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30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108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6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半自然条件(田间网罩)下,将人工饲养的玉米螟卵按4、8、16块/株3个处理分别固定在网罩内的玉米植株中上部叶片上,然后每网罩分别引入供试赤眼蜂20头,24 h后更换玉米螟卵块,连续3 d。7 d后调查供寄生的玉米螟卵被寄生率及羽化率。结果表明:在半自然条件下广赤眼蜂伊朗1-1品系虽寄生能力高于其他供试品系,但到第2、3天明显降低;玉米螟赤眼蜂北京6-2-2品系每天均维持一个较平稳的寄生能力,产卵量在时间上的分配比较分散,并在第2、3天显示出比其他品系较高的寄生潜能。广赤眼蜂伊朗1-1品系的卵块寄生数量可随卵块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其他品系则在各处理密度下,寄生数量基本没有变化;从卵粒寄生率看,广赤眼蜂伊朗1-1和吉林1-2两个品系的寄生数量随卵块密度的增加而大幅度提高,其他品系增加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42.
性信息素与赤眼蜂对甘蔗条螟的协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昆虫性信息素与寄生天敌对甘蔗螟虫的协同控制作用,利用螟虫性信息素监测甘蔗条螟的发生动态,利用螟虫性信息素干扰法、赤眼蜂、性信息素与赤眼蜂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蔗条螟进行防控,比较了螟害株、枯梢株和螟害节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性信息素干扰和赤眼蜂相结合对甘蔗条螟的综合防控效果最好,明显优于单独使用性信息素干扰或单独使用赤眼蜂寄生的防控效果,螟害株、枯梢株、螟害节与常规防控比较相对防效分别为31.70%、48.55%和40.93%。各处理区的捕食性天敌数量和螟卵寄生也显著高于常规防控区。  相似文献   
43.
赤眼蜂在林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眼蜂属是分布广泛的昆虫卵寄生蜂,三十年来吉林省坚持应用赤眼蜂防治落叶松毛虫,分月扇舟蛾等,防治效果在60%~70%。本文介绍了吉林省分布的9种赤眼蜂和18种常见林木害虫寄生的赤眼蜂种型。  相似文献   
44.
为实现赤眼蜂滞育技术在工厂化生产中的应用,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诱导始期(卵期,幼虫前期、中期、后期,预蛹初期)、温度(8、10、12和14℃)及诱导历期(10、20、30和40 d)对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滞育诱导的作用,并对其解除滞育的条件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松毛虫赤眼蜂从卵期到预蛹初期均可被诱导滞育,以幼虫中期诱导效果最佳。12℃为诱导松毛虫赤眼蜂滞育的最适温度,12℃下诱导滞育20 d,松毛虫赤眼蜂即可进入稳定的滞育状态,滞育率达97.4%。赤眼蜂滞育后,需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后才能完成滞育发育。滞育松毛虫赤眼蜂在3℃条件下储藏70 d,解除滞育率达95.9%,3℃条件下经历各储存时间的滞育解除率均高于0℃。  相似文献   
45.
温度对玉米螟赤眼蜂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内以米蛾卵作寄主,观察了玉米螟赤眼蜂在5个恒温条件下(17,21,25,29,33℃)的发育羽化情况及成蜂寿命、产卵量和后代性比,实验中光照为14:10(L:D),相对湿度控制为75%.结果表明,玉米螟赤眼蜂完成一代所需的发育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在17℃时完成一代需要25.12d,而在33℃时仅需要8.11d;在17~25℃成蜂羽化率最高,33℃时最低,其次是29℃;雌蜂的寿命在17℃时最长为219h,但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33℃时仅为19.20h;在21.25℃范围内,雌蜂产卵量达到最高;所设定的5个温度条件下发育的雌蜂,其所产的后代中雌性均超过雄性,后代雌性百分率在17~29℃达到高峰,但在33℃时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6.
Since its detection in the Mediterranean basin at the end of 2006 and later in other European countries, the South American tomato pinworm, Tuta absoluta (Meyrick), has become a serious threat to tomato crops. In newly infested areas, it is especially problematic during the first years of its presence. Nevertheless, after 2–3 years, the incidence of T. absoluta has become less severe in certain areas. There are several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is decline, such as the increase in growers' knowledge of pest behaviour and biology and the correct 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pest control strategies. The impact of opportunistic native natural enemies (fortuitous biological control)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in this decline. In this review, available information on indigenous natural enemies is updated, and the current pest management approaches used against T. absoluta are addressed. Finally, future scenarios for biological control of this pest are discussed. Copyright © 2012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47.
螟黄赤眼蜂人工繁殖与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螟黄赤眼蜂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介绍,总结了我国螟黄赤眼蜂人工繁殖的方法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概括了目前与之相关的研究内容,提出加强基础研究和工厂化生产以及提高防治效果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8.
肉桂双瓣卷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49.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不同温度下稻螟赤眼蜂在米蛾卵上的生长发育状况及寄生潜能。【方法】分别在15℃、20℃、25℃、30℃、33℃下,编制了吉林稻螟赤眼蜂在米蛾卵上的生命表,根据不同温度下稻螟赤眼蜂的发育历期、发育速率计算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世代有效积温,并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对发育速率进行拟合。【结果】稻螟赤眼蜂平均单雌寄生米蛾卵数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0℃时最高,达29.75粒,除与25℃下无显著差异外,均显著高于其他温度;雌蜂平均寿命随温度升高而下降,15℃时寿命显著长于其他温度,当温度高于30℃时,其寿命均短于0.82d;25℃时,稻螟赤眼蜂羽化率最高,达98.14%;15℃时,羽化率最低,只有67.96%。稻螟赤眼蜂的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显著线性关系,其发育起点温度为11.49℃,世代有效积温为131.39℃·d。【结论】利用米蛾卵繁殖稻螟赤眼蜂时,温度对其有显著影响,综合生命表参数、单雌寄生米蛾卵数、雌蜂寿命、羽化率等指标,提高利用米蛾卵工厂化繁殖稻螟赤眼蜂的最佳温度为25℃~30℃。  相似文献   
50.
苹果蠹蛾消长动态及果园中赤眼蜂释放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明确果园中利用赤眼蜂防治苹果蠹蛾的田间释放技术.[方法]采用性诱剂诱捕法和寄主卵诱捕法,研究了苹果蠹蛾在阿拉尔地区的发生动态及人工繁殖赤眼蜂在果园生态环境中的自然扩散规律.[结果]苹果蠹蛾雄成虫在阿拉尔地区1年有4个发生高峰,有滞育现象,赤眼蜂在果园扩散距离可达16m,但在2-8m范围内赤眼蜂的寄生数量最多;随着放蜂次数的增加,其寄生率也在增加,但并非放蜂的次数越多越好.[结论]在该虫的防治策略上用苹果蠹蛾性诱芯捕杀雄蛾防治越冬代,化学防治重点在第一代幼虫;田间释放赤眼蜂重点在第二代,即7月下旬至8月上旬,放蜂2-3次,蜂卡间隔距离8m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