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4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335篇
林业   187篇
农学   221篇
基础科学   86篇
  222篇
综合类   1133篇
农作物   211篇
水产渔业   129篇
畜牧兽医   915篇
园艺   300篇
植物保护   186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渭北旱塬农户冬小麦养分资源投入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目前我国化肥用量的现状和农民养分资源投入中存在的问题,在渭北旱塬冬小麦种植区域选取3个区/县进行了冬小麦养分资源投入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小麦产量适中的农户占10.0%,偏低的农户占7.5%,很低的农户占79.2%,偏高的农户占3.3%,很高的农户占0.0%.冬小麦纯N平均用量为191.5 kg·hm-2,P2O5平均用量为121.2 kg·hm-2,K2O平均用量为74.4 kg·hm-.氮肥投入量适中的农户占30.0%,偏低的占5.0%,很低的占4.2%,偏高的占22.5%,很高的占38.3%.磷肥投入量适中的农户占14.2%,偏低的占41.7%,很低的占15.0%,偏高的占15.8%,很高的占13.3%.钾肥投入量适中的农户占2.5%,偏低的占2.5%,很低的占78.3%,偏高的占5.0%,很高的占11.7%.养分资源投入以无机为主,有机为辅;投入形式以基施为主.  相似文献   
862.
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马铃薯还原糖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4  
试验针对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马铃薯还原糖含量的吸收光谱及其对测定值可靠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找到了分析马铃薯还原糖的最佳条件:λ射波长为510nm,显色剂用量为6mL,在沸水浴的显色时间范围为12~15min,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灵敏度得到了提高。由于该方法具有方便、安全、成本低等优点,适合于常规实验室马铃薯还原糖批量和定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63.
利用同源克隆方法从强耐旱栽培大豆(Glycine max)品种齐黄22中克隆得到2个编码大豆△1-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的基因,分别命名为Gm P5CS1和Gm P5CS2。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Gm P5CS1包含1个长度为2 163 bp的ORF,编码720个氨基酸,等电点p I为6.70,分子量大小为78.38 k Da;Gm P5CS2包含1个长度为2 271 bp的ORF,编码756个氨基酸,等电点p I为6.10,分子量大小为82.18 k Da。与NCBI公布的部分物种蛋白质序列比对发现,Gm P5CS1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的亲缘关系最高,Gm P5CS2与豇豆(Vigna unguiculata)的亲缘关系最高。组织表达分析表明,Gm P5CS1与Gm P5CS2基因在大豆的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叶和根中的表达量相对较高,茎中表达量次之,花和籽粒中的表达量相对较低。利用Gateway技术得到植物过表达载体p Earley Gate103-Gm P5CS,再转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中,为Gm P5CS基因的转化及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64.
为分析大麦黄花叶病抗性基因的位置和效应,以高抗大麦品种扬农啤5号和感病大麦品种日引3号构建的253个RIL群体及亲本为材料,利用在双亲间具有多态性的108对SSR分子标记构建遗传群体连锁图谱,结合大麦黄花叶病抗性表型数据,采用QTL IciMapping 4.0软件进行大麦黄花叶病抗性QTL分析。结果表明,在大麦染色体1H、2H、5H和7H共检测到6个与大麦黄花叶病抗性相关的QTL,这6个QTL对大麦黄花叶病抗性的贡献率为4.39%~14.92%。其中,位于2H染色体的QTL qRYM-2Hb在3年9个时期均能检测到,介于标记区间GBM1309~EBmac0415,可解释5.70%~14.92%的表型变异,与已定位的 Rym16~(Hb)的位置相近,可能是 Rym16~(Hb)的等位基因;位于2H染色体的QTL qRYM-2Ha在2年3个时期均能检测到,介于标记区间EBmac0640~Bmag0744,可解释5.00%~10.88%的表型变异,可能是1个新的抗性位点;其他4个抗性QTL均仅在1年1个时期检测到,是否真实存在尚需进一步验证。同时,所有QTL的加性效应均为负值,表明定位的6个大麦黄花叶病抗性基因均来自母本扬农啤5号。  相似文献   
865.
为了探究LvRab5B蛋白在凡纳滨对虾抗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实验分别构建了LvRab5B蛋白在昆虫和酵母细胞中的融合表达载体,将不同的载体导入不同的细胞中,利用免疫荧光和酵母双杂交的方法研究了Lv Rab5B蛋白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以及Lv Rab5B蛋白与病毒IHHNV之间的互作关系;通过qRT-PCR方法研究了该蛋白在健康对虾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凡纳滨对虾分别感染IHHNV和WSSV后不同时间点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Lv Rab5B基因融合蛋白能够在昆虫细胞中表达;Lv Rab5B蛋白与IHHNV病毒衣壳蛋白CP无相互作用,而与非结构蛋白NS1相互作用明显,与非结构蛋白NS2作用较弱。qRT-PCR结果显示,LvRab5B基因在凡纳滨对虾心脏、鳃腺、肠道、胃、肝胰脏和肌肉中都表达,在肠道中表达量最高,肝胰脏次之;Lv Rab5B蛋白在凡纳滨对虾机体感染病毒前后的表达情况不同,感染初期表达降低,随后迅速上升,末期下降。研究表明,LvRab5B基因参与凡纳滨对虾抵抗IHHNV和WSSV病毒的先天免疫过程,为进一步研究Lv Rab5B蛋白在对虾机体中的免疫功能及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66.
867.
为了研究Smad1/5基因在泥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本文利用SMART RACE方法克隆得到泥蚶Smad1/5基因(Tg-Smad1/5)的cDNA全长序列,该序列全长2 424 bp,开放阅读框有1 386 bp,编码462个氨基酸。Tg-Smad1/5蛋白与合浦珠母贝Smad5、太平洋牡蛎Smad5和大西洋舟螺Smad1的同源性分别达到了92.3%,91.2%和80.4%,与脊椎动物的同源性都在70%以上;该蛋白包含MH1和MH2区两个较为保守的结构域,此结构与高等动物Smad1和Smad5蛋白极为相似,表明该基因在物种进化过程中比较保守。利用qRT-PCR技术,研究了Smad1/5基因在泥蚶6个组织和9个发育时期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Tg-Smad1/5基因在泥蚶成贝6个组织中均有表达,而在斧足中的表达量最高,极显著地高于其他组织;在各发育时期中,Tg-Smad1/5表达量随发育进程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在眼点幼虫期达到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时期,而在变态至稚贝时,表达量又极显著地下降。研究结果表明,Tg-Smad1/5具有类似于高等动物的分子结构,并在泥蚶不同组织、不同发育时期表达有所差异,这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贝类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68.
大辽河口及邻近海域的污染现状和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娟  孙茜  莫春波  郭乃立 《水产科学》2008,27(6):286-289
大辽河是辽东湾污染物主要输入河流,通过对大辽河口及其河口邻近海域的环境监测调查,分析大辽河口和河口邻近海域的主要污染物BOD5、COD、无机氮、无机磷和重金属等的污染状况及分布特征。调查结果表明,河口BOD5的含量均高于邻近海域的含量,而河口COD的含量与邻近海域的含量差别不大;重金属丰水期含量最高,营养盐无机氮、无机磷在平水期含量最高,因而秋季辽东湾更易发生赤潮。  相似文献   
869.
Changes in the diet have been previously reported to alter the gut bacterial profile in several organisms, including shrimp. These shifts in microbial structure either promote beneficial effects to the host or cause diseases. Supplementation of 5‐aminolevulinic acid (5‐ALA), the precursor of tetrapyrroles, has been previously reported to enhance shrimp's immune response. To know whether 5‐ALA has effects on the gut bacterial structure in Pacific white shrimp (Litopenaeus vannamei), we investigated the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the intestine and stomach of L. vannamei using high‐throughput Illumina sequencing of 16S rRNA gene libraries. One week of 5‐ALA supplementation altered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beta diversity) in both tissues, as shown by the results of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MDS) plots and analysis of similarities (ANOSIM). DESeq2 analysis revealed enrichment of differentially abundant taxa in the 5‐ALA group (e.g. Enhydrobacter and Oceaniovalibus) and control group (e.g. Tenacibaculum and Mycobacterium). Metagenomic predictions suggested that the control group had more KEGG pathways associated with ‘metabolism’ than the 5‐ALA group.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5‐ALA supplementation potentially promotes the formation of a beneficial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shrimp.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n the effect of 5‐ALA supplementation on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profile in any organism.  相似文献   
870.
Pikeperch (Sander lucioperca L.) is a percid fish species of high commercial value and potential for being aquacultured in Europe. As such, pikeperch needs to be karyologically studied with special attention dedicated to arrangement of the homologous chromosomes into pairs and chromosomal location of the chosen DNA sequences. The karyotype of the pikeperch consists of 48 small chromosomes: One pair of metacentric chromosomes, 15 pairs of submetacentric chromosomes and eight pairs of subtelo‐acrocentric chromosomes (FN = 80). Original data on the chromosomal distribution of early and late replication regions, segments resistant to AluI, DdeI, HinfI and HaeIII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C‐banded heterochromatin presented herein have been used to arrange pikeperch chromosomes into the karyotype. After Primed in situ labeling (PRINS) technique with primers enabling amplification of 5S rDNA sequences, hybridization spots observed on the short (p) arms of two the largest pikeperch submetacentric chromosomes (no. 2).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with telomeric PNA (Peptide Nucleic Acid) probe enabled recognition of the conservative telomeric DNA sequences on the pikeperch chromosomes. No interstitial signals were observed. The specimens studied did not show any morphologically differentiated sex chromosom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