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12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2篇
  18篇
综合类   163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香椿幼树光合作用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香椿叶片光合速率季节性变化为双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 6月,次高峰出现在 8月。日变化也呈双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 9:30,次高峰出现在 16:30,午间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叶片光合能力等非气孔因素是导致午休的主要原因。香椿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为 110 0 μmol·m-2 ·s-1,补偿点为 5 3.9μmol·m-2 ·s-1。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 35.8℃。  相似文献   
42.
邢莎莎  陈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8978-8979,8981
综述了香椿中挥发油、黄酮、多酚类及其他化学成分的研究结果,并介绍了近年来发现香椿提取物抗氧化、抗癌、降血糖、抗凝血、免疫增强、抑菌等新的药理活性,为我国丰富香椿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3.
为研究濒危物种红椿(Toona ciliata Roem.)的种群分布格局,在谷城南河流域对发现的仅有两个红椿种群(T1,T2),以相邻格子法设置5 m×5 m、3 m×3 m的样方,精确到1 m格子.通过 χ2检验、Cx的t检验、Morisita Iδ的F检验,对种群分布格局进行判断是否符合泊松分布.结果表明,T1种群在5 m×5 m、3 m×3 m样方尺度下,Cx和Iδ均为泊松分布,5 m×5 m尺度 χ2检验为集群分布,3 m×3 m尺度为Poisosn分布;干扰种群T2种群密度较大,3种检验均为集群分布.因此,分布格局满足 χ2检验的泊松分布,样方设置应注重尺度和数量;df越大,理论值与观测值更可能越接近正态分布,种群分布格局的检验更加真实可信.  相似文献   
44.
重金属镉对丝瓜种子萌发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2+对丝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变化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d2+浓度为10mg/L时,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均高于对照;当Cd2+浓度为5mg/L时,根系活力高于对照;之后随着Cd2+溶液浓度的升高,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系活力均显著降低,抑制效应逐渐增强;说明低浓度的Cd2+对丝瓜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Cd2+则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5.
红椿和毛红椿都是国家二级保护用材树种。其在我国零星分布,种群规模小,但发展潜力巨大。对红椿和毛红椿的遗传表现性状选优和毛红椿的分子遗传标记以及红椿和毛红椿的生理与生态研究方面进展进行了概述,对相关研究利用提出了建议和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46.
研究香椿人工林在不同坡位的生长差异,为香椿人工林的培育生产提供参考。以32~39年生香椿人工林为对象,按照不同坡位(上、中、下)设置样地,测定样地内的香椿生长指标;使用Weibull函数对不同坡位林分直径分布结构进行分析;通过林木分级统计并分析各样地林分特征;解析不同坡位香椿人工林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试验区香椿人工林呈中高度郁闭,下坡位香椿平均树高为13.71 m,胸径为21.32 cm,南北冠幅为5.29 m,均显著最高,而上坡对应各生长指标显著最低。不同坡位香椿人工林径阶分布的Weibull模型拟合效果为下坡>上坡>中坡,拟合形状参数c均在1.0~3.6,为单峰左偏状分布,c下坡c上坡c中坡,下坡趋向于竞争期更稳定的自然稀疏后期。下坡林分林木分级集中在Ⅱ、Ⅲ级,占81.48%,而上坡Ⅰ、Ⅱ、Ⅲ、Ⅳ级林木占比分别为19.23%、21.79%、37.18%、20.51%,并存有少量Ⅴ级木,林木分级分布相对分散。解析香椿人工林生长过程显示,胸径、树高、材积总生长量均为下坡>中坡>下坡。试验区下坡的香椿人工林树高、胸径及冠幅均有生长优势。全试验区林分径阶分布呈单峰左偏状分布,下坡林分趋向于更稳定的自然稀疏后期,且林木分级多集中于Ⅱ、Ⅲ级,胸径、树高、材积总生长量最高。  相似文献   
47.
恩施不同红椿群落α多样性与种群分布格局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恩施地区红椿(Toona ciliata Roem.)群落α多样性与红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相关性,采用样方法对恩施4个不同红椿天然群落样地进行调查。对群落α多样性指数与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相关性分析表明,群落草本与灌木层α多样性指数相关性较低;草本与乔木层α多样性指数之间存在较强负相关;灌木与乔木层α多样性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红椿群落群层间α多样性与种群分布格局相关性表明,群落草本层的多样性与红椿种群分布格局间相关性较低;种群分布格局与灌木和乔木α多样性呈高度负相关。研究表明,群层间α多样性存在较为不同的相关性,可能是由于竞争中不平等的资源分配,影响红椿群落物种的演替方向;红椿群落乔灌层的α多样性指数越高,对红椿种群的分布格局影响越大,促使红椿种群分布格局趋于泊松分布。  相似文献   
48.
香椿产业开发前景广阔,然而其不易贮藏的特性阻碍了香椿的产业化进程。主要介绍了香椿的各种保鲜加工方法,为以后更加深入进行香椿保鲜和加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9.
贮藏中香椿多酚抗氧化性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香椿多酚在贮藏过程中抗氧化性的变化,探究贮藏条件对香椿中功能性质的影响.将香椿在0、5、10℃的温度下分别贮藏一定时间后,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DPPH法)和铁离子还原比色法(FRAP法)来评价其多酚抗氧化性的变化,同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样品中多酚的变化.贮藏后的香椿,其多酚的抗氧化性均在第4天...  相似文献   
50.
荸荠基因组DNA的提取及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荸荠叶状茎为试验材料,采用改良的SDS法提取其基因组DNA,并对其RAPD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建立了荸荠的RAPD—PCR优化反应体系和程序。结果表明,提取的基因组DNA纯度和完整性较好,OD260/OD280值在1.8~2.0之间,DNA无降解现象,完全可以满足RAPD—PCR扩增要求。建立了荸荠RAPD反应体系:总体积为25μl,各有关成分的最佳浓度分别为25mmol/L Mg^2+,1.0UTaqDNA聚合酶,0.2mmol/L dNTPs,1μmol/μl引物,1.5ng/μl DNA模板。PCR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3min;94℃变性1min,37℃退火30s,72℃延伸60s,40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