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2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82篇
林业   186篇
农学   74篇
基础科学   29篇
  284篇
综合类   538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湖南一季超级稻种植气候区划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根据湖南省各站1961-2003年共43a历史气象资料和2002-2003年田间试验结果,针对一季超级稻播种育秧期的连阴雨及抽穗扬花期的高温热害两种主要气象灾害指标,从气象条件出发,利用GIS手段,研究了湖南省一季超级稻适宜种植区域。  相似文献   
22.
四川盆地紫色土N,P损失载体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已引起国内外广泛重视。利用人工降雨装置模拟3种不同强度的降雨,采用模拟径流小区研究了雨强及耕作措施对紫色土N,P损失量及载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耕作方式相同时,雨强越大,地表径流量越大,地下径流量减少,总径流量增加,不利于土壤保蓄雨水和含水量的提高。在相同雨强条件下,平作的地表径流量最大,土壤侵蚀也最剧烈。横坡垄作在中小雨强条件下控制地表径流和侵蚀的效果非常明显,但在大雨强条件下,控制径流和泥沙的效果减弱;横坡垄作有增加地下径流和N流失量的趋势。在本试验条件下,有约1%的化肥N(速效N)被雨水淋洗出土体并排放到环境中;而速效P的流失量只占化肥P的3/10000~10/10000,流失量很微小。紫色土坡耕地P流失载体是泥沙,流失量更易受雨强的影响,要控制P流失,首先应防止土壤侵蚀;横坡垄作能有效控制土壤侵蚀,因此,也能较好控制P流失。紫色土坡耕地N流失载体在雨强较小时是径流,径流中又以壤中流为主,要控制N流失,首先必须控制壤中流;传统横坡垄作会加大壤中流量,也就加大了N流失。全面控制紫色土的N,P损失,必须采用控蚀耕作、增厚土层、提升土壤有机质等措施。  相似文献   
23.
油菜素内酯(BR)促进棉花子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酶原的激活和蛋白质合成,因而能使子叶保持较高的该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并有效地抑制酸雨伤害子叶的膜脂质过氧化作用。BR对酸雨伤害材料乙烯产生的影响与光暗条件密切相关,它能抑制在黑暗条件下密封的子叶的乙烯产生,而对光照下密封初期(4hr)的子叶乙烯产生反而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密封后期(8~20hr)的子叶乙烯产生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4.
坡面降雨径流的一种数值模拟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水力学原理建立了坡面降雨径流模型,用特征线方法求解,并用所编制的计算机模拟程序对某一具体降雨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所得结果与用水文学方法得到的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25.
南平市园林绿化植物抗酸雨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南方常见的18种园林绿化植物置于不同的pH值酸雨条件下进行模拟酸雨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的酸雨对植物的影响不同,表现为随着pH值降低植物的伤害程度越大,但18种园林绿化植物对pH3.5以上的酸雨具有较强的抗性.2)18种园林绿化植物对酸雨抗性按强弱顺序依次为构骨、海桐、柳杉、竹柏、短叶罗汉松、棕榈、佛肚竹、紫玉兰、桂花、羊蹄甲、含笑、云南黄素馨、沿阶草、鸡爪槭、马缨丹、杜鹃、石榴、九里香.3)18种园林绿化植物受到酸雨危害其表现的症状变化规律性不同,有些植物受害变化急剧,如含笑、棕榈、杜鹃;有些植物在处理初期受害比较轻,但经一定的时间后伤害程度一下变得急剧,如紫玉兰;有些是一下子伤害到较大程度,如马缨丹、沿阶草、九里香、羊蹄甲、云南黄素馨、石榴;有些植物受害变化缓慢,过较长时间才有症状,抗性较强,如构骨、海桐、竹柏等.  相似文献   
26.
祁连山主要植被下土壤对降雨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祁连山主要植被类型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物理性质、渗透率、渗流速度及其地表径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的物理性质决定着土壤对降雨的分配情况,有林地将降雨全部分配成入渗水,而牧坡草地根据降雨强度和持续时间不同将降雨按不同的比例分配成入渗水和地表径流水2部分,不同植被的土壤蓄水量也各不相同。林地土壤100cm土层蓄水量为320.2~509.7mm,比牧坡草地高5.4%~60.47%,灌丛云杉和高山灌丛土壤蓄水量最高;轻度放牧的草地土壤蓄水量比强度放牧的高33.48%。  相似文献   
27.
海南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森林循环与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海南霸王岭1hm^2热带山地雨林的网格样方调查数据为基础,首先对全林分的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以森林循环理论为指导,研究了热带山地雨林的种群与群落特征。结果表明:热带山地雨林中不同生活型的树种在利用垂直和水平生态资源上是相对分离的,绝大部分的灌木或小乔木树种的水平生态位宽度较大,垂直生态位宽度较小,中、大乔木则正好相反,而那些低密度、稀有种的生态位宽度最小。随森林循环过程的进行,各树种在不同阶段斑块内出现的频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中占优势的乔灌木树种大都呈聚集分布的格局,个体数中等的树种大都呈均匀分布的格局,而那些个体数少的低密度种则大都呈随机分布的格局。随着森林循环过程的推进,每个树种所拥有的个体数和所占据的面积是逐渐减少的。森林循环不同阶段内的树种数随着个体数的增加呈现出逐渐减少的总趋势,尤其是由单个体和双个体所对应的物种数较多,3个以上个体对应的树种数则呈现出明显的下降。不同斑块之间组成相似性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热带山地雨林森林循环斑块动态的连续性,相邻阶段斑块之间的相似性大于不相邻阶段斑块。以森林循环阶段为基础计算的生态位宽度表明,热带山地雨林中大部分低密度的树种或只集中分布在森林循环的少数阶段斑块内的树种对不同阶段斑块的生态资源利用较少,而那些在森林循环的不同阶段都出现,且个体数或断面积中等的树种,对森林循环不同阶段斑块的生态资源利用较大。  相似文献   
28.
广州市酸雨对不同森林冠层淋溶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8年4月至1999年3月对广州市白云山马尾松林和常绿阔叶林、广州市龙眼洞马尾松林两试验点进行了酸雨的监测,并测定和分析了林内穿透雨物理量及化学量,旨在探讨酸雨对不同森林冠层养分淋溶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1)广州市酸雨占次数的79.7%或占降雨量的95.1%。(2)酸雨通过林冠层后,pH值明显增加。(3)在马尾松林和常绿阔叶林中,某些单次降雨出现SO4^2-、NO3^-、NH4^+Al^3+、Na^+的负淋溶现象,说明森林对这些离子(特别是NO3^-、Aa^3+)具有吸收作用;阔叶林全年的NO3^-和Al^3+净淋溶为负值,说明阔叶林比马尾松林对这两种离子具有更强的吸收能力。(4)雨水酸度增加(即pH值减小),明显提高阳离子Ca^2+、Mg^2+、K^+和Na^+冠层淋溶面分率。(5)NH4^+、SO4^  相似文献   
29.
选择四川省沐川县凉风坳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在2004年5月、2004年12月和2005年5月对其林下土壤种子库、种子雨以及种子天然萌发状况等方面进行系统调查及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种子下落前后土壤种子库储量,变动为643.2~889.2粒.m-2,物种和种子密度多年生草本物种均占优势。天然林土壤种子库Shannon-Wiener指数均在2004年5月最大,2004年12月次之,2005年5月最小;Simpson指数却和Shannon-Wiener指数H'的变化趋势相反;Pielou均匀度指数在2004年12月有所降低,此后又升高。种子均呈明显垂直分布,其中0~2 cm土层种子数量最多,其次是枯枝落叶层,其数量随着土层加深而降低。土壤种子库年输入活力种子142.3粒.m-2,年输出活力种子268.9粒.m-2,动物取食是造成种子损失的主要原因。对照人工林土壤种子库物种和密度均低于天然林地;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物种相似性系数,人工林较高,而天然次生常绿阔叶林较低。  相似文献   
30.
披露从1550年至2008年7次冻雨的发生,根据现有统计信息,分析二次灾害间隔期,有较大缩短趋势。根据1982年灾害调查,由于样地少,探索影响林木受害率的因子分析比较困难。但灾后详细调查有重大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