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6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8篇 |
农学 | 6篇 |
基础科学 | 1篇 |
12篇 | |
综合类 | 127篇 |
农作物 | 3篇 |
水产渔业 | 44篇 |
畜牧兽医 | 63篇 |
园艺 | 3篇 |
植物保护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26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3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了探讨两栖动物嗅器和犁鼻器在种系发生中的意义,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中国林蛙嗅觉系统和犁鼻系统的组织结构。结果显示,嗅器可分为主嗅室、中室和下室3部分;主嗅室被覆嗅上皮,中室和下室被覆非嗅上皮。犁鼻腔位于嗅器的腹内侧,与下室相通,被覆发达的犁鼻上皮。背侧嗅神经起始于主嗅室背侧嗅上皮,经由嗅球腹外侧和前部进入同侧嗅球;犁鼻神经起始于犁鼻器上皮,经由嗅球腹正中部进入同侧副嗅球。 相似文献
92.
中国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遗传多样性与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1个微卫星多态位点检测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遗传结构。6个东北林蛙种群的75个个体分布于中国的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11个位点在所有种群中得到的等位基因数为2~10个不等,平均5.6个;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572,属于中度多态。基因分化系数(FST)分析表明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的种群间遗传分化显著(P<0.001),基于Nei's DA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系统树和AMOVA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结论的准确性。因此, 建议将分布于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的东北林蛙划分为两个单独的管理单元加以保护和管理。图2表7参46。 相似文献
93.
青榨槭外植体消毒方法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榨槭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取材时间、消毒剂种类以及处理时间对外植体灭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0.1%、0.2%升汞处理5 min或7 min的污染率显著低于1%次氯酸钠处理20 min或30 min;75%酒精浸60 s后,用0.1%的升汞消毒7 min和0.2%的升汞消毒5 min或7 min的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其中75%酒精浸60 s后用0.1%的升汞消毒7 min的消毒效果最好,外植体污染率和存活率分别为1.9%和90.4%。4月中旬至7月中旬取材的外植体污染率均低于5%,而存活率均达90%以上,为青榨槭茎段外植体取材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94.
黑龙江省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区域分化的初步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随机扩增多态DNA (RAPD)技术对黑龙江省8个地区野外采集的中国林蛙(Rana c hensinensis)个体进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区域分化的初步研究。实验筛选出的10个RAPD引物 共扩增出78条DNA多态片段。用NJ(Neighbor-Joining)方法分析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树。 结果表明,中国林蛙(R. chensinensis)在8个不同采样地区已经出现明显的区域分化,且不 同地区的中国林蛙之间存在地理距离和遗传距离不相吻合。根据地理、地质学资料初步推论 ,黑龙江省中国林蛙(R. chensinensis)的中心发源区很可能位于松花江和黑龙江两江下游 的丘陵地区。并主要依靠松花江水系从三江平原进入松嫩平原,在方正地区形成向西扩散过 程中的次中心发源区。 相似文献
95.
以自然状态下健康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体表常驻菌群为研究对象,用无菌水漂洗掉东北林蛙体表暂住菌后,用无菌拭子收集蛙体表常驻菌并进行培养,之后对单菌落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对菌落形态观察、生化反应管等生化方法测定及16S rDNA序列检测,两方法同时鉴定出东北林蛙体表常驻细菌2种:醋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和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genes),属于环境常见革兰氏阴性细菌。根据结果推测东北林蛙体表常驻细菌来源于环境,并对其生物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6.
The emergence of the infectious disease chytridiomycosis is a major factor responsible for amphibian extinctions in pristine habitats. However, some populations coexist with 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 (Bd), the agent of chytridiomycosis, and others go extinct when Bd arrives. Variation of pathogen severity among populations may be explained by differences of antimicrobial skin peptides and anti-Bd skin bacteria. Previous work showed that a population of the frog Rana sierrae had a high proportion of individuals with at least one species of cultured anti-Bd skin bacteria and was coexisting with Bd for more than 6 years. A population of the closely related sister species Rana muscosa had a significantly lower proportion of individuals with anti-Bd bacteria, and the following year, it went extinct due to Bd. We extended previous work to include another sampling of the R. sierrae population coexisting with Bd and found that, although the anti-Bd bacterial community somewhat differed, both populations had a high proportion of individuals with antifungal bacteria. We also included a population of R. muscosa that was naïve of Bd and predicted to go extinct once Bd emerged since that was the fate of neighboring populations. However, the naïve R. muscosa population had a high proportion of antifungal bacteria, which suggested that the population might survive if Bd emerged. Two years later, the population was surviving with Bd endemic. Variation in the proportion of individuals with anti-Bd skin bacteria appears to explain why some populations persist when Bd emerges in a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97.
敌百虫对沼泽绿牛蛙蝌蚪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水温27.5 ̄29℃时,敌百虫对沼泽绿牛蛙蝌蚪24,48,96h的LC50分别为25.70,16.22,7.94mg/L。估算安全质量浓度为0.79mg/L。敌百虫可作为防治牛蛙某些寄生虫病和敌害生物的药物。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为哈蟆油产地加工确定哈士蟆的最佳捕捉时间与生长年限以及针对在产地加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红油、黑油、冻油的现象,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哈蟆油药材的优级品率。[方法]在9月下旬~11月上旬选择哈士蟆集中回河冬眠时,捕捉不同体重的商品蛙进行产地加工,并观察不同质量状况的商品蛙、不同干燥条件对哈蟆油质量的影响。[结果]哈士蟆的捕捉时间、体重对哈蟆油的出产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哈蟆油的膨胀度无影响。[结论]哈蟆油药材产地加工过程中出现的“红油”、“黑油”、“冻油”问题,是由商品蛙自身质量状况、干燥条件不当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0.
低温胁迫对青榨槭幼树抗寒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3年生青榨槭幼树1年生枝条为材料,测定了不同冷冻处理条件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枝条的相对电导率。结果表明:随着温度下降,细胞SOD和POD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MDA含量随温度降低逐渐升高;枝条相对电导率随处理温度降低呈“S”形上升。相对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推算的青榨槭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为-29.93℃,与枝条恢复生长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因此,相对电导率可以作为测定青榨槭低温半致死温度简洁、有效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