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3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253篇
林业   151篇
农学   141篇
基础科学   18篇
  155篇
综合类   553篇
农作物   256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168篇
园艺   87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物种多样性已成为评估一个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优劣的主要标准。2017年11月—2018年1月,采用样线法对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3所高校的仙林校区开展了鸟类资源调查。共记录鸟类20种,其中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仙林校区鸟类12种,隶属3目10科,其中留鸟11种,鸟类区系以古北界为主;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鸟类17种,隶属5目13科,留鸟14种,以广布种为主;南京财经大学仙林校区鸟类16种,隶属4目11科,留鸟13种,以广布种为主。3所校区鸟类组成兼具古北界和东洋界成分,以古北种占优势,广布种比例也较高。由SPSS分析结果知,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财经大学校区的鸟类物种多样性指数在乔木林、灌丛、草丛、水域和建筑区均高于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校区。对比鸟类均匀性指数,南京师范大学在乔木林、水域和建筑区最高,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则在灌丛和草丛环境最高。  相似文献   
42.
植物源抗病毒剂20%丁香酚AS防治西葫芦病毒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丁香酚AS对西葫芦病毒病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270 g/hm2和135 g/hm220%丁香酚AS 2次药后7 d的防效分别为73.29%和64.98%,显著优于对照药剂,对西葫芦安全。  相似文献   
43.
A corneo-conjunctival dermoid is reported in a blue-fronted Amazon parrot ( Amazona aestiva ). After laminar keratectomy, histology showed the epidermis with feather follicles and dermal connective tissue with lymph follicles and sebaceous glands.  相似文献   
44.
西葫芦根腐病病原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所采集的西葫芦根腐病病株进行分离培养,共得到5种病原菌,分属于疫霉菌Phytophthora和镰刀菌Fusarium2个属。经致病性测定,确定引起西葫芦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为疫霉菌,镰刀菌对西葫芦根腐病的发生有加重作用。经鉴定该致病疫霉菌为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nicotanae),主要致病镰刀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相似文献   
45.
西葫芦未受精胚珠离体培养条件的优化及胚囊植株的产生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建立西葫芦离体雌核发育高频植株再生体系,以加速自交系选育,有效缩短西葫芦杂种一代育种周期。【方法】将西葫芦未受精胚珠接种至附加2,4-D、NAA、BA的N6培养基上可形成胚状体,该胚状体转接至无激素的N6培养基上可形成再生植株。【结果】试验共获得120棵再生植株(R0),其中41株因生活力低下死亡,8株用于摸索移栽方法死亡,71株移栽成活且生长正常,其中42株性状表现符合二倍体特征且育性正常,已有10株获得自交果实及种子,其余29株育性异常。试验结果表明,胚珠发育时期、培养基、供体基因型及供体栽培季节等均显著影响胚状体诱导频率。【结论】胚状体起源于胚囊成员细胞,再生植株为胚囊植株。试验筛选出3种诱导频率较高的培养基;以开花前1日及当日的胚珠诱导频率较高;秋播材料诱导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6.
Two methyl anthranilate formulations, ReJex‐iT® TP‐40 and AG‐36, were tested as bird‐repelling agents for animal feed and vegetable sprouts, respectively. Feral pigeons (Columba livia) and house sparrows (Passer domesticus) are important pests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field crops in Israel. In each 4‐day experiment, four birds were held together in an aviary, and were offered four trays or dishes with animal feed or cauliflower sprouts in four corners of the cage. The trays and dishes were transposed daily in a Latin square sequence. Pigeons consumed significantly more untreated feed than treated feed. When no alternative untreated food was offere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repellency. Treatment of animal feed with TP‐40 to give 2.0 ml methyl anthranilate kg?1 or less had no repellent effect on sparrows. Concentrations of 4.0 ml kg?1 or more repelled the sparrows significantly. When no untreated feed was presented, pigeons and sparrows preferred the lowest concentration of methyl anthranilate presented. When AG‐36 was tested on vegetable sprouts, the sparrows tended significantly to avoid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used—14.5 ml methyl anthranilate litre?1 spray. The inter‐specific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birds indicate that the efficacy of methyl anthranilate formulations as a repellent has to be specified for every species. This study did not determine (1) the possibility of developing habituation, (2) the behaviour of birds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 in the field, or (3) the influence of the feeding behaviour of a sympatric bird species on the repellency of methyl anthranilate to other species. © 2001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47.
残茬覆盖与耕作方式对夏玉米光合产物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大田试验,对小麦机械收获后残茬覆盖与不覆盖2种条件下,免耕、翻耕和间隔深松3种土壤耕作方式夏玉米光合产物的生产、积累和分配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残茬覆盖比不覆盖全生育期平均叶面积系数增加7.02%,总光合势增加7.07%,全生育期平均净同化率增加2.97%,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增加9.36%,经济系数增加1.57%,最终单位面积子粒产量增加10.4%,达极显著水平。深松分别比翻耕和免耕全生育期平均面积系数高3.43%和5.70%,总光合势高2.73%和5.66%,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高2.94%和6.74%,经济系数高0.90%和1.53%,最终子粒产量增加3.92%和5.95%,差异极显著。覆盖加深松产量比不覆盖免耕高15.9%。  相似文献   
48.
探讨了高产条件下氮肥运筹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特性、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为进一步突破夏玉米单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在多年高产试验基础上,选用天泰33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在施氮总量360kg/hm2的条件下,采用4个施氮时期(播种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花粒期)的不同施氮比例的7种氮肥运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高产条件下适量增施花粒肥,注重拔节肥、穗肥兼顾粒肥,有利于玉米构建较为合理的叶面积指数,延缓叶片衰老,干物质生产积累的多,花后干物质贡献率大,而且分配经济合理,可显著改善群体质量,提高籽粒产量。结论:在施氮总量360 kg/hm2的条件下,以基施氮量∶拔节期施氮量∶大喇叭口期施氮量∶开花后7 d施氮量的1∶2∶5∶2和0∶3∶5∶2为较优的氮肥运筹方式。  相似文献   
49.
以郑单1002和郑单958为材料,0(N0)、150(N1)、300(N2)kg/hm2氮肥水平,常规尿素和一次性基施掺混控释肥两种氮肥类型,研究不同氮肥运筹对夏玉米冠层特征、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施氮量,两个品种穗位层和近地表叶面积指数(LAI)比N0处理增加25.7%~52.5%,开花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千粒重、穗粒数、穗长和产量显著增加,农学利用效率降低22.0%~40.0%。与常规尿素相比,掺混控释肥增加玉米生长后期穗位层和近地表的透光率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提高了千粒重、穗粒数、产量和氮肥农学效率,降低子粒含水率。在相同施肥条件下,与郑单958相比,郑单1002的LAI和穗粒数分别提高7.5%~14.8%和2.3%~11.5%,千粒重降低1.4%~6.2%,产量提高0.8%~6.2%。  相似文献   
50.
利用美国NOAA卫星观测的逐月平均OLR资料和陕西省96个自动站观测降水资料,对1981 ~2010年陕西夏季降水变化特征以及陕西夏季降水和太平洋地区地气系统射出长波辐射(OLR)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1 ~2010年陕西省夏季平均降水有微弱的减少趋势,但不同区域表现并不一致,陕北降水明显减少,关中、陕南明显增加;陕西夏季降水存在一个7年左右、2年左右的周期,7年左右的周期占主导地位;陕西夏季降水偏多年,同期赤道西太平洋地区OLR正异常明显,对流偏弱,日本岛东南洋面OLR负异常明显,对流较强,前冬与前春赤道太平洋地区OLR呈“西正东负”分布,反之亦然;奇异值分解(SVD)分析表明,太平洋地区OLR与陕西夏季降水之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