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1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350篇
林业   156篇
农学   347篇
基础科学   54篇
  241篇
综合类   1901篇
农作物   171篇
水产渔业   438篇
畜牧兽医   1582篇
园艺   119篇
植物保护   13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293篇
  2016年   265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248篇
  2012年   359篇
  2011年   344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317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31.
试验旨在鉴定吉林省某雏鸡孵育基地病死雏鸡组织中分离出的1株致病性菌CCGGD201101株并测定其致病性。对疑似致病菌进行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测序鉴定,并人工接种昆明鼠,测定其半数致死量,验证细菌毒力。经鉴定该菌为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以鲍曼不动杆菌CCGGD201101分离株为研究对象,并以鲍曼不动杆菌标准株(ATCC 19606)为对照,测得半数致死量,进一步证明鲍曼不动杆菌病死鸡分离株CCGGD201101具有较强致病性。  相似文献   
32.
NaCl胁迫对羽衣甘蓝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水培种植的方法研究不同NaCl浓度对羽衣甘蓝幼苗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CAT和POD活性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NaCl浓度为600mmol/L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CAT活性达到最高值,而POD活性则是在NaCl浓度为800mmol/L时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33.
试验旨在研究噬菌体对母猪生产性能、免疫指标和粪便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试验选取96头健康长大二元母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24头猪。空白对照组母猪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1、试验组2和试验组3分别在基础日粮中加入100、300、500 g/t的沙门氏菌噬菌体、大肠杆菌噬菌体和产气荚膜梭菌噬菌体组成的复合制剂,试验周期为35 d。结果显示:试验组2和试验组3相比空白对照组的窝产活仔数、断奶活仔数、平均奶均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1相比空白对照组的断奶活仔数、平均奶均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提高(P<0.05)。在分娩当日,相比空白对照组,试验组3的免疫球蛋白A (IgA)含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2和试验组3的免疫球蛋白M (IgM)和免疫球蛋白G (IgG)含量显著提高(P<0.05)。在断奶当日,相比空白对照组,3种剂量组的IgA、IgM和IgG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2和试验组3的乳酸菌含量显著增加(P<0.05)。3种剂量组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表明,添加复合噬菌体制剂能提高母猪生产性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日粮中添加300 g/t复合噬菌体制剂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34.
试验通过分析饲粮不同赖氨酸水平对云岭红肉鸡生长性能、氮沉积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确定云岭红肉鸡饲粮赖氨酸的适宜需要量。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将180只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1日龄云岭红肉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5组试验鸡饲喂的饲粮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85%、0.95%、1.05%、1.15%、1.25%。结果表明:赖氨酸水平对试验鸡的期末体重、全期增重、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当赖氨酸水平为1.15%时期末体重最大739.21 g,全期增重最大701.66 g,平均日增重最大24.19 g,料重比最低1.68。不同赖氨酸水平对丝氨酸、甘氨酸和组氨酸的表观代谢率影响显著(P<0.05)。对血清总氨基酸和血清尿素氮影响显著(P<0.05)。研究表明,0~4周龄云岭红肉鸡适宜赖氨酸水平最适量为1.15%。  相似文献   
35.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复合中草药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84头(28±1)日龄、体重(8±0.5)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母仔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猪。试验1组饲喂基础日粮为对照组,试验2、3、4组分别添加2.0、2.5、3.0 g/kg的复合中草药添加剂。结果表明,试验3、4组仔猪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试验2、3、4组仔猪料重比、腹泻率显著低于试验1组(P<0.05)。试验3、4组仔猪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试验3、4仔猪血清尿素氮含量、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试验1组(P<0.05),试验4组仔猪血清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试验4组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A (IgA)、补体C3、补体C4含量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研究表明,日粮添加3.0 g/kg的复合中草药添加剂能有效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调节代谢水平、增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6.
曹健  李果  曹亮 《中国饲料》2021,(3):64-67
为研究复合双歧杆菌制剂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杜寒杂交肉羊6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2、3、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5.0%、10%的复合双歧杆菌制剂,预试验7 d,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试验3、4组的平均日增重较1组比分别提高13.5%、9.3%(P<0.05),料重比较1组比分别降低10.3%、9.4%(P<0.05),试验2、3、4组的干物质采食量均高于1组(P>0.05);(2)试验2、3、4组的干物质、钙、磷、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均高于1组(P>0.05),试验3、4组的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较1组比分别提高17.2%、15.3%、12.5%、9.1%(P<0.05);(3)试验3、4组血清中的总蛋白(TP)含量较1组比分别提高16.0%、12.9%(P<0.05),试验2、3、4组血清中的白蛋白(ALB)含量均高于1组(P>0.05),试验2、3、4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含量均低于1组(P>0.05),试验3、4组血清中尿素氮(BUN)含量较1组比分别降低15.4%、13.8%(P<0.05)。综上,不同水平的复合双歧杆菌制剂可以提高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且对血液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以5.0%添加为适宜。  相似文献   
37.
为研究花椰菜尾菜发酵饲料对保育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小肠组织形态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42头体重相近(11.40±1.36) kg、体况良好的40日龄保育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由80%基础饲粮和20%花椰菜尾菜发酵饲料组成的试验饲粮。试验共30 d,其中预试期8 d,正试期2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组保育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显著提高了16.50%和18.68%(P<0.05),腹泻率显著降低了74.35%(P<0.05)。2)试验组保育猪十二指肠、空肠、盲肠、结肠和直肠食糜pH值分别显著降低了19.16%、11.59%、14.09%、15.95%和11.23%(P<0.05)。3)试验组血清尿素氮、白蛋白、免疫球蛋白M的含量显著升高了69.84%、5.22%、100%(P<0.05),血清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的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29.43%、60.51%(P<0.05)。4)试验组保育猪的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回肠绒毛高度分别显著升高了13.64%和11.49%(P<0.05),空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了9.56%(P<0.05)。5)试验组每头猪的增重收益、毛利润分别显著提高了30.84%和44.48%(P<0.05),饲料成本显著降低了21.58%(P<0.05)。综上所述,饲喂花椰菜尾菜发酵饲料能够降低保育猪的腹泻率,提高保育猪的生长性能,增强其免疫性能,促进肠道发育,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8.
为探明植物对锰胁迫的耐受性机制,以采自重金属污染区与非污染区的鸡眼草为试验材料,在不同锰浓度胁迫下[0 (对照)、1000、5000、10000、15000、20000 μmol·L-1] 开展盆栽试验,比较研究锰胁迫对两种来源鸡眼草表型、生理生化特性及锰积累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锰浓度的升高,1) 两种来源鸡眼草的根干重、芽干重、根冠比均呈降低的趋势;当锰浓度达5000~20000 μmol·L-1时,与对照相比,污染区、非污染区鸡眼草的芽干重分别下降4.34%~27.71%与16.33%~49.77%,根干重分别下降19.00%~66.06%与27.90%~77.54%,污染区下降幅度均较非污染区的小;2) 两种来源鸡眼草的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则逐渐升高;3) 两种来源鸡眼草根、茎、叶的锰含量均增加;锰浓度为20000 μmol·L-1时,污染区和非污染区鸡眼草的叶锰含量分别为对照的16.53和13.41倍。因此,污染区鸡眼草锰耐受能力及富集能力均较非污染区鸡眼草高,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是其耐受高锰胁迫的重要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3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乳酸锌对断奶肉兔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28日龄同期断奶新西兰兔42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饲粮中添加硫酸锌形式的锌0 mg/kg)、硫酸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硫酸锌形式的锌80 mg/kg)以及3个乳酸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乳酸锌形式的锌20、40、80 mg/kg),每组1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公母各占1/2)。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和80 mg/kg乳酸锌可以显著提高断奶肉兔的试验末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腹泻率和死亡率(P<0.05),但对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40 mg/kg乳酸锌组肉兔的试验末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与硫酸锌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腹泻率和死亡率较低。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和80 mg/kg乳酸锌可以显著提高断奶肉兔小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显著降低十二指肠隐窝深度(P<0.05);80 mg/kg乳酸锌组肉兔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同水平硫酸锌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和80 mg/kg乳酸锌可以显著提高断奶肉兔血清抗氧化酶活性及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P<0.05);40 mg/kg乳酸锌组肉兔血清生化指标与硫酸锌组差异不显著(P>0.05),80 mg/kg乳酸锌组在提高肉兔血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生长激素含量方面优于同水平硫酸锌组。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乳酸锌可以促进肉兔生长、降低腹泻率和死亡率、改善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发育;乳酸锌的添加效果显著优于相同水平的硫酸锌,养兔生产中乳酸锌适宜添加水平为40 mg/kg。  相似文献   
40.
不同根颈直径苜蓿生理生化特性对低温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不同颈粗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抗寒性与其根颈中生理生化特性的关系。以‘公农1号’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对不同颈粗(3.50 mm,5.25 mm,7.00 mm)苜蓿根系进行低温胁迫(4℃,-10℃,-15℃,-20℃)处理,测定了苜蓿根颈活力、非结构碳氮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对苜蓿根颈活力、非结构碳氮含量、非结构碳氮比(Cnstructured carbon nitrogen ratio,C/N)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随低温胁迫的增加不同颈粗的苜蓿根颈活力均降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增加-降低-增加的变化,淀粉含量、C/N和CAT活性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苜蓿根颈活力大小与根颈中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CAT活性及C/N显著相关(P<0.05)。研究认为,根颈直径大的苜蓿抗寒性较强,其通过调控根颈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和CAT活性及C/N以适应低温胁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