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22篇
  免费   944篇
  国内免费   956篇
林业   2703篇
农学   1618篇
基础科学   549篇
  2412篇
综合类   7719篇
农作物   1238篇
水产渔业   246篇
畜牧兽医   1133篇
园艺   727篇
植物保护   1777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285篇
  2022年   483篇
  2021年   552篇
  2020年   595篇
  2019年   669篇
  2018年   476篇
  2017年   686篇
  2016年   838篇
  2015年   627篇
  2014年   841篇
  2013年   1206篇
  2012年   1511篇
  2011年   1254篇
  2010年   1044篇
  2009年   1104篇
  2008年   1010篇
  2007年   1098篇
  2006年   922篇
  2005年   745篇
  2004年   639篇
  2003年   497篇
  2002年   388篇
  2001年   355篇
  2000年   302篇
  1999年   269篇
  1998年   222篇
  1997年   176篇
  1996年   150篇
  1995年   181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133篇
  1992年   123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109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合成了一系列新的1-(1-苯基-1, 2, 4-三氮唑-3-氧代乙酰氧基) 烃基膦酸酯, 并测定了它们对小麦和黄瓜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结果表明, 在100 Lg/g 时, 所有化合物对小麦芽鞘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而在10 Lg/g时化合物6a、6g 对黄瓜显示了较高的促生长活性。  相似文献   
52.
转 Bt基因抗虫棉对棉大卷叶螟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有很好的抗性,对棉大卷叶螟(SyleptaderogataFabricius)的抗性未见报道。作者研究表明,棉大卷叶螟在棉田为聚集分布型,低龄幼虫有集中为害习性;抗虫棉对其有很好的抗性,平均虫株率为2.2%,较常规棉中棉所12降低96.6%;百株虫量为133.8头,较常规棉降低88.4%。  相似文献   
53.
丛枝菌根真菌对芋组织培养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敏  刘鹏起  刘润进 《园艺学报》2002,29(5):451-453
 于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丛枝菌根(AM) 真菌Gigaspora rosea、Glomus mosseae 和Glomus versi-forme 对芋(Colocasia esculenta) 组织培养苗移栽成活率、矿质营养、光合速率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接种AM真菌能提高芋组织培养幼苗移栽成活率和叶片光合速率, 降低气孔阻力; 其叶片和根内氮、磷、钾含量和生长量显著高于不接种对照。认为接种有效AM真菌是促进组织培养苗健康生长的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54.
SSR技术及其在果树上的应用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高志红  章镇  韩振海 《果树学报》2002,19(5):281-285
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技术以其丰富的多态性、共显性遗传、重复性好和操作简便等优点日益受到重视,已成为植物遗传和育种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分子标记。对SSR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作了简要的介绍,较详细地分析了如何获得SSR引物,特别是综述了果树上SSR引物的研究现状,同时将其与其它几种主要的分子标记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SSR标记检测的位点多态性水平明显高于RFLP,而且重复性优于RAPD;着重介绍了SSR技术在果树种质资源和构建果树遗传图谱及基因定位等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指出SSR技术将在果树科研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Big-vein disease (BV) of lettuce has been attributed to infection by Lettuce big-vein virus (LBVV), vectored by the soil fungus Olpidium brassicae. The finding of a second soil-borne virus in lettuce, Mirafiori lettuce virus (MiLV), led to a re-investigation of the role of LBVV in big-vein disease, with evidence emerging that both MiLV and LBVV are vectored by O. brassicae, and that MiLV, not LBVV, is the cause of BV (Lot et al. (2002), Phytopathology 92: 288–293). The two viruses have coat proteins of similar size but have different morphologies and are serologically unrelated. We tested individual lettuce plants in BV-prone fields and protected crops in France and Italy for the presence of the two viruses, using DAS-ELISA and antisera specific for each virus. Both MiLV and LBVV were found at high incidence, often together but sometimes separately. Symptoms were frequently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MiLV alone or both viruses, but rarely LBVV alone. However, no absolute correlation emerged, because sometimes MiLV was present in the absence of symptoms, and vice versa. To clarify the situation, individual lettuce plants were examined over a period of time in two further surveys. In surveys of protected crops in France, plants with big-vein were always ELISA-positive for MiLV, or else symptomless plants positive for MiLV were later seen to develop big-vein symptoms. Presence or absence of LBVV appeared to have no effect on symptom development. In surveys of open fields in Italy, all combinations were found: presence of both viruses, apparent absence of both viruses, or presence of each one alone, in plants that developed BV. At the end of the observation period, nearly all plants had BV and contained both viruses.  相似文献   
56.
肥城桃组培苗诱导、基因转化及其增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红里、白里是肥城桃的两个优良品种,但不耐贮藏。为试图利用基因工程解决这一问题,先通过组培将其胚、胚乳、子叶的愈伤组织分别诱导再生植株和芽剥离出茎尖培育成苗。再将肥城桃反义PG基因,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组培苗,转化苗在含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筛选,获得抗卡那霉素的转基因苗。用研制的增殖培养基培养4~7周,一个苗可生长出14~18分枝的苗,解决了转基因苗获得率低的问题,也满足了对转基因株系进行检测和从组培室到温棚到田间果园过渡栽培和芽接的需求,提高了繁育速率。  相似文献   
57.
杨华  崔元玗  赵莉  马俊义 《植物检疫》2003,17(6):340-342
通过乌鲁木齐、昌吉等地调查,发现新疆美洲斑潜蝇的寄主植物计有17科55种,其中蔬菜28种(变种)、大田作物8种,花卉和草坪植物13种、野生植物6种。以豆科、葫芦科植物受害最重。应用欧氏距离法的系统聚类分析,研究了美洲斑潜蝇对14种常见寄主植物的适合度;将其划分为5个类型,即最优适宜寄主、良好适宜寄主、适宜寄主、稍次适宜寄主和非适宜寄主。为害虫的防治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8.
刚察县在2001~2003年实施了“无鼠害示范区“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天然草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草原鼠害得到了有效控制,草地植被得到恢复,产草量明显增加,为刚察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9.
针对水稻病虫害防治中长期存在控害保产与生产无公害稻米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研究提出了几种效果显著的非化学控害增产技术。其中,利用水稻遗传背景、对病虫抗感水平等差异显著的水稻品种多样性种植,控制稻瘟病的效果达42.12%~76.68%,抑制白背飞虱若虫数量增长效果明显,增产糯稻或优质稻600~1050 kg/hm2,平均增收约1 500元/hm2;稻鱼共育控制稻飞虱的效果为63.77%~86.89%,对纹枯病病株抑制率70.52%,控制稻田杂草效果为89.57%,平收获鲜鱼319.5~1 177.5 kg/hm2,水稻产量比对照区增产7.05%~10.11%;稻鸭共育控制稻飞虱效果63.73%~77.18%,控制稻螟效果30.11%,控制纹枯病效果19.33%~67.03%,对稻田杂草控制效果91.96%,减少施肥30.6%、农药59.3%,减少投入1 987.05元/hm2。  相似文献   
60.
对宁夏毛乌素沙地退化草原种植不同林龄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后物种的多样性、群落结构及草地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植柠条林对退化草地的植被恢复有积极的作用,植物群落的多样性随柠条林龄的增加而增加,而且随林龄年份的增加,群落结构更趋于稳定.草地生产力由于土壤储水量相对较高,表现为随林龄的增加,草产量受季节降水量变化的影响较小,相对稳定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