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4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比较掌叶大黄、喜马拉雅大黄、菱叶大黄、头序大黄4种高山药用大黄中蒽醌类成分含量的差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大黄素为对照品,0.5%醋酸镁-甲醇溶液为显色剂,测定了样品溶液在510nm处的吸光度。结果表明,4种大黄中总蒽醌和结合蒽醌的含量为喜马拉雅大黄掌叶大黄菱叶大黄头序大黄,游离蒽醌的含量为喜马拉雅大黄掌叶大黄头序大黄菱叶大黄,与藏药用大黄的等级划分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2.
番泻叶不同提取部位促胃肠动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琅  李聪  申烨华  兰梅  李智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707-6708,6711
[目的]比较筛选番泻叶促胃肠动力活性部位,为质量控制和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萃取法制备不同极性的溶剂部位(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水溶性部位),运用小鼠便质便次的统计及蓝色葡聚糖-2000的胃排空和肠推进试验比较和筛选促胃肠动力活性部位。[结果]番泻叶的正丁醇部位具有明显的促胃肠动力活性,促动药效最好。[结论]番泻叶的促胃肠动力活性部位为正丁醇部位,能明显促进小鼠肠推进。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大黄(Rheum officinale)和公丁香(Flos caryophylli对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及其生物膜(Biofilm)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大黄和公丁香对哈氏弧菌的体外抑菌作用;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大黄和公丁香对哈氏弧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MTT法评价2种中草药液对哈氏弧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大黄对哈氏弧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5.31±0.4)mm,MIC和MBC均为7.813 mg/m1;公丁香对哈氏弧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1.53±0.6)mm,MIC和MBC分别为15.625和62.5 mg/ml;2种中草药液浓度分别在7.81和0.97 mg/ml以上时对生物膜的形成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结论]大黄和公丁香对哈氏弧菌及其生物膜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大黄的作用比公丁香更强.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药用大黄在云杉林下的生长发育规律。[方法]于马尔康市梭磨乡毛木初沟云杉林下播种野生药用大黄种子,观察并检测其生长状况。[结果]药用大黄在生长季节,株高的变化幅度相对一致,根长、生物量的月间积累及年间积累均呈先慢后快的变化趋势,变化趋势线为幂函数方程;在生长季初期,地上部分生物量分配率高于地下部分,说明地上部分生长速度较快,而在生长季后期,地下部分生物量分配率超过了地上部分。[结论]该研究为探讨药用大黄在云杉林下的大规模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5.
掌叶大黄与河套大黄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永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540-12541
[目的]对陇东地区产的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 L.)与河套大黄(RheumhotaoenseC.Y.ChengetC.T.Kao)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超声70%甲醇浸提法和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掌叶大黄与河套大黄根及根茎的70%甲醇提取物中共同分离鉴定出9种化合物,分别为:没食子酸(I)、大黄酸(Ⅱ)、大黄素(Ⅲ)、芦荟大黄素(Ⅳ)、芦荟大黄素.8.葡萄糖甙(Ⅴ)、大黄酚(Ⅵ)、大黄素甲醚(Ⅶ)、番泻甙A(Ⅷ)、番泻甙B(Ⅸ)。除此之外,从河套大黄的根中又分离出1种化合物——土大黄甙。[结论]河套大黄不能代替掌叶大黄作药用。  相似文献   
56.
超临界CO_2萃取大黄蒽醌类成分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超临界CO2技术萃取大黄游离蒽醌类成分的工艺,为探索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新工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超临界CO2技术萃取大黄游离蒽醌的工艺。[结果]最佳萃取条件为:静萃取时间为30 min,动萃取时间为15 min,夹带剂无水乙醇用量为2.0 ml,萃取温度为50℃,萃取压力为30 MPa,CO2流量为6 ml/min。在最佳萃取条件下大黄游离蒽醌类成分的提取率为1.12%。[结论]得到超临界CO2萃取大黄游离蒽醌类成分的最佳工艺,为探索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新工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7.
[目的]为唐古特大黄、绿茶的抗氧化活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取DPPH法,研究了唐古特大黄和绿茶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唐古特大黄和绿茶的甲醇提取物比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高。[结论]唐古特大黄和绿茶的提取物都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8.
Rheum officinale liquid formulation, the ethanol extract from roots of R. officinale Baill., formulated as physcion 5 g l−1 aqueous solution (AS), has been commercialized in China for controlling cucumber powdery mildew (Podosphaera xanthii (Castagne) U. Braun & Shishkoff). The efficacy of the product was evaluated in pot tests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and in open and protected fields in China over 2 years. In most trials, the efficacy reached above 80% at the rates of 10–50 mg a.i l−1 water after three applications and at the rates of 20–50 mg a.i l−1 water after two applications. The cucumber fruit yield in the product treatment was as many or more as triadimefon treatment, and over 53.1% compared to the untreated control.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Chinese rhubarb extract could be an effective alternative plant protecting agent in the integrated and biological management of cucumber powdery mildew.  相似文献   
59.
采用平皿法对青海、甘肃、四川等地的大黄种子进行了带菌检测和分离鉴定,并研究了3种杀菌剂对大黄种子带菌的消毒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大黄种子携带的主要真菌类群为短梗梭孢霉属(Fusoma)、束丝菌属(Ozonium)和青霉属(Penicillium).在外部携带的真菌中,除重庆的4-YY和四川的8-LT种子携带的青霉属真菌占优势外,其余种子都是短梗梭孢霉属真菌占优势.在内部携带的真菌中,除重庆的4-YY的优势菌群为短梗梭孢霉属外,其余的种子都是束丝菌属真菌占优势.白方甲托对不同批次大黄种子所携带的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60.
超声波与赤霉素处理对大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在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超声波和赤霉素对唐古特大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波和赤霉素处理唐古特大黄种子,每日观察种子的萌发生长情况,在种子发芽后测定发芽率、平均根长、幼苗鲜重、根系鲜重、叶片面积,计算种子简化活力指数(G.S)。[结果]结果表明:大黄种子经超声波和赤霉素处理后,幼苗性状均有明显改善,幼苗的平均根长、鲜重、叶片面积增幅显著。优化综合农艺措施为:超声作用时间27.5~43.8 min,赤霉素浓度40.8~58.1 mg/kg。[结论]采用超声波和赤霉素处理唐古特大黄种子,对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