l,对畜禽饮用水中的砷进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1.3。结论:方法灵敏,结果准确,适用于畜禽饮用水中砷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方法]通过醇水提取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在510 nm下测定其吸光度并计算其含量。[结果]黄酮类化合物浓度在0.02~0.10 mg/m L时,其浓度与对应的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精密度试验中,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平均吸光度为0.420 5,RSD=0.740 7%;在重现性试验中,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平均质量比为9.091 mg/g,RSD=2.007%;在加样回收率试验中,其平均回收率为97.92%,RSD=1.568%。[结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进行测定,其精密度、重现性、回收率均良好,可用来测定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影响啤酒大麦籽粒脂氧合酶(LOX-1)活力的参数,以甘啤4号啤酒大麦籽粒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探究底物浓度、提取缓冲液p H、反应体系缓冲液p H、提取时间、粗酶加入量∶底物加入量等对LOX-1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LOX-1活力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底物浓度达到0.30mmol·L~(-1)时,LOX-1活力显著高于其它处理;随提取缓冲液p H的增加,LOX-1活力表现为双峰变化趋势,且在p H值5.0处,酶活力为9.85U·g~(-1),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粗酶提取时间为30min时,LOX-1活力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低于或者高于30min,酶活力均呈现降低趋势;LOX-1活力随反应体系p H的增加,表现为双峰变化趋势,当p H值为6.4时,酶活力最大,且与其它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其它条件不变,粗酶加入量为50μL的情况下,增加底物加入量,LOX-1活力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且底物加入量为200μL时,酶活力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最终确定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测定参数:粗酶提取时间为30min,底物浓度为0.25mmol·L~(-1),提取液和反应体系缓冲液分别为p H值5.0醋酸盐缓冲液与p H值6.4磷酸盐缓冲液,粗酶加入酶量∶底物加入量为1∶4。研究结果为紫外分光光度法在啤酒大麦籽粒LOX-1活力测定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6.
建立了控制复方黄芪金银花颗粒的质量标准.采用薄层层析对颗粒中女贞子、金银花、黄芪、枸杞子进行了薄层鉴别以及双光束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显示,薄层鉴别方法专属性强,绿原酸在42.24~84.48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A=0.0053×C-0.0012(r=0.9999,n=5);样品在24 h内稳定,RSD=0.733%;加样平均回收率为102.094%,RSD=0.499%;该方法精密度高,RSD=0.382%.本质量标准可有效控制复方黄芪金银花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聚乙烯醇与氢氧化铜形成包合物,可使氢氧化铜在8≤pH≤12的水溶液中增溶和吸收光谱红移。以pH=10的Cu2 -PVA-H20体系在740nm波长下,用分光光度计测定铜(Ⅱ)盐,其含量在10~50mg/100mL范围内可以得到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用 2 - (6 -甲基 - 2 -苯并噻唑偶氮 ) - 5 -二甲氨基苯甲酸 (MBTAMB)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铜 ,配合物的吸光系数为8.42× 10 4L· mol- 1· cm- 1。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6 6 0 nm,MBTAMB:Cu2 =1∶ 2 ,Cu2 浓度在 0~ 2 0 μg/ 2 5 m 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植保机喷雾作业中的农药利用率,设计了一种在线混药系统。混药系统主要包括取水单元、取药单元、混合器和控制单元。系统工作时,控制单元控制取水单元和取药单元抽取水溶液和农药,注入混合器混合,混合液经隔膜泵加压后经过喷头喷施。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建立内置7块扰流板且注药口和注水口沿边壁垂直分布并正对第1块扰流板的圆柱形静态混合器模型,运用Fluent软件对模型进行数值分析,结果常压(0.1MPa)时,混合器出口处药水混合均匀性变异系数为2.2%,药水混合效果最佳,但注药口有药剂回流现象,故提出药剂加压的模拟方案。药剂加压1MPa时,注药口无药剂回流现象,药水混合均匀性变异系数为2.0%,药水混合效果优于常压。用胭脂红溶液替代农药进行试验,加压状态下,混药系统喷头处混药稳定性最大相对误差为4.301%,药水混合变异系数最大,为3.989%,混药性能优于常压,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对在线混药系统进行隔膜泵变工况试验,结果水流量在35~140 L/min时,药水配比为(1∶300)~(1∶3 000)时,在线混药系统混合均匀性系数最大,为4.670%。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铝(Ⅲ)-甲磺酸加替沙星荧光体系测定微量铝(Ⅲ)方法的建立与应用。[方法]在C6H4CO2HCO2K-NaOH介质中,铝与甲磺酸加替沙星形成络合物使甲磺酸加替沙星的荧光强度(ΔF)显著增敏,由此建立了测定铝的新方法,并研究不同溶液酸度、表面活性剂、甲磺酸加替沙星用量、试剂加入顺序对该体系ΔF的影响。[结果]荧光光谱图显示,该体系的最大激发波长λex=365 nm,最大发射波长λem=470 nm。溶液的酸度对该体系的ΔF有较大影响,pH值在5.50~6.50时可使该体系的增敏作用达到最大且较稳定。加入表面活性剂对ΔF均无较明显的影响。该体系中铝的浓度在1.58×10^-8~4.24×10^-6mol/L范围内与ΔF=F-F0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8.36×10^-9mol/L,回收率为99.4%~101.4%。[结论]该方法用于测定食品中微量铝的含量可获得灵敏度较高和选择性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