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2篇
农学   13篇
  75篇
综合类   117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47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01.
High concentrations of Se in soil might have negative effects on microorganisms. For this reason, the effect of organic substrate addition (glucose + maize straw) on Se volatilisation in relation to changes in microbial biomass and activity indice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n artificially Se-contaminated soil. Microbial biomass N was reduced on average by more than 50% after substrate addition, but adenylate energy charge (AEC) and metabolic quotient qCO2 were both increased. The Se content decreased by nearly 30% only with the addition of the organic substrate at 25°C. No significant Se loss occurred without substrate at 25°C or with substrate at 5°C. In the two treatments with substrate addition, the substrate-derived CO2 evolution was about 30% lower with Se addition than without. In contrast, Se had no effect on any of the other soil microbial indices analysed, i.e. microbial biomass C, microbial biomass N, 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 AEC, ATP-to-microbial biomass C, and qCO2.  相似文献   
102.
对培养富硒极大螺旋藻的最佳硒处理浓度作了研究。结果表明,40mg/L的硒可促进该藻的生长。与对照组相比,富硒极大螺旋藻的整细胞、藻胆体及藻蓝蛋白的光谱特性无显著差异,这表明硒没有影响到极大螺旋藻光能的吸收与传递。  相似文献   
103.
对宁夏吴忠市利通区4个奶牛场和10户农户奶牛产奶期微量元素锰、锌、硒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分别测定了盛乳期、产奶中期、产奶后期奶牛血清硒,被毛锰、锌的含量和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结果表明:产奶各期小户、大户和中户奶牛(1)被毛锰低于正常范围,示饲料中缺锰,小户奶牛缺乏较严重,均不能满足需要量。各期各户奶牛被毛锌含量变化范围较小,均在正常范围之内,混合饲料中的锌基本适宜,饲喂状况良好。各期日粮硒含量中户最适宜,硒代谢正常;其次为中户(2)与散户,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小户与大户奶牛血硒指标偏低,均在缺硒范围之内,示饲料中缺硒。  相似文献   
104.
马腺疫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疫病,困扰着发达国家的养马业。通过筛选马链球菌CF32株3kb~8kb随机基因组文库,获得一株阳性克隆。测序拯救质粒得到序列,确定插入片段编码完整aa的分子量为39.612Ku(Se39.612),根据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该基因,分子克隆表达该蛋白。用纯化Se39,612蛋白检测马腺疫康复血清及鼻腔冲洗液,表明Se39,612在体液免疫及粘膜免疫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5.
中药多糖及硒对氟中毒雏鸡某些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曼褐壳蛋公雏饲喂中药多糖和硒 ,研究中药多糖对氟中毒雏鸡的影响 ,结果发现 ,中药多糖高氟组和单纯高氟组比较 ,各内脏器官病变轻 ,粪氟排出量多 ,且加硒高氟组粪氟量显著高于单纯高氟组 ,脾脏重和体重之比 ,法氏囊重和体重之比在试验中期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 5) ,肝脏、胫骨重和体重之比 ,各组间无明显差异。血液血红蛋白含量 ,加硒高氟组、加中药多糖高氟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而纯高氟组在试验后期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 5)。对不同处理的鸡血清中的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测定 ,氨基酸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6.
为明确富硒小麦生产中土壤天然富硒与外源施硒的差异及其机制,于山西省晋中市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基地开展盆栽试验,研究天然富硒土壤、施硒土壤和缺硒土壤对小麦籽粒硒积累、植株物质积累及产量影响的差异,为富硒小麦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结果表明:较缺硒土壤,土壤施硒可显著提高小麦籽粒硒含量,达228μg/kg,其有机硒占比为81%,籽粒硒强化指数达35%;富硒土壤显著提高籽粒硒含量,达176μg/kg,有机硒占比为83%,籽粒硒强化指数达27%。较缺硒土壤,施硒土壤和富硒土壤可显著提高越冬-拔节、拔节-孕穗两阶段物质积累量,提高花前干物质转移量对籽粒贡献率达31%,富硒土壤高于施硒土壤;施硒土壤和富硒土壤均可提高千粒重4%~8%,增产3.15%~4.16%,富硒土壤高于施硒土壤。总之,富硒土壤和施硒土壤籽粒硒含量均达到富硒小麦生产标准,且富硒土壤更有利于籽粒有机硒积累及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107.
选用水稻品种汕优63、福两优2186、东南201、闽紫香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始穗期和齐穗期以不同浓度的硒肥和锌肥喷施叶面,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下,水稻株高、穗长、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性状差异不显著,而结实率差异显著。(2)各浓度硒肥和锌肥处理的单株产量比对照均提高。其中,福两优2186和闽紫香在(Na2SeO3)22.2mg/kg (ZnSo4)50mg/kg(Ⅴ处理)下,分别比对照增产14.03%和15.65%;汕优63在硒肥浓度22.2mg/kg(Ⅱ处理)时,单株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18.42%;东南201,当硒肥浓度为44.4mg/kg时,其产量较对照提高17.65%。(3)硒肥浓度为0~44.4mg/kg范围内,糙米硒含量随硒肥浓度增加而显著增高,六种处理的糙米硒含量依次为对照的3.43、8.29、16.86、4.14、7.71和17.36倍,而糙米中锌、铁和钙含量在各处理和对照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8.
渔塘坝是中国恩施地区较为典型的高硒地区之一,对整个渔塘坝土壤硒、植物硒和水硒及其变化趋势的研究表明,含硒较高的土壤和植物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富硒碳质岩石出露地段、上坝和下坝地段。在对应的土壤和植物间,硒含量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这表明植物对硒的利用并不完全受土壤总硒的影响。30 多年来,坝内土壤硒含量基本无变化,而植物硒含量呈现明显的降低趋势,说明土壤中植物可利用性硒已降低。尽管在流经富硒碳质岩层或废弃的石煤堆旁能够采集到较高的水硒样品,但水硒含量基本无变化的现象说明,在无人为活动的干预下,富硒地段硒的释放已进入了稳定的平衡阶段。渔塘坝硒的分布除与富硒碳质岩石的出露特征、地形特征有关外,还与硒的迁移途径有关。渔塘坝西北部地区出露的富硒碳质岩石仅为高硒区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而导致坝内高硒土壤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当地村民的土地耕种方式,如石煤熏土作肥或石煤与石灰的混合来改良土壤等,并进而引起硒在食物链中的富集,且这种影响是长远的。因此,如果当地政府在硒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上不能够保持合理的规划和使用,渔塘坝仍然是硒中毒可能发生的高风险区,且恩施所有的高硒区也应当是硒中毒的风险区。  相似文献   
109.
Occurrence of D-amino acid has been reported in various higher plants (11, 13). However detailed aspects of the synthesis and degradation of D-amino acids in higher plants are poorly documented.  相似文献   
110.
饲料中硒的添加水平对鲈鱼生长性能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硒至0.0 mg.kg-1、0.2 mg.kg-1、0.4 mg.kg-1、0.6 mg.kg-1、0.8 mg.kg-1和1.0 mg.kg-1,分别饲喂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10周,观察其对鲈鱼生长性能、肝脏及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肝脏谷胱甘肽还原酶(GR)、肝脏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的影响。实验鲈鱼初始体质量为(26.5±1.02)g,实验结束后饥饿24 h再进行测定。结果显示,SGR的最大值及FCR的最小值均出现在硒水平0.4 mg.kg-1饲料组,该组鱼体蛋白质含量也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硒水平为0~0.4 mg.kg-1饲料组鲈鱼的肝脏、血清中GSH-Px活性随着硒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饲料硒水平为0.4 mg.kg-1时达到最高,当硒的添加水平继续提高到0.8~1.0 mg.kg-1时,鲈鱼的肝脏、血清中GSH-Px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肝组织GR活性在饲料硒水平达到0.4 mg.kg-1时达到最高值,饲料硒水平为0.6 mg.kg-1时,GR的活性显著下降(P<0.05)。建议鲈鱼饲料硒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4 mg.k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