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篇
农学   4篇
  5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粳稻小粒穗的症状及其籽粒性状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系统介绍江苏省近两年来大面积发生的小粒穗异常生长现象,从稻穗、籽粒、糙米等方面对发生症状给出详细的图文说明。【方法】以武育粳3号为分析对象,对几个代表性地区的小粒穗进行取样,分析了正常籽粒和小粒穗籽粒的形态分布和粒重分布特征。【结果与结论】在正常籽粒中,籽粒的长、宽和粒重均呈较为规律的单峰连续分布,且分布呈一定程度的右偏趋势;小粒穗籽粒的形态分布和粒重分布则较不规则,总体上均呈双峰分布态势。两个峰累计分布的比例与小粒穗发生的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在分析发生症状的基础上,对小粒穗现象的名称、症状以及诊断的指标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2.
大豆根腐病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大豆根腐病的主要种类与症状识别,分析了大豆根腐病的发生规律,提出了大豆根腐病的综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3.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策略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综述了水稻纹枯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发病特点及其防治策略的研究进展,其防治策略主要包括药剂防治、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4.
粤西地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流行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为白背飞虱传播的一种毁灭性的水稻病毒病。文章根据2009~2016年化州地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和危害情况,通过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害症状和介体昆虫的认识,分析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的轻重与介体数量、毒源量、水稻品种、种植方式、水稻播期、秧田位置及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提出全面实施“防控技术前移,切断毒源,治虫防病”的防治策略;形成适合粤西稻区特点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控的技术体系,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有效预防控制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流行危害,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5.
关于类菌原体引起竹丛枝病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由竹瘤座菌引起的丛枝病的病枝嫩茎和叶脉经电镜观察,在病组织中不仅见到病菌的菌丝,还发现筛管细胞和韧皮部薄壁细胞中有类菌原体,但经四环素等抗菌素处理,对该丛枝病症状无任何影响,而粉锈宁对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所以,虽然病株内有类菌原体存在,但可能因量少或其它原因,而和该病症状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66.
大豆紫斑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紫斑病是大豆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对大豆的发芽率、品质和产量有一定的影响。文章介绍了大豆紫斑病症状、发生特点、规律和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7.
柑桔线虫病是江西省柑桔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发病重的病株率达100%,死株率达22.8%.经鉴定,主要致病线虫为柑桔穿刺根腐线虫(Pratylenchus penetrans).研究表明:砂壤土、pH5.8~7.4适宜线虫生长发育;土壤缺乏有机质,桔树长势差,降低其抗病性,发病严重;应用腐复肥加呋喃丹混合施用,防治效果最佳,有利于柑桔迅速恢复树势,并增强桔树抗病性和抗寒性,提高了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68.
张斌 《农业灾害研究》2020,10(1):15-16,21
对油菜常见虫害的危害症状、形态特征、发生规律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9.
温度和初始接种量对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棚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南方根结线虫在不同温度、不同蔬菜寄主及不同初始接种密度下的症状表现。结果表明,5—9月,气温在22.17~27.61℃之间,南方根结线虫在黄瓜上最短3 d出现明显症状;1—4月和10—12月,气温在15.38~18.67℃之间,15 d出现明显症状,显症时间延迟,发病程度受到抑制。15种感病蔬菜寄主中,以西瓜、甜瓜、苦瓜、黄瓜、南瓜、西葫芦和小青菜症状表现时间比较短,10 d以内表现症状;番茄、豇豆、茄子和甘蓝症状表现时间比较长,15 d出现症状;而韭菜和葱30 d仍未出现明显症状。南方根结线虫对6种蔬菜(黄瓜、番茄、茄子、小青菜、辣椒、韭菜)的侵染能力存在显著差异,黄瓜和番茄的根结百分率、根际二龄幼虫数、雌成虫数和卵块数显著高于茄子、小青菜、辣椒和韭菜。随着二龄幼虫接种密度的增加,番茄感病症状表现时间缩短,相应的病情指数也在增加,在接种量为80头·100g-1(土)时,4 d出现明显症状。接种量为160头·100g-1(土)时超过其饱和数量,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增加不明显。  相似文献   
70.
甘肃省小麦根病病原种类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1991~1993年,从甘肃庆阳、武威等地区的7个县(市)采集小麦生育期病根标样1734份,进行室内病原分离及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引起省内小麦根病的病原种类有全蚀病菌小麦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全蚀病菌一新变种(G.graminis var.sp)、麦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小麦生离蠕孢菌(B.triticicola)、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早熟禾根腐镰刀菌(F.poae)和丝核菌(Rhizoctonia sp)等10种病原菌,其中全蚀病菌分离频率最高(48.3%)、致病力最强(病指60.2~100),是甘肃省小麦根病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