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40篇
  免费   288篇
  国内免费   557篇
林业   491篇
农学   536篇
基础科学   286篇
  788篇
综合类   3550篇
农作物   1350篇
水产渔业   229篇
畜牧兽医   769篇
园艺   281篇
植物保护   205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262篇
  2020年   246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273篇
  2016年   392篇
  2015年   311篇
  2014年   427篇
  2013年   453篇
  2012年   605篇
  2011年   576篇
  2010年   491篇
  2009年   452篇
  2008年   380篇
  2007年   417篇
  2006年   358篇
  2005年   355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吴慧敏  应兴亮 《茶叶》2020,(1):53-56
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内容丰富且历史悠久。近年来高校大学生数量激增,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在高职院校中尤为凸显,且高职林科类院校中艰苦专业多,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出现瓶颈,效果固化。通过茶文化中积极健康的思想,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创新教育途径,探索并找到较好的实践运用手段,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促进大学生综合水平提高,具有较好现实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2.
杂种优势,又称杂种活力,是指来源于物种内不同品种或者不同物种间杂交后代在生物产量、生长势以及育性等方面均优于亲本的现象。目前对于杂种优势形成的遗传机制一直停留在假说层面。分子标记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杂种优势的遗传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在不同作物中,已证实显性、超显性和上位性效应对杂种优势的形成均有贡献。随着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等多组学技术及表观遗传学技术的兴起,为在全基因组水平研究杂种优势提供了机会,更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对杂种优势形成的遗传基础进行全面解析。本研究从杂种优势位点定位,杂交种相对于亲本的转录组水平,蛋白质水平及表观调控改变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为全面深入理解杂种优势及更好地研究、利用杂种优势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3.
稀土对茶园增产及品质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常规分析方法、 生物痕量分析技术及酶活性检测等手段对茶园喷施稀土后的一些 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喷施稀土可明显提高叶绿素的含量, 有利于光合 作用; 增强了谷氨酸脱氢酶(GDH)、 过氧化氢酶(CAT)、 过氧化物酶(POD)及肽酶(PTD)等 酶活性; 提高了茶叶水浸出物含量, 品质得分高于对照; 有利于  相似文献   
194.
儿茶素类化合物与花青素均由类黄酮代谢途径合成,紫芽茶中富含花青素。为探明紫芽茶树中类黄酮生物合成代谢流的情况,本试验以来源于湄潭苔茶后代的1株紫色芽叶茶树和1株绿色芽叶茶树为材料,测定芽下第一叶、第二叶和第三叶的叶色、儿茶素类组分和花青素总量,分析了类黄酮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情况及基因表达量同总儿茶素、花青素累积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紫芽茶树中各叶位中花青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绿芽茶树,而儿茶素类总量却低于对照;类黄酮生物合成关键酶(PAL、CHS、CHI、F3H、DFR、ANS、ANR1、ANR2、F3¢H和F3’5’H)基因均呈现上调趋势。紫色芽叶中的总儿茶素与花青素,同各相关基因(LAR除外)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都较高,且二者相关系数差异不大。绿色芽叶中的总儿茶素与各基因(LAR、F3’H除外)表达的相关系数,明显高于花青素同各基因表达的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195.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茶树优异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态性、亲缘关系和分子鉴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个引物在15份优异资源中得到1050个RAPD位点,平均52.5个位点/引物,70个位点/资源。在所获得的137条可重现谱带中,8条是单态的,129条是多态的,多态性程度达94.2%;引物的多态性相对频度为0.24~0.83,总平均为0.47;遗传距离在0.16~0.62之间,平均为0.37,这可能与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起源中心有密切关系。RAPD数据的类平均法聚类结果显示,15份资源可划分为3个类群,从相似性系数讨论了资源间的亲缘关系。应用12个引物产生的20个特异标记的存在和11个特异的缺失,可以鉴别所有15份优异茶树种质资源。RAPD可以作为茶树优异种质资源遗传多态性、系统演化和分子鉴别研究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6.
杆菌肽是一种非核糖体肽类的广谱抗菌素,目前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医药。过去,杆菌肽的生产水平增长缓慢。近年来国内外对杆菌肽的生物合成及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取得较大突破,为其育种和生产工艺优化、提高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奠定基础。综述了国内外相关文献,重点关注杆菌肽生物合成基因簇及调节分子机制,兼顾其产量提高策略的报道,为今后开展相关育种研究、发酵工艺优化和提高杆菌肽的产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7.
研究了稻秆、碳酸钙和二氧化锰改良剂对淹水的酸性硫酸盐土的电化学、化学动力学、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施用稻秆(干土重的0.25%)显著影响土壤的还原作用.高浓度的亚铁使水稻前期生长受阻;但亚铁的浓度随后逐渐降低,水稻生长繁茂,谷粒和茎秆产量反较高,植株的含钾量也增高. 加入酸酸钙(相当于干土重的0.25%)明显提高了土壤的pH值,降低土壤的Eh和EC值,并显著降低了水溶性亚铁、亚锰和铝的浓度.碳酸钙或碳酸钙加二氧化锰的处理,都能降低土壤溶液中亚铁的浓度,显著增加稻谷和稻杆的产量,此外,这两种处理都会降低生长前期植株中锌的含量. 加入二氧化锰(干土重的0.005%),使土壤溶液中的亚锰量增多,植株的铁锰比率降低,水稻产量比对照显著增加. 研究结果表明,稻杆是一种改良酸性硫酸盐土较经济的改良剂,其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8.
水稻田杂草的化学防除,应以草相特征为基础,以不同栽培的杂草发生规律为依据,合理选用化学除草剂.笔者根据扬州地区4大生态类型,水稻4种主要栽培方式杂草发生特征的差异,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化除技术.  相似文献   
199.
【目的】茶树是一种多年生作物,现已成为我国乡村致富的重要产业,为了掌握江苏茶园土壤养分现状及施肥方式对茶园养分环境的影响分析。【方法】通过对江苏省主产茶128个茶园施肥方式进行调研,测定其有机质、pH值、碱解氮、速效磷、全钾以及钙、镁等微量元素及部分重金属物质含量,同时对经纬度和不同茶园营养元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江苏茶园pH值介于3.82~6.14之间,有机质含量介于11.10~29.4g/kg之间,碱解氮含量介于42.23~119.45mg/kg之间;速效磷含量介于13.75~289.71mg/kg之间;全钾含量介于53.61~79.35g/kg之间;有机质含量与取样点经纬度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7430和-6910),同时土壤全钾含量与取样点经度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r=-0.820),与取样点纬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6992),有机质含量与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显著正相关(r=0.8319和r=0.6681),与速效钾含量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r=-0.9093);土壤pH值和镍元素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9049)。【结论】尿素的大量施用是导致江苏茶园土壤酸化严重的重要原因,总体而言,江苏茶园土壤总体肥力较好,部分茶园存在酸化现象,茶园有机质含量越高,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越高,有效钾含量越低。施肥习惯应结合有机肥(菜籽饼)与尿素相结合的方式,并注意土壤改良剂的应用和尿素的施用,更有利于茶园营养物质的可持续利用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0.
温室辣椒生产用肥量大,施药频繁,导致化肥农药投入过量,为减少化肥农药用量,通过示范推广集约化育苗、增施有机肥、基肥旋耕深施、土壤处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健康栽培技术,提高温室辣椒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