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76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2篇
  16篇
综合类   199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01.
槐米蜂蜜保健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槐米为主要原料,研究了槐米蜂蜜保健饮料的加工工艺条件,具体对槐米汁的浸提条件、槐米蜂蜜保健饮料的最佳配方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以槐米为原料,料液比为1:60,温度为70℃,小苏打添加量为0.05%,浸提20min时,总黄酮化合物(以芦丁计)浸提效果最佳.根据感官评定试验及因子对比法可知,取50%槐米浸提液,加入10%蜂蜜、15%薄荷汁、0.05%柠檬酸、0.015%花茶香精进行调配,可制得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402.
[目的]研究狼牙刺中氧化苦参碱积累规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同一植株狼牙刺各器官中氧化苦参碱积累规律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每年5月初幼果形成是氧化苦参碱从叶向果实转运的转折点,幼果形成后,叶中氧化苦参碱水平从1.1%持续降至8月的0.5%,而幼果中氧化苦参碱水平从最初的0.77%持续增加到成熟果实的3.6%。[结论]狼牙刺叶器官是氧化苦参碱合成的主要器官,成熟果实是氧化苦参碱积累的主要器官。  相似文献   
403.
设净苦豆子茎秆粉(T1)、苦豆子茎粉+粗纤维降解菌(T2)、苦豆子茎秆粉+有机肥+粗纤维降解菌(T3)、苦豆子茎秆粉+尿素+粗纤维降解菌(T4)、苦豆子茎秆粉+有机肥+尿素+粗纤维降解菌(T5)5个处理,以T1处理为对照,研究苦豆子茎秆粉基质化发酵中碳素及氮素相关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T3和T5处理堆体升温速度显著快于T1,且保持较长时间的高温(50℃,均达10d,55℃,均达6d),缩短苦豆子茎秆堆体腐熟的时间至发酵结束时,较T1处理T5总有机碳和C/N分别降低12.20%、27.76%,T3处理和T5处理全氮质量分数分别增加19.24%和21.49%,NO_3~--N分别增加12.72%和13.60%,NH_4~+-N分别降低16.67%和21.26%,均显著高于T1及其他处理,且两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提高堆肥腐熟进程中的总氮质量分数,保证腐熟后的肥力。综合考虑,添加有机肥+尿素+接种微生物菌和添加有机肥+接种微生物堆体对苦豆子茎秆基质化促进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404.
聊城市主要行道树国槐胸径与树高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高祥斌  刑柱东 《北方园艺》2010,(10):128-130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聊城市主要行道树国槐的树高与胸径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胸径与树高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由相关指数(R2=0.9910)可知H=a+bD+cD2多项式回归模型拟合最好,系统误差Se=0.5156%,总体精度极高,且各径阶系统误差均在±5%以内,在聊城地区可以用胸径估测平均树高,对于森林资源清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05.
河西走廊东部木本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膨化相关、SPSS统计软件进行逐步回归、方差分析,对河西走廊东部(1980-2004年)木本植物旱柳(Salix mantsudana)和中国槐(Sophora japonica)的物候变化进行分析,探讨各物候期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研究表明:① 物候变化趋势表现为芽开放、展叶提前,线性倾向率为-0.110 8~-0.356 2;开花、叶变色和落叶期总体推后,线性倾向率为0.479 2~0.710 8;② 从各物候间隔期看,绿叶期延长1.046~7.738 d/10 a、营养生长期延长0.877~8.454 d/10 a、干物质积累期延长4.392~7.738 d/10 a和秋季生长期延长0.477~3.015 d/10 a;③ 木本植物物候与春温呈负相关,春温高,物候提前;与秋温呈正相关,秋温高,物候期推迟。降水与开花、落叶呈显著正相关,而光照因生物本身的发育阶段而异,外界环境因素和生物内在的生物钟机制耦合一起发挥作用。物候变化对局部环境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相似文献   
406.
苦豆子种子特性与种群扩展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种子体积大,千粒重达21.6g。种皮较厚,制约了种子的萌发,采用浓硫酸浸种和机械磨损破坏种皮明显提高了萌发率。种子散布主要依靠自身重力,其散布格局是聚集型散布,多分布在母株周围,为该区域的种子库提供较多的种质资源。此外,还有动物散布和水力作用的散布,使种子能传播较远的距离,同时种子被采食后,通过消化道的磨损使种皮的通透性提高,促进了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407.
以西藏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为试材,采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单指数方程、双指数方程和双曲线修正模型对2个种源砂生槐叶绿素荧光-快速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研究了5种模型对砂生槐叶绿素荧光-快速光响应曲线的适用性,以期为筛选最优模型和深入研究砂生槐的生理生态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单指数方程无法拟合砂生槐PSⅡ动力学下调时(光抑制)的曲线,不能拟合砂生槐的饱和光强(PARsat),最大电子传递效率(Jmax)比实测值高。双指数方程和双曲线修正模型可以拟合砂生槐的主要荧光参数,但双指数方程拟合的最大电子传递效率(Jmax)低于实测值,饱和光强(PARsat)高于实测值;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出的主要荧光参数,其拟合值与实测值相关性最强(R^2=0.998、R^2=0.994)。利用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MAE)和赤池信息量准则(AIC)评价5种光合模型,发现双曲线修正模型(MRH)拟合的光合参数可信性最高,显著优于其它4种光合模型。在5种光合模型中用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砂生槐叶绿素荧光-快速光曲线是最佳模型。  相似文献   
408.
高峰  强芳英  纪瑛  张庆霞  李彦忠 《草业科学》2010,27(10):142-148
苦参(Sophora flavescens)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也是开发生物农药的主要植物之一,但其病虫害鲜有研究。为应对人工驯化栽培可能面临的病虫害风险,本研究调查了兰州地区2个实验点上盆栽苦参和大田栽培苦参上病虫害的种类及其发生规律,共发现2种真菌性病害和1种食叶害虫,其中苦参白粉病(Oidium sp.)在大田栽培的河北苦参上的发病率为6%~30%,河南、岷县和成县苦参上均小于2%,而盆栽岷县苦参上高达96.4%,7月开始发病,9月中旬发病率最高。苦参叶斑病(Phyllosticcta sophoricola)仅见于大田,发病率为5%~34%,主要在7月发病。野螟(Uresiphita sp.)主要取食叶片,92%的植株受害,每株平均4.5头,8月下旬至9月上旬危害最重,其幼虫受黄带姬蜂(Ichneumon generosus)寄生,寄生率为30%。  相似文献   
409.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中药槐花主要活性成分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 依托TCMSP数据库筛选槐花有效成分及相应靶点,利用Uniprot数据库和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图;结合NCBI、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检索槐花抗炎相关靶点,上传至STRING平台,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槐花中主要有槲皮素、异鼠李素、山奈酚、β-谷甾醇、N-[6-9-吖啶基氨基己基]苯甲酰胺和槲皮素-3-甲基醚6种有效成分,可作用于IL10、NFKBIA、ICAM1、MMP2、BCL2L1、STAT1、VCAM1、IFNG、MAPK14和IL2等152个抗炎靶点。与生物过程相关的条目16个,即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正调控转录DNA模板、凋亡过程的负调控、基因表达的正调控、炎症反应和细胞对脂多糖的反应等;与分子功能相关的条目6个,即酶结合、转录因子结合、蛋白结合等;与细胞组分相关的条目2个,即细胞外间隙和细胞质基质;21条相关信号通路,即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癌症通路、乙型肝炎、HTLV-Ⅰ感染、甲型流感等。【结论】 槐花可能通过槲皮素、异鼠李素、山奈酚、β-谷甾醇等活性成分作用于RB1、CDKN1A、IKBKB、CHUK、IL2和CXCL10等关键靶标,参与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联合发挥抗炎作用,揭示了槐花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抗炎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10.
钙离子胁迫对越南槐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越南槐种子为实验材料,观察了钙离子胁迫对种子萌发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萌发种子的脯氨酸含量在100 mmol.L-1钙离子条件下显著升高,而甜菜碱含量在50 mmol.L-1钙离子条件下显著升高;电导率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且100 mmol.L-1钙离子条件下电导率高于对照;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含量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在100 mmol.L-1钙离子条件下显著升高,同时,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表明钙离子浓度在100 mmol以下时主要产生渗透胁迫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