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28篇
  免费   639篇
  国内免费   552篇
林业   717篇
农学   782篇
基础科学   917篇
  786篇
综合类   3394篇
农作物   482篇
水产渔业   233篇
畜牧兽医   1609篇
园艺   288篇
植物保护   311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132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275篇
  2021年   267篇
  2020年   274篇
  2019年   320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294篇
  2016年   436篇
  2015年   338篇
  2014年   524篇
  2013年   470篇
  2012年   776篇
  2011年   665篇
  2010年   527篇
  2009年   477篇
  2008年   401篇
  2007年   451篇
  2006年   409篇
  2005年   294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5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目的】明确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的替代优势,以更新品种,筛选出更适合广西南宁市及周边地区种植的食苗菊优良品种。【方法】以大叶菊花脑为对照品种,通过栽培试验,对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和大叶菊花脑的形态指标、产量性状等进行比较。【结果】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的单枝商品嫩茎重平均为4.48g,比对照重1.20g,达极显著水平;其年产量为64245.5kg/ha,比对照增产89.3%,达极显著水平;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的蛋白质、维生素、黄酮类物质含量均高于对照,而纤维素含量比对照低231%。【结论】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具有采收时间长、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是值得推广种植的保健蔬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2.
以荠菜和胡萝卜为原料研制具有天然营养和保健特点的复合汁饮料,以正交试验法筛选出饮料最佳配方:复合汁50%(荠菜汁与胡萝卜汁比为3:5)、白砂糖10%、柠檬酸0.15%、耐酸CMC-Na0.15%、海藻酸钠0.1%、香精1.0%。  相似文献   
183.
张浩  李超  夏伟  王晓丽  朱绍辉  王印庚  徐权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382-11382,11398
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以中药提取物制备中成药的生产工艺已成为中药生产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提取工艺的先进与否不仅与产品疗效有关,还直接影响物耗和成本。对中药车间提取工艺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提取物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车间提取工艺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率为25.70%。该抗菌免疫双效复方中草药对绿脓杆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对大肠杆菌有抑菌效果,但不明显,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84.
免疫金试纸法快速检测盐酸克伦特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选取自身蛋白制备克盐酸伦特罗克伦特罗载体抗原,免疫动物后产生高效价的特异性抗体,纯化抗体与胶体金结合成免疫金,制备成简易的检测试纸条。通过检测试纸条敏感性、保存期、金标抗体工作浓度选择、操作方法对比、实验检测及与单抗金标试纸条平行检测等试验,证明建立的免疫金试纸法快速检测盐酸克伦特罗具有实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自身全血清作载体可使抗盐酸克伦特罗的ELISA效价高达4万以上。免疫金试纸法对盐酸克伦特罗的最小检测量为40ng·mL-1,试纸条在室温保存150d不影响检测结果。实验检测86份ELISA试剂盒阴性样品和42份阳性样品,其符合率分别为100%和95.2%。市售单抗金标试纸条检测结果与ELISA法的阳性符合率为95%(19/20)。  相似文献   
185.
以重庆四面山阔叶林、针叶林、灌木林和草地为研究对象,基于碘−淀粉染色示踪试验,借助Adobe Photoshop、IPWIN等图像处理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对土壤优先流特征及其染色形态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阔叶林地、针叶林地、灌木林和草地土壤优先流分别在5~25、10~30、10~25 cm和5~20 cm发育明显,各林地垂直剖面总体上均随土层深度增加染色面积比下降。阔叶林和针叶林土壤表层0~10 cm下降迅速,灌木林随土壤深度增加呈现先下降后基本不变再下降的趋势。阔叶林和针叶林总染色面积比高于灌木林和草地,阔叶林的优先流比和优先流长度指数也分别高于针叶林、灌木林和草地。  相似文献   
186.
双管离子选择性微电极制备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双管离子选择性微电极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细胞外离子流速和细胞内离子活度的测量,但双管离子选择性微电极(Ion-Selective Microelectrode,ISME)的制备过程繁琐,不可控因素多,制备成功率低。针对存在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简易、快速的双管ISME制备方法。首先,介绍了双管微电极制备、硅烷化和电极尖端灌充液态离子交换剂(Liquid Ion Exchanger,LIX)的具体流程;其次,对制备的双管ISME的能斯特斜率和响应时间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蒸汽硅烷法对双管微电极进行硅烷化处理,最优硅烷化温度、二甲基二氯硅烷剂量和硅烷化时间分别为150 ℃、45 μL和90 min;制备的双管氢离子、钾离子、钙离子、氯离子选择性微电极的能斯特斜率分别为54.08、56.51、27.08和-58.80 mV/dec;4种双管ISME的响应时间介于0.20~0.42 s之间。研究结果表明,由该研究制备方法制作的双管ISME,可以满足植物细胞外离子流速和细胞内离子活度信息检测的要求。双管ISME的快速制备,降低了离子选择性微电极技术的应用难度,将有利于植物电生理检测试验的进行和离子选择性微电极技术在农作物育种、生理抗逆、植物营养吸收与同化等研究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7.
青海云杉木材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In this paper the physical mechanics properties of Piea crassifolia is studied and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averaged timber radius and tangential performance ndices is tested, indicating that Pica crassifolia has such proparties as light density, small dry shrinkage, low compressive strength along the grains, low bend strength, low end face hardness and middle impact toughnass etc, providing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the water Conserving Forests in the stated areas.  相似文献   
188.
从考前图书馆、饭堂和自习室这3个场所满座现象来探讨高校教育教学和学业评价问题,把多元化评价和高校职能作为评价的共同因素来考查,把阶段性、过程性和问题任务型教学进行综合纳入评价范围,编制了一份学业评价表,并以例证形式来解释和说明,同时提出各科可以根据学科特点来绘制自己的学业评价表,从而真正地改变高校学业评价的现状,让3个场所临考前的学习现象变为大学校园的常态。  相似文献   
189.
采用正交和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研究Mg2+、dNTP、Taq DNA聚合酶、引物、模板DNA、退火温度及循环次数对ISSR-PCR扩增效果的影响,建立并优化战骨ISSR-PCR反应体系和程序,即25μl的体系中合Mg2+ 2.0 mmol/L,dNTP 0.2 mmol/L,TaqDNA聚合酶1.0U,引物0.8μmol/L,模板DNA 50 ng,10×Buffer 2.5μl.退火温度、循环次数分别为52℃、45次.结论:结合正交和单因素试验可快速建立ISSR-PCR反应体系.该体系稳定、可靠,可用于战骨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0.
【目的】分析单、双铲深松作业效果及评价方法,为提高耕作质量和减少能源消耗的深松作业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箭形深松铲为对象,在模拟大田土壤环境的基础上,利用室内土槽研究了单、双铲深松作业效果及评价方法,提出了土壤硬度变化系数、土壤体积膨松系数、单位松土带宽度耕作阻力系数和土壤相互扰动系数等4个评价指标。【结果】(1)单、双铲深松作业后的平均土垄高度差分别为7.342cm和6.492cm,双铲比单铲的平均土垄高度差减少11.58%,说明双铲深松后的地表平整性优于单铲,且深松铲间距是影响土壤体积膨松程度的主要因素,其对深松后土壤形成的垄形与坑形有重要影响;(2)在土壤扰动区域内,当深松深度为3~17cm时,双铲作业的土壤硬度变化程度较单铲显著,当深度为17~30cm时,单铲作业的土壤硬度变化程度大于双铲;(3)深松单位松土带宽度时,双铲的平均耕作阻力为单铲的0.668倍,较单铲减少69.31N,双铲的能耗较单铲减少33.2%;(4)双铲的土壤相互扰动系数为1.170,深松铲布局方式对土壤扰动有重要影响。【结论】本研究结果有利于深入理解单、双铲的深松作业效果,促进符合节能减阻要求的深松机具的研发及田间作业机器系统的优化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