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90篇 |
免费 | 56篇 |
国内免费 | 7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81篇 |
农学 | 136篇 |
基础科学 | 17篇 |
73篇 | |
综合类 | 1111篇 |
农作物 | 314篇 |
水产渔业 | 51篇 |
畜牧兽医 | 220篇 |
园艺 | 1088篇 |
植物保护 | 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60篇 |
2020年 | 65篇 |
2019年 | 62篇 |
2018年 | 42篇 |
2017年 | 80篇 |
2016年 | 137篇 |
2015年 | 129篇 |
2014年 | 171篇 |
2013年 | 160篇 |
2012年 | 201篇 |
2011年 | 242篇 |
2010年 | 207篇 |
2009年 | 185篇 |
2008年 | 177篇 |
2007年 | 214篇 |
2006年 | 182篇 |
2005年 | 153篇 |
2004年 | 85篇 |
2003年 | 100篇 |
2002年 | 74篇 |
2001年 | 68篇 |
2000年 | 37篇 |
1999年 | 53篇 |
1998年 | 41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研究了不同遮荫度(O%,50%,75%)和遮荫期限(60d,120d)对柱花草10^#光合特性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遮荫(60d)导致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下降,水分利用率WUE增加,植物量和根冠比减小,并且759/6遮荫处理与对照之间出现显著的差异(P〈O.05),遮荫使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75%遮荫与对照有显著差异(P〈O.05)。长期遮荫(120d)使75%处理的叶绿素总量降低,植株高度、分蘖数比对照显著降低(P〈O.05),叶片含水量的变化却不显著。 相似文献
82.
2006年收集中国对虾“黄海1号”保种群以及海州湾、莱州湾2个野生群体为基础群体构建核心育种群,采用群体选育技术以仔虾Ⅰ期耐氨氮胁迫成活率和收获时对虾体重为选育指标,经过连续5代选育,培育出中国对虾“黄海3号”新品种。新品种耐氨氮胁迫能力强,仔虾Ⅰ期成活率较商品苗种提高21.2%,养殖成活率提高15.2%;生长速度快,收获对虾平均体重较商品苗种提高11.8%。AFLP技术分析获得5代选育群体的平均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42.28%、40.64%、40.32%、39.95%和38.05%。研究结果显示,随着选育世代的增加,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呈现下降趋势,但随着选育时间的延长,世代之间的分化逐渐降低,群体的遗传结构开始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3.
2006年收集中国对虾“黄海1号”保种群以及海州湾、莱州湾2个野生群体为基础群体构建核心育种群,采用群体选育技术以仔虾Ⅰ期耐氨氮胁迫成活率和收获时对虾体重为选育指标,经过连续5代选育,培育出中国对虾“黄海3号”新品种。新品种耐氨氮胁迫能力强,仔虾Ⅰ期成活率较商品苗种提高21.2%,养殖成活率提高15.2%;生长速度快,收获对虾平均体重较商品苗种提高11.8%。AFLP 技术分析获得5代选育群体的平均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42.28%、40.64%、40.32%、39.95%和38.05%。研究结果显示,随着选育世代的增加,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呈现下降趋势,但随着选育时间的延长,世代之间的分化逐渐降低,群体的遗传结构开始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4.
野生和“黄海1号”中国明对虾不同组织基因组DNA的MSAP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从表观遗传学角度讨论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野生群体和人工选育新品种“黄海1号”不同组织间甲基化水平和多态性差异,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 MSAP)分别对野生群体组中国明对虾和“黄海1号”肌肉、鳃、血液3种组织样品基因组DNA的CCGG甲基化水平进行对比分析,试图从表观遗传学角度探讨影响中国明对虾生长性状的分子机制.采用30对引物进行选择性扩增,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PAGE)带型结果显示,野生群体组中国明对虾肌肉、鳃和血液的甲基化比例分别为23.1%,22.3%和19.7%;而“黄海1号”肌肉、鳃和血液的甲基化比例分别为21.4%、19.6%和18.9%.野生群体组中国明对虾和“黄海1号”同一组织间的甲基化水平和甲基化多态性水平不同,肌肉、鳃和血液不同组织间的甲基化水平和甲基化多态性水平亦不同.DNA 甲基化多态性带型分析显示,鳃组织的甲基化水平和多态性水平在野生群体组中国明对虾和“黄海1号”间变化趋势最大,肌肉最稳定.本研究旨为甲基化修饰与中国明对虾生长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5.
为比较牙鲆"鲆优2号"在不同养殖地区的生长和存活性能,实验利用连续多代对生长性状和抗迟缓爱德华氏菌病性状遗传参数评估和基因组选择的结果筛选出的亲本,建立28个"鲆优2号"家系,在河北(Site 1)和山东(Site 2)进行对比养殖试验,利用混合线性动物模型对生长和存活性状进行了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Site 1和Site 2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5和1.2 g/d,养殖成活率分别为81.4%和82.2%,"鲆优2号"在两个养殖地点的生长和抗病性能均表现优异。不同养殖环境间收获体质量和存活性状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57(<0.7)和0.82(>0.7),说明不同养殖环境间收获体质量存在显著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但是不同养殖环境间存活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不显著。研究表明,牙鲆"鲆优2号"新品种在不同养殖地点的生长和存活性能均表现良好,为保证良好的推广效果,需要对牙鲆的制种方案进一步优化,针对不同的养殖地区进行"鲆优2号"苗种生产,或培育具有普适性的"鲆优2号"苗种,保证在不同养殖环境下的快速生长和高存活率优势。 相似文献
86.
华大麦4号耐迟播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大麦4号是湖北省2004年8月审定命名的超高产优质饲用大麦新品种,在多年的种植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耐迟播特性.考察了华大麦4号3个播期(11月7日,正常播期;11月22日,迟播;12月7日,迟播)条件下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和产量组成性状以及品质性状的表现.结果表明,迟播对华大麦4号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组成性状、品质性状的表现均有影响,对出苗至抽穗天数的影响大于对出苗至成熟天数的影响,对生育期天数的影响大于对生育期有效积温的影响,对穗数的影响大于对千粒重、穗粒数的影响.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大于对淀粉含量的影响,据此对华大麦4号迟播条件下的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7.
旨在研究5种比例的牧站1号王草益生菌发酵饲料对黑猪生产性能及养殖效益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二元杂黑猪180头,随机分为6组,每组3次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Ⅱ组、Ⅲ组、Ⅳ组、Ⅴ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20%、30%、40%、50%牧站1号王草益生菌发酵饲料。饲喂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计算并比较各组试验猪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腹泻率、屠宰率及养殖毛利润。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Ⅲ组试验猪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试验组试验猪平均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最高为Ⅱ组(865.24 g/头),高于对照组23.24%,其次是Ⅰ组(839.33 g/头),高于对照组19.55%,最低为Ⅴ组(552.51 g/头),低于对照组21.31%;平均日采食量最大为Ⅴ组(3.35 kg/头),最小的为对照组(2.30 kg/头),各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屠宰率方面,Ⅰ组、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Ⅳ组、Ⅴ组差异显著(P<0.05),屠宰率随着牧站1号王草益生菌发酵饲料添加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最高为对照组,最低为Ⅴ组;毛利润最高的为Ⅱ组(21 259.0元),最低的为Ⅴ组(10 325.7元)。育肥黑猪日粮中添加 20%牧站1号王草益生菌发酵饲料生产性能及经济指标影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8.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