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7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1篇
  15篇
综合类   119篇
农作物   31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王超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536-16538,16540
[目的]对烤烟不育系催芽包衣丸化种的农艺、经济性状进行研究。[方法]以MSK326裸种(T1)、催芽MSK326包衣种(T2)、MS云烟85裸种(T3)、催芽MS云烟85包衣种(T4)、MS云烟87裸种(T5)和催芽MS云烟87包衣种6个材料进行试验,田间设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种植密度16 500株/hm2,小区面积24 m2,小区株数5×9株。[结果]在丽江市玉龙县的自然和土壤条件下,采取相同的栽培和调制技术,催芽包衣丸化种比其裸种出苗、成苗均早2~3 d,苗期烟株的生长势和生长整齐度均优于未催芽裸种,但在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抗逆性、原烟外观质量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在经济性状上差异显著但无统一规律。[结论]为我国大面积推广烤烟不育系催芽包衣丸化种提供理论了依据。  相似文献   
42.
‘沪旱3号'为抗旱性供体亲本与‘寒丰B'杂交结合连续回交,分离世代分别在水分胁迫条件下进行抗旱性筛选,并在水田条件下进行产量性状选择,育成粳型节水抗旱保持系‘沪旱2B'和不育系‘沪旱2A'。  相似文献   
43.
林茂  龙定建  覃杰  唐遒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9983-9984,9989
[目的]为黄色鸡冠花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用黄色鸡冠花的种子进行无菌萌发,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进行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结果]黄色鸡冠花种子的灭菌采用浓度75%乙醇表面消毒60s和0.1%HgCl2消毒8min的处理方式效果最好;在MS+6-BA1.0mg/L+NAA0.050mg/L培养基上可以很好地诱导产生愈伤组织,产生丛生芽的数量最多;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4MS+IBA0.3mg/L,生根率达93%。[结论]该组织培养体系适合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44.
为进一步探寻小麦不育系的不育机制和籽粒不饱满的生理机制,以冀5418核基因为遗传背景,对同核异质K、V、T型不育系叶片、幼穗和籽粒中的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 AGPase)活性和淀粉积累量进行了动态观测,并与各自的保持系进行了比较。在雌雄蕊原基分化期, 不育系幼穗中AGPase活性较保持系高9.33~27.94 μmol g-1 FW h−1,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F=133.81, P<0.0001); 而在四分体期, 不育系幼穗中该酶活性极显著低于保持系(F=13.97~75.20, P<0.0001),差异为4.27~7.44 μmol g-1 FW h−1。雌雄蕊原基分化期至四分体时期,不育系叶片中AGPase活性较保持系高7.39~80.77 μmol g-1 FW h−1,差异极显著(F=135.76~5454.28,P<0.0001)。不育系强、弱势粒中总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积累量、AGPase平均活性、淀粉含量及直/支比均极显著低于保持系,且这些指标均表现为强势粒显著高于弱势粒。Logistic方程显示,不育系籽粒淀粉积累量的减少主要由淀粉积累速率降低引起;籽粒AGPase活性与淀粉积累速率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0.4460~0.7150, P=0.0004~0.0487);灌浆期, 叶片中AGPase活性与光合速率呈负相关(r=−0.28634, P=0.2823)。因此,雄性不育的可能原因是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幼穗和叶片中AGPase活性高,幼穗发育所需能量供应不足;而四分体期幼穗AGPase活性低,影响花粉中淀粉积累。不育系对籽粒AGPase活性具有明显的不良胞质效应,降低ADPG供应水平,影响淀粉的积累,以及旗叶AGPase活性对净光合速率的不良影响,是籽粒不饱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5.
采用无菌培养技术,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NaCl(0、25、50、75、100mmol/L)处理6个黄瓜品种(格林丰达、中农203、中农14号、津研四号、津春4号和博杰1A)的幼苗,无菌培养10d后调查不同黄瓜品种不同NaCl浓度处理幼苗的下胚轴长度、鲜质量、干质量、相对含水量和盐害程度。结果表明,6个黄瓜品种幼苗对NaCl胁迫的耐受性存在差异,格林丰达和博杰1A的耐盐性较强,为耐盐性品种,津春4号和中农203耐盐性最低,为盐敏感型品种,津研四号和中农14号为中等耐盐性品种,此研究为盐碱地黄瓜栽培生产的品种选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6.
In populations of apple trees (Malus pumila Mill) affected by iron (Fe) chlorosis, the floral analyses permit to establish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Fe concentration in flowers and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in leaves at 60 and 120 days after full bloom.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both parameters were highly significant wit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0.603*** and 0.872***, respectively. As from previous research with peach trees, these high correlations permitted us to predict at a very early stage, the appearance of the Fe deficiency and its intensity. In ou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first visual symptoms of the Fe chlorosis appear in apple leaves with floral Fe concentrations below 310 ppm in dry matter.  相似文献   
47.
7个甘蓝型胞质不育油菜杂交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种的不育株率有显著差异,而不育系相同恢复系不同的杂交种,不育株率差异不显著。不育株分枝部位高、有效分枝数少、单株角果数少、角果结实性差。不育株比正常杂种株减产16.2%-42.6%,不育株的产量对照优势率为-8.3%--33.8%,不育株造成杂交种的群体产量下降0.75%-3.61%。7个杂交种的临界不育株率为3.62%-71.05%。  相似文献   
48.
利用“两系”进行谷子杂种优势制杂交种时,不育系抽穗期和开花期常较恢复系早,二者只有错期播种才可在花期相遇并杂交结实。通过改良现有不育系与抗除草剂恢复系抽穗期和开花期,选育出符合谷子“两系”改良育种目标的优良高度雄性不育系3个(Y1A、Y2A和Y3A)及抗除草剂拿捕净恢复系5个(K17-1、K18-49、K18-54、K18-62和K18-70),按NCII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15个组合,分析亲本和杂交组合配合力、超亲优势及超标优势,预测其杂种优势。结果显示,亲本的配合力各不相同,有不同优良农艺性状选择方面利用价值;杂交组合间各性状超亲优势和超标优势表现存在差异,但杂种优势无关联、无规律性,分析预测亲本存在杂种优势。同时,“两系”亲本各自性状表现优良,选出的杂交组合Y3A×K18-49具有强杂种优势,可作为苗头杂交种继续进行杂种优势育种。本研究结果为谷子杂交种制种提供了可同期播种的“两系”亲本及苗头优良杂交种,简化了谷子杂交制种环节。  相似文献   
49.
117AB自交系经在湛江冬播自交5代,不育株率已达75%~80%。其不育株转为可育的温度为18~20℃。由于湛江早春升温过快,花前处于18~20℃的日数少,不育株转育率低,进一步纯合及纯合后的繁殖难度较大。因此,拟利用昆明夏季的中温条件进行进一步纯合及繁殖。将117AB自交系在昆明进行春播(4月下旬),调查了不育株育性转换率及转育后的可育天数,并考察了其部分农艺性状。结果表明:昆明春播117AB自交系花期(7~8月)的平均温度在19.9℃左右,出现半不育和可育温度的频率达到68.9%,而湛江仅达到36.2%,昆明不育株的转育株率为60.9%,而湛江仅为32.5%,农艺性状也较好,由此认为昆明适合117AB自交系的进一步纯合及繁殖。  相似文献   
50.
中国大豆雄性不育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与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杂种优势利用是大幅度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我同的大豆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20多年的研究探索,我国在大豆杂种优势利用研究领域总体上处于国际前列.在世界上率先育成了大豆质核互作"三系",开展了大规模杂种优势测定研究,育成了数个大豆杂交种,对大豆杂交制种技术进行了广泛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然而,杂交大豆的产业化进程仍较缓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文章总结我国在大豆雄性不育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的研究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