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7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6篇
  19篇
综合类   133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5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Juvenile European pikeperch, Sander lucioperca, were fed commercial feed (group C) or experimental feed supplemented with NuPro® nucleotide‐rich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yeast protein (extract obtained through a cell wall removal process) in doses of 20, 40 or 60 g kg?1 feed (groups N2, N4, N6) for 8 weeks. Growth, non‐specific immunity parameters, hist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liver and intestine, proximate whole‐body composition and bloo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were assayed. It was noted that brewer’s yeast extract has immunomodulatory proprieties. NuPro® in doses of 40 and 60 g kg?1 feed strongly stimulated non‐specific (innate) cellular and humoral immunity in pikeperch. The experimental feed did not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pikeperch growth (P > 0.05). The proximate composition of the fish bodies and the hepatosomatic and viscerosomatic (VSI) indices were also not affected,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tested diets had no negative impact on the metabolism or deposition of nutrients in fish tissues. The lower levels of transaminases AST and ALT, which were noted in the groups with the two highest doses of NuPro® (P < 0.05), might indicate improved liver function. It was also demonstrated that the brewer’s yeast extract stimulates the absorption activity of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相似文献   
102.
利用太空诱变获得的优良菌种黑曲霉ZM-8及啤酒酵母YB-6和白地霉、热带假丝酵母配制成的复合菌,固态发酵苹果渣玉米秸秆混合料.结果表明,苹果渣玉米秸秆混合料各成分最适宜的配比为:苹果渣70%,玉米秸秆10%,麸皮15%,辅料5%.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适辅料配方为:尿素2 g,硫铵2 g,食盐1g.复合菌的最佳配方为:黑...  相似文献   
103.
[目的]选育高产谷胱甘肽的酵母菌株。[方法]通过紫外线进行诱变处理,运用推理育种技术获得抗乙硫氨酸突变株。[结果]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高产GSH的菌株HSJB1,其摇瓶发酵生物量为3.87 g/L,GSH产量为91.87 mg/L。依据菌株的细胞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其为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通过紫外线对出发菌株HSJB1进行诱变处理,获得一株抗乙硫氨酸突变株YBS77,该突变株经摇瓶发酵,生物量达7.60 g/L,GSH产量为211.96 mg/L。[结论]通过选育获得的突变株生物量比出发菌株提高了96.38%,GSH产量提高了130.72%,表明该育种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04.
对30株酿酒酵母进行模拟胃肠转运、胆盐耐受性以及抑菌特性的体外筛选,筛选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酿酒酵母与植物乳杆菌IMAU10120共生.结果表明:4株酿酒酵母IMAU6Y047、IMAU7Y006、IMAU7Y007、IMAU7Y036 pH 2.5/pH 8.0胃肠转运存活率大于50%,且均为胆盐耐性菌株,对大肠杆菌O157、鼠伤寒沙门氏菌、弗氏志贺氏菌有抑制作用,且IMAU7Y006与植物乳杆菌IMAU10120互利共生,为进一步混合发酵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5.
106.
菊芋替代玉米发酵生产乙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对以果糖基能源植物——菊芋作为唯一碳源,发酵生产乙醇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酿酒酵母BY4742可以良好地利用菊芋水解产物生长和代谢,生物量和乙醇产量和葡萄糖或果糖做底物时相比无明显差异。当底物浓度较高时,菌种对糖化菊芋汁中还原糖的利用率明显下降,但是乙醇产量没有下降,说明菊芋中含有的一些可溶性蛋白、氨基酸和矿物质有可能被菌种代谢利用转化成乙醇。另外,还从经济角度简单分析了菊芋替代玉米发酵生产乙醇的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对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WBG3进行菌株发酵特性的研究,旨在获得一株性能良好的2,3-丁二醇(2,3-BD)生产菌株。本研究采用摇瓶发酵法,改变发酵过程中的底物浓度、溶氧量和酸碱浓度,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2,3-BD合成途径中关键中间产物(丙酮酸、α-乙酰乳酸、乙偶姻)含量和发酵产物浓度。结果表明:S. cerevisiae WBG3菌株生长良好,在80 g/L葡萄糖、30℃和200 r/min条件下,丙酮酸、α-乙酰乳酸和乙偶姻含量分别达到0.10±0.03 g/L、3.38±0.06 g/L和0.17±0.02 g/L,乙醇转化率最低为0.44±0.02 g/g。添加乙酸后,甘油产量和乙醇转化率分别较对照组降低了9.5%和10%,2,3-BD的最终产量为0.36±0.02 g/L。因此,S. cerevisiae WBG3具备生产2,3-BD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提升豆渣的饲用价值,缓解饲料短缺矛盾.[方法]以豆渣为培养基主要原料,对面包酵母B_(188)固体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SCP)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通过对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的优化,确定了豆渣固体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工艺条件;其优化工艺是麸皮与豆渣的最佳配比为1∶6;尿素、硫酸铵的添加量分别是3;,0.2;;起始pH 5.0,接种量12;,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48 h;在此优化条件下,SCP合成量达最大值,蛋白质含量为36.19;.[结论]该研究为豆渣的饲料化规模生产提供了一种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微小毛霉(Mucor.pusillus)△6-脂肪酸脱饱和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方法:以一株产γ-亚麻酸的微小毛霉为材料,通过PCR方法克隆得到的△6-脂肪酸脱饱和酶基因,构建重组的酵母表达载体pYMpD6D,将重组载体通过醋酸锂方法导入酿酒酵母中,并利用酵母表达系统证实该基因能导致酵母合成γ-亚麻酸。结果:通过GC分析,γ-亚麻酸占总脂肪酸量的6.53%,微小毛霉△6-脂肪酸脱饱和酶基因在酵母中得到了正确的表达。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6-脂肪酸脱饱和酶基因家族和进一步利用该基因来改良作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0.
杨士春  吕晓龙  缪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019-12022
[目的]应用响应曲面法优化酵母菌发酵产乙醇的工艺。[方法]首先以初糖浓度为因子进行单因素试验,大致确定乙醇产量较高时初糖浓度的范围;然后分析试验条件,应用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以初糖浓度、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为因素,以酿酒酵母发酵过程中乙醇产量的变化为响应值,进行试验,运用SAS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得出重要因素的最佳水平,从而确定最佳的发酵条件。[结果]经响应曲面法优化获得的酿酒酵母发酵生产乙醇的工艺参数为:初糖浓度24.72%,发酵温度36.05℃,发酵时间50.65h,在此优化条件下,获得的乙醇产量达137.59g/L。[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生物发酵产乙醇的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