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55篇
林业   59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72篇
  272篇
综合类   263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62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王野岸 《昆虫天敌》1990,12(1):40-47
稻虱缨小蜂 Anagrus nilaparvatae 是褐稻虱 Nilaparvata lugens 卵期的重要天敌。褐虱缨小蜂与褐稻虱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褐稻虱种群生命系统中的一个亚系统,在研究其数量控制中有必要分别进行研究。Lotka(1925),Volterra(1926),Thompson(1924)等首先提出了寄生者——寄主(或捕食者一猎物)模型。Nicholson(1933)和 Nicholson and Bailey(1935)进一步提出了寄生(捕食)作用函数的模式,为研究寄生者——寄主(或捕食者——猎物)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基础。作为寄生者作用后的存活率,此函数可看成昆虫种群生  相似文献   
812.
李赛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6):142-144
“民工潮”背景下的农村家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养老问题、家庭稳定以及子女教育问题凸显。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和基层组织发挥主动性,城乡结合,多管齐下,保证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进行。  相似文献   
813.
本试验以中熟杂交稻“协优2374”为供试组合,采用盆栽,对二晚旱床育秧播期、播量、栽期、栽插深度和抽穗期温度与结实率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适期早播(6月22~27日)、稀播(每公顷450kg)、早栽(7月28日以前),是争取早熟、确保安全齐穗、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浅栽分蘖早发,熟期提前,穗粒数多,结实率高。抽穗日平均温度与结实率呈正相关,低于20℃和苞期低温、抽穗期温度回升,结实率均低。  相似文献   
814.
This study aimed to gain insight into the generation and fate of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in organic layers. In a Free Air CO2 Enrichment Experiment at the alpine treeline, we estimated the contribution of 13C-depleted recent plant C to DOC of mor-type organic layers. In an additional laboratory soil column study with 40 leaching cycles, we traced the fate of 13C-labelled litter-DOC (22 and 45 mg l−1) in intact Oa horizons at 2 and 15 °C. Results of the field study showed that DOC in the Oa horizon at 5 cm depth contained only 20 ± 3% of less than six-year-old C, indicating minor contributions of throughfall, root exudates, and fresh litter to leached DOC. In the soil column experiment, there was a sustained DOC leaching from native soil organic matter. Less than 10% of totally added litter-DOC was leached despite a rapid breakthrough of a bromide tracer (50 ± 7% within two days). Biodegradation contributed only partly to the DOC removal with 18-30% of added litter-DOC being mineralized in the Oa horizons at 2 and 15 °C, respectively. This was substantially less than the potential 70%-biodegradability of the litter-DOC itself, which indicates a stabilization of litter-DOC in the Oa horizon. In summary, our results give evidence on an apparent ‘exchange’ of DOC in thick organic layers with litter-DOC being retained and ‘replaced’ by ‘older’ DOC leached from the large pool of indigenous soil organic matter.  相似文献   
815.
Repeated prescribed burning is frequently used as a forest management tool and can influence soil microbial diversity and activity. Soil fungi play key roles in carbon and nutrient cycling processes and soil fungal community structure has been shown to alter with increasing burning frequency. Such changes are accompanied by changes to soil carbon and nitrogen pools, however, we know little regarding how repeated prescribed burning alters functional diversity in soil fungal communities. We amended soil with 13C-cellulose and used RNA stable isotope probing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biennial repeated prescribed burning over a 34-year period on cellulolytic soil fungi. Results indicated that repeated burning altered fungal community structure. Moreover, fung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in 12C and 13C fractions from the unburned soil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while those from the biennial burned soils differed from each other. The data indicate that fewer active fungi in the biennially burned soil incorporated 13C from the labelled cellulose and that repeated prescribed burning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diversity of an important functional group of soil fungi (cellulolytic fungi) that are key drivers of forest soil decomposition and carbon cycling processes.  相似文献   
816.
《核农学报》2009,23(6):1036-1042
利用预浓缩装置-气相色谱/燃烧-同位素比值质谱仪(PreCon-GC/C-IRMS)联用系统,建立了就采样、浓缩和在线质谱分析大气CH4中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测定方法。通过多组试验对比,分析并讨论了利用PreCon-GC/C-IRMS联用技术测定大气CH4中碳稳定同位素比值的试验条件、系统线性、稳定性及准确度和精密度等。结果表明,在本方法条件下,当离子流强度在1.0 V~20 V时,系统线性良好(斜率S=0.04 ‰/V),在4.0 V~15 V内其线性(斜率S=0.03 ‰/V)优于总体线性;系统测量稳定性可靠,δ13C值的测定结果的S.D<0.3 ‰,最大偏差<0.5 ‰,回收率达99.99%,准确度和精度均符合分析与研究要求。利用该系统对室内和室外草坪地空气中CH4的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做了初步测试,其碳同位素的平均值分别为-31.358 ‰和-33.085 ‰,且相同地点区域空气中CH4的δ13C值,在1 d内和不同日期间的变化均在0.5 ‰以内,重现性良好。  相似文献   
817.
蒋颖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1):505-508
从分析影响因素出发,确定影响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农产品出口额增长的主导因素,为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为加强双方在农产品贸易领域的合作提供政策建议。文章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中国海关统计数据,运用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分析方法,针对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农产品出口增长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WTO后,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农产品出口增长主要是受进口需求因素和出口竞争力因素的影响,而结构因素的影响则微不足道。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增长的市场容量是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竞争力的下降导致出口增长不断减弱,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市场未进行有效的开拓,两岸农产品贸易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818.
植物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能反映植物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为研究荒漠草原区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的生存策略,本研究以猪毛蒿为试验对象,分析了猪毛蒿同化枝δ13C值与土壤因子,种群数量特征,以及猪毛蒿个体生物量分配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猪毛蒿同化枝δ13C值分布为-29.76‰~-25.10‰。试验区内土壤体积含水率、土壤硬度对猪毛蒿同化枝δ13C的影响不显著。δ13C值与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盖度、株高和冠幅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δ13C值与营养器官生物量、繁殖器官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猪毛蒿营养器官生物量与繁殖器官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上可得,猪毛蒿同化枝δ13C值与植株种群数量特征、个体生物量分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表明猪毛蒿为适应荒漠草原环境,能够采取独特的生存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819.
氮肥对室内和大田条件下作物秸秆分解和养分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明确室内和大田条件下小麦和玉米秸秆分解和养分释放的影响因素,能够为作物秸秆合理还田及其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尼龙网袋法于室内培养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研究氮肥用量(0,CK;180 kg N·hm -2,N180和360 kg N·hm -2,N360)作用下作物秸秆分解特征,其中室内主要研究氮肥用量和土壤类型(砂姜黑土和潮土)对小麦和玉米秸秆分解的影响;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冬小麦-夏玉米大田研究氮肥用量和秸秆还田深度(地表和20 cm)对小麦和玉米秸秆分解的影响。 【结果】室内研究发现,秸秆类型和土壤类型显著影响秸秆分解常数、有机碳释放量、氮释放量和磷释放量。随氮肥用量增加,小麦秸秆分解常数在两种土壤类型上均呈增加趋势,玉米秸秆呈降低趋势;小麦和玉米秸秆氮释放量呈降低趋势(小麦秸秆在潮土上呈增加趋势)。小麦秸秆在潮土上的分解常数及其碳、氮、磷释放量均显著高于砂姜黑土,而土壤类型对玉米秸秆分解影响较小。室内相同培养条件下(180 d),小麦秸秆碳释放量均值为370 g·kg -1、氮为4 g·kg -1、磷为3.6 g·kg -1;玉米秸秆碳释放量为560 g·kg -1、氮11 g·kg -1、磷3.3 g·kg -1。大田条件下,秸秆还田深度显著影响小麦和玉米秸秆分解常数及其碳、氮、磷释放量;其中秸秆还田20 cm处理的分解常数及其养分释放量均显著高于地表处理。随氮肥用量增加,地表处理小麦秸秆分解常数和全碳释放量逐渐降低,玉米秸秆呈增加趋势;20 cm处理小麦分解常数及其碳、氮和磷释放量均随氮肥用量呈增加趋势,而玉米秸秆呈降低趋势。地表处理小麦秸秆经过一个玉米生长季能分解40%,释放碳150 g·kg -1、氮2 g·kg -1、磷3.5 g·kg -1左右;翻埋到地下20 cm可以分解80%,释放碳360 g·kg -1、氮4 g·kg -1、磷3.8 g·kg -1。玉米秸秆还田到地表,经过一个小麦生长季只能分解40%,释放碳210 g·kg -1、氮5 g·kg -1、磷2 g·kg -1;而还田于土层20 cm处理可以分解60%,释放碳360 g·kg -1、氮6 g·kg -1、磷2.5 g·kg -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室内条件下小麦秸秆分解常数与土壤无机氮、脲酶、秸秆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蔗糖酶和秸秆碳氮比呈显著负相关,而玉米秸秆分解常数与土壤无机氮呈显著负相关。大田条件下小麦秸秆分解常数与土壤脲酶、蔗糖酶、秸秆碳氮比、秸秆碳、氮含量均显著负相关;玉米秸秆分解常数与土壤硝态氮、无机氮含量、脲酶、蔗糖酶以及秸秆碳氮比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秸秆氮、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室内培养试验和大田试验均表明,小麦和玉米秸秆分解常数和养分释放特征存在差异,增施氮肥促进小麦秸秆分解但对玉米秸秆分解的影响较小;潮土和砂姜黑土显著影响小麦秸秆分解而对玉米秸秆分解的影响较小,秸秆还田深埋入土能够显著促进小麦和玉米秸秆的分解及其养分释放。生产上作物秸秆应该还田入土,并根据土壤类型和作物类型采取合适的肥料用量促进秸秆分解。  相似文献   
820.
参数满足什么条件时, Hilbert型级数不等式■能够成立?而当Hilbert型级数不等式成立时,其常数因子又在什么条件下是最佳的?最佳常数因子的表达式是什么?这些问题的研究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利用实分析的技巧及权函数方法,对具有齐次核的Hilbert型级数不等式的形式结构及参数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其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和最佳常数因子的表达式.最后讨论了其结果在算子理论中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