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1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篇
  9篇
综合类   167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32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北方地区,冬季繁殖仔兔成活率,不足40%,为了提高冬季仔兔的成活率与增重率,研制了温控育仔电热片设备。通过三年的试验,用温控育仔电热设备育仔成活率达81%,日增重19.6g。对照组及大群生产成活率为40%,日增重12.9g,试验组比对照组与大群生产成活率提高102%,增重率提高65%。  相似文献   
13.
抗菌肽具有抗菌谱广、不易产生耐药性、无残留等优点,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羊和兔皮下脓肿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通过对羊皮下脓肿组织样本分离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体外抗菌肽抑菌活性检测,同时建立试验兔金黄色葡萄球菌皮下脓肿模型,使用抗菌肽进行防治,最后在羊场开展抗菌肽防治羊皮下脓肿病的试验。结果发现抗菌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 900μg/mL,抑菌圈直径达到40 mm,抗菌效价U=1.3×107。试验兔防治试验发现,预防组:预防性饲喂抗菌肽能避免金黄色葡萄球菌皮下脓肿病的发生;治疗组:饲喂抗菌肽可使致病后的试验兔14 d内康复。抗菌肽防治羊皮下脓肿病发现,预防试验:预防组发病率为0.6%(n=834),而对照组发病率为12.4%(n=780);治疗试验:发病后采用抗菌肽结合简单外科手术治疗,14 d内治愈率达95.5%(n=110),3个月内复发率为0,而未用抗菌肽,仅采用简单外科手术治疗,14 d内治愈率为36.4%(n=110),3个月内复发率为77.3%(n=110)。说明抗菌肽具有较好的防治羊皮下脓肿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选用体重相近的90日龄生长发育健康的中国白兔3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Ⅰ组、试验Ⅱ组、Ⅲ组、Ⅳ组,每天依次在基础日粮中一次性添加0、10、20、30 g的黄芪粉,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各试验组与对照Ⅰ组相比,明显提高了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各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随添加黄芪粉剂量的加大,血清中白蛋白含量相应增加,Ⅲ、Ⅳ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血清总蛋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乳酸脱氢酶含量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各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血清葡萄糖含量变化趋势同总蛋白,当日添加量在20、30 g时,血清中葡萄糖的含量趋于稳定;Ⅱ组末重、净增重、平均日增重分别与Ⅰ、Ⅲ、Ⅳ组差异显著(P<0.05),Ⅰ、Ⅲ、Ⅳ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Ⅱ、Ⅲ、Ⅳ组分别比对照Ⅰ组增重提高25.0%、12.5%、8.3%.基础日粮中添加黄芪粉以每日10 g为好,能显著提高饲料报酬及家兔的平均日增重.  相似文献   
15.
随着同种动物克隆后代的不断降生,人们又开始尝试异种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用兔的卵母细胞作为核受体进行牛的体细胞核移植,研究表明,颗粒细胞作为供核体与兔去核卵母细胞的融合率(60.5%,57.9%)稍高于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融合率(52.2%,48.4%),但两者间差异并不显著。颗粒细胞与皮肤成纤维细胞均采用饥饿培养和接触抑制培养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诱导处理,融合卵在电激活后能够卵裂并发育的情况差异显著(72.6%对51.4%;70.4%对52.2%)。有少数重构胚发育至囊胚,证明在哺乳动物异种重构胚早期发育中,异种细胞核与细胞质间是相容的。  相似文献   
16.
墨旱莲叶水提取物止血活性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墨旱莲叶水提取物的止血和促凝血活性,为中草药在止血方面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不同剂量的墨旱莲提取物溶液与抗凝兔血混合,测定凝血时间。[结果]墨旱莲叶提取物为0.5%的最适浓度时具有最强促凝血活性,凝血时间为16 s,凝血时间缩短率为99.6%。[结论]墨旱莲叶水提取物有显著的止血和促凝血活性,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苏子提取物(EPS)对家兔高脂血症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建立家兔高脂血症模型,分别测定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苏子提取物低剂量组(0.1 g/ml)、中剂量组(0.5 g/ml)、高剂量组(1.0 g/ml)血清中的TC、TG、LDL-C、HDL-C及肝匀浆MDA含量及SOD活性。[结果]EPS能显著降低血清中的TC、TG、LDL-C,提高血清中HDL-C的含量,降低肝匀浆MDA的含量,提高SOD的活性。[结论]EPS具有一定的调节血脂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唐家 《畜禽业》2011,(6):38-39
选择适合本地的3个优良品种及6个杂交组合,探讨不同组合的产仔数、初生窝重、30日龄断奶窝重、30日龄断奶成活率、90日龄成活率、90日龄个体重等生产指标,筛选最优杂交组合。结果表明:肉兔不同品种杂交生产性能明显提高;最优杂交组合为大♀×加♂杂交组合和加♀×新♂杂交组合;6个杂交组合90日龄个体重平均增加109g。  相似文献   
19.
獭兔睾丸组织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獭兔是一种典型的经济动物,它既是毛皮动物又可食用,普遍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目前已有研究报道了多种哺乳动物生精周期研究,但很少有关于獭兔的报道。本实验对2只完全性成熟的健康獭兔进行睾丸结构,生精周期相对频率,支持细胞效率研究。獭兔睾丸经石蜡包埋,HE染色以便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不同的生殖细胞组合分析显示30%的曲精小管显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精上皮周期阶段。獭兔生精周期阶段频率(%)分别为:阶段1:(15.5±2);阶段2:(14.0±1);阶段3:(11.5±1);阶段4:(8.5±1);阶段5:(10.5±1);阶段6:(18.5±2);阶段7:(13.0±1);阶段8:(8.5±1)。支持细胞效率(圆形精子:支持细胞=7:1)。本研究结果表明獭兔的生精效率较其他哺乳动物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