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18篇
  免费   818篇
  国内免费   1221篇
林业   2057篇
农学   811篇
基础科学   895篇
  3282篇
综合类   6205篇
农作物   550篇
水产渔业   402篇
畜牧兽医   827篇
园艺   350篇
植物保护   878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289篇
  2022年   442篇
  2021年   475篇
  2020年   458篇
  2019年   572篇
  2018年   328篇
  2017年   602篇
  2016年   737篇
  2015年   611篇
  2014年   792篇
  2013年   908篇
  2012年   1203篇
  2011年   1196篇
  2010年   988篇
  2009年   976篇
  2008年   840篇
  2007年   914篇
  2006年   761篇
  2005年   578篇
  2004年   431篇
  2003年   329篇
  2002年   272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219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heavy metal residues of the beef industry chain in Yili area of Xinjiang.The heavy metals (Pb, As, Hg, Cr and Cd) in soil, feed and beef of the cattle farm were determined using th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eavy metal (Pb, As, Hg, Cr and Cd)contents in soil samples were 0.03-0.20, 3.87-8.30, 0.15-0.23, 0.09-0.48 and 0.41-0.86 mg/kg, respectively.The heavy metal (Pb, As, Hg, Cr and Cd) contents in feed samples were 3.01-18.09, 75.35-94.27, 19.65-24.37, 0.06-1.04 and 1.81-8.46 μg/kg, respectively.The heavy metal (Pb, As, Hg, Cr and Cd) contents in beef samples were 0.23-0.54, 1.22-7.12, 0.28-0.53, 0.01-0.27 and 0.02-0.03 μg/kg, respectively.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heavy metal element between soil and feed, feed and beef, soil and beef were 0.96, 0.99 and 0.98, respectively.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heavy metal (Pb, As, Hg, Cr and Cd) contents in soil, feed and beef of the cattle farms in Yili area did not exceed the standard and that in the soil, feed and beef had the high correlations.  相似文献   
72.
吴勇  刘晓静  蔺芳  童长春 《草业学报》2020,29(9):94-105
为科学准确地评判河西走廊苜蓿主产区紫花苜蓿饲草生产中施肥措施对其产品质量及生产收益的影响,本研究以“甘农3号”紫花苜蓿为材料,通过2016、2017年2年田间试验,以该区域紫花苜蓿饲草生产的平衡施肥推荐方案(N 103.5 kg·hm-2、P2O5 105 kg·hm-2、K2O 90 kg·hm-2)为对照,探讨了不施肥及3种不完全施肥(缺氮偏施、缺磷偏施、缺钾偏施)处理下紫花苜蓿的生产性能,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肥措施各处理均显著提高紫花苜蓿产量、蛋白总量,降低其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提高了相对饲用价值,从而改善了紫花苜蓿品质,并有效增加了经济效益;与氮、磷、钾平衡施肥相比,各偏肥处理的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均显著低于平衡施肥,尤以缺磷偏施的降幅最大,2016、2017年2年的产量和蛋白总量降幅分别达到25.9%、25.7%和33.4%、33.1%。因此,磷是河西荒漠灌区紫花苜蓿饲草生产的养分限制因子,氮、磷、钾对该地区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影响顺序为:磷>氮>钾。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分析出河西荒漠灌区紫花苜蓿的施肥效应为氮、磷、钾平衡施肥的经济效益最优,为DEA有效;不完全施肥的3个评价单元及不施肥评价单元为DEA无效,其中,不施肥经济效益最低,3个不完全施肥评价单元中的缺磷偏肥的紫花苜蓿经济效益比缺氮偏肥和缺钾偏肥更低;另外还以DEA模型推算出不同施肥措施下紫花苜蓿饲草生产经济效益改进的具体方案,其中,不施肥的紫花苜蓿饲草生产需调整的幅度最大,调整额度达10678.88 CNY·hm-2,各施肥措施需调整的幅度排序为:不施肥>缺磷偏施>缺氮偏施>缺钾偏施。  相似文献   
73.
通过解译宁夏中部红寺堡区1989年、1999年、2006年、2012年TM遥感影像,获取该区域生态移民前后4期土地利用数据,对1989~2012年以来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时间段的土地利用变化差异性显著。1989~1999年,由于大规模的土地开荒和红寺堡灌区的建设,耕地面积持续增加,同时该区域开始有了水浇地,而林草面积相应减少;1999~2006年,由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耕地中的旱地被逐渐退耕为草地或发展为水浇地,林草面积开始由减少转为增加,区域土地利用开始合理化;2006~2012年,随着生态移民工程和生态建设工程的成熟发展,林草覆盖面积进一步增加,水浇地面积继续稳步增加,而未利用地和旱地面积持续下降。研究结果为区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生态移民工程的进一步顺利开展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4.
分析深丘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困难和瓶颈及优势和潜力,提出深丘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及发展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5.
对藏北典型区域那曲县进行了生态文明统计测度与评价,并对未来8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程度进行预测,为藏北牧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对策与思路。采用生态模型评价的方法,在分析生态文明内涵、发展、描述、评估和评价的基础上,寻求了一组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并能反映藏北牧区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要求的特征指标;以那曲县为例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系统评价模型对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目标进行了定量判断。引用协调发展程度计算模型,采用灰色系统方法(GM(1,1)模型)对那曲地区过去及未来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计算并预测。结果表明:那曲县生态环境与经济相互协调发展程度相对较低,2001~2013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处在初级协调发展类和勉强协调发展类之间,未来8年协调发展程度呈下滑态势。  相似文献   
76.
罗胜强 《北京农业》2011,(15):137-138
现代林业是当前林业建设的重点,建设现代林业就是要极力构建效益显著的生态体系、充满活力的产业和富有感染力的生态文化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林业提供生态产品和物质产品等多样性的需求。就所在地区林业建设实际,立足现代林业建设理念,着眼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宜居宜业环境,对现代林业发展模式进行有益的探求。  相似文献   
77.
以农技110网络为主平台,统筹提升信息化服务领域和功能,畅通农村"信息高速公路",引导农民接轨大市场,发展特色经济,惠及山区农民。  相似文献   
78.
根据某楼盘景观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从进场前准备、苗木品种选择、绿地土壤翻新、大型乔木预培育和预种植等方面,围绕短工期、高质量的要求,总结庭院景观高效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79.
针对黑龙江垦区各农场农机装备水平不平衡差异问题,采用支持向量机多类分类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将农机装备水平分为3个等级水平,从总量、速度和均量3方面选取10个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5个主要合成指标;建立多类分类支持向量机新模型,把新模型转化成一个互补问题,利用Lagrangian隐函数进一步转化成一个强凸的无约束优化问题,采取快速牛顿算法进行求解;利用实证调研数据,从发展差异度的角度对黑龙江垦区98个农场农机装备水平的差异进行多指标分析,在分类的准确度和训练速度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80.
岳红蕾 《安徽农业科学》2014,(21):7159-7160
温度在气体污染物扩散的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日晒和地表辐射的存在,使得地面、建筑物外表面都与空气存在一定的温差。温差的存在会改变地表及壁面附近的流场,从而对住宅区污染物的扩散产生影响。利用理论推导对热力因素及扩散因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且与数值模拟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理论推导与试验结果整体趋势相一致。这表明在与无温差情况相比较,温差存在时,地表及壁面附近流场更加紊乱;温差与气体污染物的扩散具有正相关性,对住宅区污染物的稀释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