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207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4篇
  59篇
综合类   350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95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北沙柳种质资源的初步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毛乌素沙地北沙柳种质资源的生长状况以及北沙柳部分性状的分类和分布规律,对北沙柳种质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以及有效的利用,采用样线法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我国毛乌素沙地北沙柳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现地调查,确定了我国北沙柳的主要分布区.采用数理统计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北沙柳部分性状的变异情况及其生长现状.(1)北沙柳灌丛高度和冠幅均符合正态分布,冠幅变异幅度大于灌丛高度变异幅度.(2)不同种源区北沙柳灌丛高度差异显著,冠幅差异不显著.(3)不同种源区北沙柳的扦插成活率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92.
乌鸡小脑的解剖学及神经肽Y神经元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乌鸡小脑的形态结构及其细胞构筑和神经肽Y免疫反应神经元在小脑内的分布情况 ,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化SABC染色技术 ,对 1 0只泰和乌鸡的小脑进行了研究 ,并与北京鸭、肉鸽、本地鸡及非洲鸵鸟等禽类的相关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①泰和乌鸡小脑皮质分 3层 ,由外至内依次为分子层、蒲肯野氏细胞层和颗粒层 ;②小脑分 1 0叶 ,Ⅰ、Ⅱ和Ⅹ为单叶 ,其余都有2个~ 3个小叶 ;③小脑中央核的神经元数量稀少 ;④神经肽Y免疫阳性神经元主要存在小脑皮质的蒲肯野氏细胞层 ,分子层、颗粒层 ,在小脑中央核未见阳性反应细胞 ;⑤泰和乌鸡小脑的形态结构及其细胞构筑与其它家禽相似 ;⑥小脑内NPY阳性神经元在蒲肯野氏细胞层的分布与鸡、肉鸽、大鼠的大体相似 ,在小脑白质内与肉鸽的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3.
为了探索烤烟马铃薯Y病毒病(PVY)的有效防控措施,于2007~2008年在贵州省瓮安县分别对小麦与烤烟套作和地膜覆盖2种不同的栽培方式下的烤烟PVY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烤烟与小麦套作能极显著降低烤烟的PVY发病率,与双行小麦双行烟相比,双行小麦单行烟栽培方式对防治烤烟PVY效果更好;地膜覆盖栽培较常规露地栽培能显著降低烤烟的PVY发病率。小麦与烤烟套作和地膜覆盖是防治烤烟PVY的有效手段,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94.
酸枣组培快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休眠芽为试材,建立了酸枣的组培快繁体系。最适启动培养基为MS+BA1 0+IBA0 1或MS+BA2 0+NAA0 1,增殖培养基为MS+BA2 0~3 0,萌芽率和壮芽率均超过了70%。增殖培养时,下部茎段的出芽率高于上部茎段,但萌发壮芽的比率则以上部茎段相对较高。1 2MS+IBA0 5~1 0是酸枣快繁生根培养的适宜培养基,生根率最高可达92%。  相似文献   
95.
为研究外源亚精胺对镉胁迫下杞柳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采用营养液培养试验,通过不同浓度(0、10、20、30、40 mg·L~(-1))的Cd2+胁迫处理,探明Cd2+对杞柳的半抑制浓度;研究在半抑制浓度下施用外源亚精胺(0、0.1、0.2、0.4、0.8、1.6 mmol·L~(-1))对镉胁迫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镉胁迫对杞柳的半抑制浓度为24.50 mg·L~(-1);施用外源亚精胺可以有效缓解镉胁迫对杞柳生长的抑制作用,外源亚精胺处理相对生长率较对照增加44.97%~102.76%,过氧化氢含量下降54.08%~67.39%;其中0.4 mmol·L~(-1)亚精胺处理下相对生长率、根系节点数、连接数、分叉数的增长幅度均为最高,分别增加102.76%、50.33%、25.20%和25.42%,其总蛋白含量上升43.43%,产生超氧阴离子活力单位与过氧化氢含量分别下降46.35%和67.39%。研究表明,喷施亚精胺能有效缓解杞柳幼苗镉胁迫,其最佳施用浓度为0.4 mmol·L~(-1)。  相似文献   
96.
针对当前毛乌素沙地沙柳灌丛衰退问题,设计维持丛状结构特征可持续的生态平茬方法,研究不同平茬方法下沙柳灌丛的风场结构与防风效益,为今后毛乌素沙地沙柳生态平茬提供理论指导。试验设定6种平茬强度(0、0.2Ф、0.4Ф、0.6Ф、0.8Ф、1.0Ф,Ф为灌丛蓬径),3种平茬模式(模式A:按平茬强度沿主风向从灌丛迎风面向背风面平茬、模式B:按平茬强度沿主风向从灌丛两侧向中间同时平茬、模式C:按平茬强度沿主风向从灌丛中间1/2处同时向两侧平茬,下同)来维持灌丛结构的可持续存在,分析平茬后灌丛保留结构的自身形态参数和防风效益的关系,并依此选出最优平茬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平茬强度在0~0.4Ф范围内,模式A和B的灌丛形态参数和防风效益指标均无显著变化,但模式B防风效益优于模式A;而强度为0.6Ф及以上,3种平茬模式下,背风面的风速降幅均明显减小,防风距离逐渐缩短,与原灌丛防风效益差异显著,强度为0.4Ф是防风效益发生突变的临界点。对防风效益影响最大的形态参数是疏透度。研究得出合理的平茬方法为:沙柳灌丛以模式B进行平茬,平茬强度为0.4Ф。  相似文献   
97.
为进一步比较不同柳树无性系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差异,选择优良柳树无性系,以垂爆109柳SalixבChuibao 109’和旱快柳Salix matsudana var.anshanensis为试材,采用Hoagland营养液水培方法,研究正常情况下垂爆109柳和旱快柳幼苗生长性状和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培养45d后,与旱快柳相比垂爆109柳幼苗的叶片数、叶长、根长、根数、基径无显著差异;垂爆109柳的叶宽、叶间距、新枝长、枝条鲜质量和干质量,根鲜质量和干质量,都明显高于旱快柳(p<0.01)。垂爆109柳和旱快柳的净光合速率有明显的差异,净光合速率值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均表现为垂爆109柳>旱快柳。垂爆109柳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都低于旱快柳,表明旱快柳具有较强的光强利用能力,强光照射对旱快柳的抑制作用较低;而垂爆109柳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98.
为了探索垂柳(Salix babylonica)树叶的饲料化加工技术,在研究6个生育期(展叶期、开花初期、飞絮期、青绿期、枯黄期、落叶期)柳树叶营养物质含量变化的基础上,分别将其调制成青贮饲料,测定并比较不同生育期柳树叶制备青贮饲料的营养物质含量及发酵品质指标,并对枯黄期和落叶期树叶进行添加乳酸菌菌剂青贮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根据原料营养物质判断,展叶期柳树叶营养品质与优质豆科牧草品质近似,但是随着生育期的延迟,柳树叶营养物质含量和饲用价值显著下降。将不同生育期柳树叶直接青贮之后,无品质改善效果,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差,饲用价值不大。但是,添加乳酸菌菌剂后调制的柳树叶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得到了显著改善。综上表明,柳树叶如果直接饲喂利用,最好选择在较为幼嫩的展叶期;如果开发利用其他生育期或枯落后的柳树叶,以添加乳酸菌菌剂调制成青贮饲料为好。  相似文献   
99.
取单层培养72 h生长良好的犊牛肝细胞,采用单因素重复试验,分别添加0、50、100、200、500、1000 pg/ml的羊体外合成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2孔),再培养12 h后分别提取RNA和制备细胞上清液。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外源NPY 对肝细胞糖异生关键酶丙酮酸羧化酶(pyruvate carboxylase,PC)基因表达的影响,同时用比色法检测其对肝细胞PC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NPY显著促进了肝细胞PC mRNA表达,增强了PC活性。  相似文献   
100.
家畜性别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畜牧生产中,人为控制出生家畜的性别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家畜性别控制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作者综述了X、Y精子的分离和胚胎性别鉴定这两项家畜性控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