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5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12篇 |
农学 | 24篇 |
基础科学 | 2篇 |
18篇 | |
综合类 | 163篇 |
农作物 | 3篇 |
水产渔业 | 2篇 |
畜牧兽医 | 2篇 |
园艺 | 24篇 |
植物保护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33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香椿叶片光合速率季节性变化为双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 6月,次高峰出现在 8月。日变化也呈双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 9:30,次高峰出现在 16:30,午间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叶片光合能力等非气孔因素是导致午休的主要原因。香椿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为 110 0 μmol·m-2 ·s-1,补偿点为 5 3.9μmol·m-2 ·s-1。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 35.8℃。 相似文献
42.
综述了香椿中挥发油、黄酮、多酚类及其他化学成分的研究结果,并介绍了近年来发现香椿提取物抗氧化、抗癌、降血糖、抗凝血、免疫增强、抑菌等新的药理活性,为我国丰富香椿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3.
为研究濒危物种红椿(Toona ciliata Roem.)的种群分布格局,在谷城南河流域对发现的仅有两个红椿种群(T1,T2),以相邻格子法设置5 m×5 m、3 m×3 m的样方,精确到1 m格子.通过 χ2检验、Cx的t检验、Morisita Iδ的F检验,对种群分布格局进行判断是否符合泊松分布.结果表明,T1种群在5 m×5 m、3 m×3 m样方尺度下,Cx和Iδ均为泊松分布,5 m×5 m尺度 χ2检验为集群分布,3 m×3 m尺度为Poisosn分布;干扰种群T2种群密度较大,3种检验均为集群分布.因此,分布格局满足 χ2检验的泊松分布,样方设置应注重尺度和数量;df越大,理论值与观测值更可能越接近正态分布,种群分布格局的检验更加真实可信. 相似文献
44.
45.
46.
研究香椿人工林在不同坡位的生长差异,为香椿人工林的培育生产提供参考。以32~39年生香椿人工林为对象,按照不同坡位(上、中、下)设置样地,测定样地内的香椿生长指标;使用Weibull函数对不同坡位林分直径分布结构进行分析;通过林木分级统计并分析各样地林分特征;解析不同坡位香椿人工林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试验区香椿人工林呈中高度郁闭,下坡位香椿平均树高为13.71 m,胸径为21.32 cm,南北冠幅为5.29 m,均显著最高,而上坡对应各生长指标显著最低。不同坡位香椿人工林径阶分布的Weibull模型拟合效果为下坡>上坡>中坡,拟合形状参数c均在1.0~3.6,为单峰左偏状分布,c下坡>c上坡>c中坡,下坡趋向于竞争期更稳定的自然稀疏后期。下坡林分林木分级集中在Ⅱ、Ⅲ级,占81.48%,而上坡Ⅰ、Ⅱ、Ⅲ、Ⅳ级林木占比分别为19.23%、21.79%、37.18%、20.51%,并存有少量Ⅴ级木,林木分级分布相对分散。解析香椿人工林生长过程显示,胸径、树高、材积总生长量均为下坡>中坡>下坡。试验区下坡的香椿人工林树高、胸径及冠幅均有生长优势。全试验区林分径阶分布呈单峰左偏状分布,下坡林分趋向于更稳定的自然稀疏后期,且林木分级多集中于Ⅱ、Ⅲ级,胸径、树高、材积总生长量最高。 相似文献
47.
恩施不同红椿群落α多样性与种群分布格局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恩施地区红椿(Toona ciliata Roem.)群落α多样性与红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相关性,采用样方法对恩施4个不同红椿天然群落样地进行调查。对群落α多样性指数与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相关性分析表明,群落草本与灌木层α多样性指数相关性较低;草本与乔木层α多样性指数之间存在较强负相关;灌木与乔木层α多样性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红椿群落群层间α多样性与种群分布格局相关性表明,群落草本层的多样性与红椿种群分布格局间相关性较低;种群分布格局与灌木和乔木α多样性呈高度负相关。研究表明,群层间α多样性存在较为不同的相关性,可能是由于竞争中不平等的资源分配,影响红椿群落物种的演替方向;红椿群落乔灌层的α多样性指数越高,对红椿种群的分布格局影响越大,促使红椿种群分布格局趋于泊松分布。 相似文献
48.
49.
贮藏中香椿多酚抗氧化性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香椿多酚在贮藏过程中抗氧化性的变化,探究贮藏条件对香椿中功能性质的影响.将香椿在0、5、10℃的温度下分别贮藏一定时间后,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DPPH法)和铁离子还原比色法(FRAP法)来评价其多酚抗氧化性的变化,同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样品中多酚的变化.贮藏后的香椿,其多酚的抗氧化性均在第4天... 相似文献
50.
荸荠基因组DNA的提取及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荸荠叶状茎为试验材料,采用改良的SDS法提取其基因组DNA,并对其RAPD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建立了荸荠的RAPD—PCR优化反应体系和程序。结果表明,提取的基因组DNA纯度和完整性较好,OD260/OD280值在1.8~2.0之间,DNA无降解现象,完全可以满足RAPD—PCR扩增要求。建立了荸荠RAPD反应体系:总体积为25μl,各有关成分的最佳浓度分别为25mmol/L Mg^2+,1.0UTaqDNA聚合酶,0.2mmol/L dNTPs,1μmol/μl引物,1.5ng/μl DNA模板。PCR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3min;94℃变性1min,37℃退火30s,72℃延伸60s,40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