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73篇
林业   58篇
农学   87篇
基础科学   39篇
  209篇
综合类   955篇
农作物   130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135篇
园艺   109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提高林下栽培三叶青单株块根产量和总黄酮含量。[方法]选择光照强度差异较大的5个地块,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林下栽培三叶青块根产量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林下栽培三叶青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三叶青单株块根产量明显提高,块根中总黄酮含量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加。[结论]建议种植地光照强度在2 000 lx以上,三叶青块根产量和总黄酮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82.
正交试验优化蓝靛果忍冬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现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59-760,763
[目的]对蓝靛果忍冬(Lonicera edulis Turcz.)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蓝靛果忍冬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和提取次数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蓝靛果忍冬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用12倍体积55%乙醇提取2次,每次1.5 h。[结论]该工艺重现性好,对蓝靛果忍冬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3.
龙成梅  孙成斌  冯定坤  张应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071-19072,19214
[目的]探索新鲜贵州九阡李中总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水为提取剂,在一定的水浴温度下,对贵州九阡李中的总糖进行提取,用蒽酮-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并计算提取率。在单因素试验优化九阡李中总糖提取条件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九阡李中总糖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试验条件下,时间、温度和料液比3个因素共同影响总糖的提取率,3个因素对总糖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为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九阡李中总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常规水浸提,水浴温度50℃,提取时间40 min,料液比1∶4;此时总糖的提取率为9.7%。[结论]该研究为贵州九阡李和其他新鲜果蔬中总糖的提取、保鲜等后续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4.
枣果中总黄酮含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筛选总黄酮含量较高的枣品种,为枣的开发提供新思路。[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制作标准曲线,测定54个枣品种的总黄酮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枣品种间的总黄酮含量差异很大,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30倍。54个枣品种的总黄酮平均含量为2.29mg/g,总黄酮含量最高的是月光枣,达7.04 mg/g,含量较高的有连县木枣、婆枣、临猗梨枣、临汾团枣、夏津妈妈枣、虎枣、保德油枣、冬枣、稷山板枣。40.74%枣品种的黄酮含量在1.65~2.59 mg/g,25.93%枣品种的黄酮含量在2.81~4.08 mg/g。干食枣品种的平均总黄酮含量最高,其次为鲜干兼用枣品种,鲜食枣品种的最低。[结论]月光枣的总黄酮含量最高,在开发功能性食品方面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85.
石油污染土壤鞘氨醇单胞菌遗传多样性16S rDNA-PCR-DGGE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丽沙  李慧  张颖  王亚菲  徐慧 《土壤学报》2011,48(4):804-812
鞘氨醇单胞菌是降解多环芳烃(PAHs)的重要功能微生物。然而,采用属特异引物直接从PAHs污染土壤中检测鞘氨醇单胞菌进而研究鞘氨醇单胞菌在污染土壤中的多样性、种群结构及其与PAHs污染的关系鲜有报道。本研究自行设计鞘氨醇单胞菌属特异性引物,通过16S rDNA-PCR-DGGE技术对沈抚灌区石油污染土壤鞘氨醇单胞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行设计的鞘氨醇单胞菌属引物732f-982r能够特异、灵敏的从环境样品中检出鞘氨醇单胞菌。当沈抚灌区原位污染土壤的PAHs浓度小于5 mg kg-1时,鞘氨醇单胞菌多样性随着PAHs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初始PAHs浓度高的实验室模拟实验土壤,其鞘氨醇单胞菌多样性较低。鞘氨醇单胞菌种群结构受污染土壤总石油烃(TPH)含量的影响,TPH含量接近的土壤,鞘氨醇单胞菌的群落结构较为相似。  相似文献   
86.
任艳利  张维  刘影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710-8712
[目的]为准噶尔山楂叶的综合利用和深度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利用超声波法提取准噶尔山楂叶中的总黄酮,用总黄酮提取率作为衡量提取工艺的指标,对影响超声波提取的多个因子进行单因素、正交试验分析。[结果]准噶尔山楂叶中的总黄酮的超声波提取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50 min,提取功率75 W,总黄酮的得率高达84.50%;影响总黄酮得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功率提取温度。[结论]准噶尔山楂叶总黄酮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表现出明显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87.
王欣  夏新奎  徐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705-6706
采用微波辅助萃取乙醇浸提法从诸葛菜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诸葛菜中总黄酮含量为0.380 7 mg/ml,回收率为97.79%,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该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污染,是提取诸葛菜中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8.
[目的]测定5种黔产药食两用植物中总黄酮、多酚及多糖的含量。[方法]选取茯苓、玉竹、天麻、木瓜和百合5种黔产药食两用植物为研究对象,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5种植物乙醇提取液的主要抗氧化成分(总黄酮、多酚、多糖)的含量。[结果]茯苓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最高分别达到18.767 3和18.732 3 mg/g,而玉竹的总多糖含量最高达到154.437 6 mg/g。[结论]该方法测定了5种黔产药食两用植物中总黄酮、多酚及多糖的含量,为黔产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9.
研究赤霞珠葡萄叶不同溶剂萃取物中黄酮和总酚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用不同极性溶剂依次对赤霞珠葡萄叶φ=95%乙醇粗提物进行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水萃取物及经大孔树脂φ=70%乙醇洗脱物。测定不同萃取物中黄酮和总酚的含量,研究不同萃取物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KG-*3/4]·)的清除能力及还原力,并与BHT进行比较,评价其抗氧化活性。赤霞珠葡萄叶不同溶剂萃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φ=70%乙醇洗脱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 DPPH自由基和O2-[KG-*3/4]·的 IC50分别为(0.017±0.001)、(0.023±0.001) g/L和(0.174±0.007)、(0.222±0.003)g/L,高于BHT。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溶剂萃取物中黄酮、总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具有相关性。赤霞珠葡萄叶萃取物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不同溶剂萃取物对抗氧化活性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90.
长期施肥下褐土易氧化有机碳及有机碳库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研究探讨了24年长期施肥对褐土土壤有机碳(TOC)、有机碳储量(TOCs)、净固碳效率(NCSE)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的影响,为评价褐土土壤碳库变化与质量及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以褐土肥力与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通过9个处理[A组:不施肥处理(N_0P_0、CK);B组:单施无机肥处理(N_1P_1、N_2P_2、N_3P_3和N_4P_4);C组: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处理(N_2P_1M_1、N_3P_2M_3和N_4P_2M_2);D组:单施高量有机肥处理(M_6)]测定土壤TOC与易氧化有机碳(ROOC)含量,并计算TOCs、NCSE及CPMI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层不同时期施用较高量有机肥配施无机肥及施用高量有机肥(N_3P_2M_3、N_4P_2M_2和M_6)均可提高TOC和ROOC含量,且随土层深度加深提升作用减弱。TOCs、NCSE与0~20 cm土层TOC含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施用高量有机肥(C组、D组)可有效提高TOCs,A组、B组的TOCs均值分别比C组、D组低76.77%与17.36%。长期施肥处理可提高NCSE,尤其是施用有机肥处理可显著提高NCSE。NCSE为D组C组A组=B组;D组NCSE为1 152.27 kg·hm~(-2)·a~(-1),是C组的2.51倍,B组的16.20倍。与试验前相比,C组和D组的CPMI无显著变化,且C组与D组间差异不显著,但A组与B组比试验前降低16.38~40.02。与A组(CK)相比,B组中N1P1处理与C、D组处理显著影响CPMI,提高了23.30~45.67。在0~40 cm土层CPMI与ROO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CPMI可以很好地指示有机碳的变化。可见,施用高量有机肥或者较高量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可极显著提高褐土土壤TOCs、NCSE和CPMI,即施用高量有机肥或者较高量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N_3P_2M_3和N_4P_2M_2)有利于褐土有机碳的固存,可减少无机肥的施用量,使土壤性质向良性方向发展,培肥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