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207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4篇
  59篇
综合类   350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95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Amaranthus leaf mottle virus (AmLMV) was classified as a member of the genus Potyvirus on the basis of its particle morphology, serology,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Casetta et al., 1986). Based on these properties, an Amaranthus viridis-infecting virus isolated in Spain, causing mottle and leaf blistering as well as reduced growth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mLMV. The 3′ terminal genomic region of this and a reference isolate from Italy has been sequenced and reveals a 95% nucleotide identity between the two isolates. The sequenced part comprises the coat protein with 281 amino acids and 315 nucleotides of the 3′ untranslated region (UTR) preceding a polyadenylated tail. Pairwise comparisons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he nucleotide and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the CP and 3′ UTR of the cloned cDNAs with those of other potyviruses shows that AmLMV is a distinct potyvirus closely related to Potato virus Y.  相似文献   
42.
王太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987-14990
[目的]研究杞柳优良品种引种试验与生长规律。[方法]选择和引进4个优良品种:JW9-6与JW8-26是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从簸萁柳与杞柳正反杂交种中选出的优良无性系;绒柳和大红头是山东郯城县经多年栽培选育的优良品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和裂区试验设计进行多点不同品种、不同密度的造林对比试验,对4个品种的扦插成活率、物侯期、抗性、地径生长规律、株高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引种试验研究表明:JW8-26、JW9-6、绒柳和大红头4个无性系品种在引种试验区能够露天越冬过夏,与原产地相比经济价值没有降低。所以此次引种试验是成功的。地径生长规律研究表明:4个品种的平均地径生长量的高速增长期在每年的3月10—5月10目,5月25日达到峰值,之后地径生长下降;地径平均增长速度的大小顺序依次是:JW9-6(26.82%)〉绒柳(22.85%)〉JW8-26(19.33%)〉大红头(17.25%)。株高生长规律研究表明:4个品种的株高生长量从3月10~5月10日是快速生长期,2个月净增高136.2cm,第2个峰值在5月25日左右,平均净增高47.0cm,之后下降;株高平均生长速度的大小顺序依次是:JW9-6(46.99%)〉大红头(44.24%)〉绒柳(43.87%)〉JW8-26(41.96%),但没有明显差异。[结论]为4个新品种在驻马店市低洼易涝地带和滩涂地带大面积栽培推广提供技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3.
源于马铃薯Y病毒CP基因的dsRNA原核表达及提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为基础构建了含PVY CP基因3’端253bp反向重复片段的双链RNA(dsRNA)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HT115(DE3),经IPTG诱导产生dsRNA,用LiCl沉淀法提取,获得了高质量的dsRNA。  相似文献   
44.
对不同坡位沙柳叶片含水量以及沙柳当年生苗、未平茬苗和实生苗3种沙柳苗的叶片含水量进行测定,同时对土壤含水量与沙柳叶片含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不同坡位叶片含水量表现为迎风坡>丘间低地>背风坡,其中迎风坡坡底叶片含水量最高为61.98%,而背风坡中部和坡底部叶片含水量的差异不显著;3种沙柳苗的叶片含水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当年生苗>未平茬苗>实生苗,与不同类型的沙柳苗的叶面积大小相一致;总体来看,在"柳湾林"内沙柳叶片含水量与表层土水分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5.
以大豆蛋白胶为胶黏剂,分别采用剥皮和未剥皮的竹柳枝桠材制备中密度纤维板.探讨了枝桠材树皮与木质部的比例和纤维得浆率,研究了树皮含量、施胶量和板材密度对竹柳纤维板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优化了板材的制备工艺参数,并与脲醛树脂胶制备的剥皮竹柳中密度纤维板进行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竹柳枝桠材的树皮含量这30.5%,其纤维得浆率比剥皮枝桠材低约4%;纤维板的性能随着密度和施胶量的增加而明显提高;剥皮竹柳所制纤维板的性能优于未剥皮的,未剥皮竹柳所制纤维板在密度为0.80 g/cm3,施胶量为16%时,其物理力学性能可满足GB/T 11718-2009的要求;而剥皮竹柳所制纤维板在密度为0.75 g/cm3,施胶量为14%时即可达到国标要求;大豆蛋白胶所制纤维极性能略低于脲醛树脂所制纤维板,但基本可以满足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46.
对河北省的柳属(SalixL.)植物进行了多年的调查研究,考证了有关文献,经过鉴定,现知河北柳属有34种4变种3变型,比《河北植物志》中增加了17种1变种,本文进行了补遗,并讨论了相近种的区别特征。  相似文献   
47.
沙柳集束沙障固沙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风蚀沙埋是制约沙区人工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子之一。设置沙障是防止风蚀沙埋,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措施。本文通过对沙区人工造林设置不同类型沙障的对比试验,筛选出沙柳集束沙障。该沙障具有明显的效益,可在高大流动沙区人工造林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48.
异质光环境中旱柳的光截取和利用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何维明  董鸣 《林业科学》2002,38(3):7-13
比较了不同光环境中旱柳枝,叶的生物量分配,形态特征,光能利用和水分特征。(1)阳性枝的枝重比显著大于全不遮荫枝;阴生枝的枝重比显著小于全部遮荫枝,而叶重比恰好相反。(2)阳生枝与全不遮荫枝的形态特征无显著差异。阴生枝的叶面积比率,比枝长和单位枝长叶数都显著大于全部遮荫枝,因而阴生枝的截光潜力大于全部遮荫枝。(3)阳性枝和阴生枝的植冠生产力指数分别显著大于全不遮荫枝和全部遮荫枝,因此,异质光环境中旱柳植株对光资源的利用效率大于同质光环境,(4)阳生枝的水分饱和亏缺和失水系数都显著小于全不遮荫枝,这暗示,前者的抗旱保水性大于后者。  相似文献   
49.
国外引进柳树初选无性系的苗期生长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外引进柳树种质资源 434个,通过栽培和杂交育种试验,初选出了一批杂种或无性系。该文报道了其中16个初选材料在北京地区的苗期测定结果。表明在试验材料旱柳×白柳杂种中有 4个无性系初期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50.
小叶杨×旱柳属间杂交实验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