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01篇
  免费   399篇
  国内免费   472篇
林业   1019篇
农学   563篇
基础科学   263篇
  891篇
综合类   3230篇
农作物   390篇
水产渔业   191篇
畜牧兽医   1011篇
园艺   202篇
植物保护   212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294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284篇
  2016年   372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393篇
  2013年   409篇
  2012年   573篇
  2011年   577篇
  2010年   424篇
  2009年   411篇
  2008年   410篇
  2007年   444篇
  2006年   350篇
  2005年   281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Herbage production is regarded as having environment-friendly credentials. However, as the ruminant production it supports is facing major challenges on sustainability, environmental footprint and human health concerns, EU herbage cultivar testing must contribute to the solutions. Before new cultivars can be sold in a member state (MS) and gain EU-wide marketing, they must pass official tests to prove they are both novel (distinct, uniform and stable, DUS) with improved value for cultivation and use (VCU). Herbage species present specific challenges, as their allogamy imposes a wide within-cultivar variation that adds complexity to DUS tests and their “value” is only realized in ruminant produce. Current VCU systems measure production,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disease/stress tolerances, often on large numbers of candidate cultivars, but prohibitive labour costs and logistics mean that animal intake, ruminant output or environmental benefits cannot be measured directly. Furthermore, some candidate cultivars with proven superior VCU fail DUS even though the non-distinct comparison is with a significantly lower performing registered cultivar. To resolve these problem cases, a “vmDUS” distinctness tool is proposed, which uses molecular markers but conforms to UPOV-declared principles. A short overview of current grassland research shows smart proxy measures of animal value can easily and quickly be adopted into an integrated pan-European (EU-VCU) test network. The proposed EU-VCU scheme will reallocate test resources to conduct these additional tests by placing MS in data sharing collaborations, while retaining their national listing authority. The benefits to all stakeholders from adopting these new testing procedures ar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92.
考察不同物理状态培养基条件下pH对香菇、滑菇、金针菇漆酶活性的影响,为香菇、滑菇、金针菇的栽培提供重要参考。固化培养基以及液体培养基以NaOH作为碱化剂,固体培养基以壳灰作为碱化剂,考察不同pH对3种食用菌漆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碱化培养可提高3种不同食用菌的漆酶活力,并与培养基的物理状态有关。香菇在固化、液体、固体培养基中,pH分别为6.5、6.5以及6.0时漆酶活性最高,比对照提高5.3%~14.0%;金针菇适宜的pH分别为7.0、6.0和6.5,与对照相比提高35.9%~343.0%;滑菇适宜的pH均为6.0,与对照相比提高3.1%~94.9%。  相似文献   
93.
【目的】明确水稻品种携带的抗稻瘟病基育种应用价值,是利用抗病基因培育抗病品种控制病害流行的重要前期工作。【方法】利用功能标记分析了14个抗稻瘟病基因在江苏近年育成的195个粳稻新品种/系中的分布情况,并对其中158个品种和17份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gm的高世代回交株系进行穗颈瘟接种鉴定。【结果】大多数品种携带2~5个抗病基因,但所有品种均不含有Pigm基因;PibPitaPikh基因在供试品种中的分布频率较高,均在45%以上,其余基因均在30%以内;Pid3、Pid2、Pia、Pb1在新育成品种中的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审定品种。测试品种对穗颈瘟的抗性主要与3个基因显著相关,贡献率由高至低依次为PiaPi3/5/iPita;其中,PiaPi3/5/iPita间的聚合效应均显著高于各基因单独存在时的抗病效应,且以PiaPita间的聚合效应最强,携带该基因组合的所有品种对穗颈瘟均表现抗至高抗水平抗性。回交导入Pigm基因的所有17份株系对穗颈瘟的抗性均显著高于各自轮回亲本,且均达到了抗病以上水平。【结论】抗病基因Pigm及基因组合“Pia+Pita”在江苏粳稻抗穗颈瘟育种中具有重要的育种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
通过对食用菌创意景观设计进行研究,分析具体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在食用菌创意景观打造过程中融入艺术技巧和文化特色,营造独特的食用菌旅游观光资源,创造更多农业生产附加价值。  相似文献   
95.
纵条纹炭角菌具有镇静、催眠等药用价值,已实现工厂化、规模化栽培。为探究纵条纹炭角菌的研究进展,对其分类学地位、生物学特性、人工培养、化学成分和生理活性等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
为更加科学地开展小麦理论研究和提高育种成效,对‘鲁麦14’的构思设计与创制思路、突出特点和以‘鲁麦14’为亲本选育出的品种进行了系统分析。从2001年到2018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和山东、江苏、河北、安徽、河南、山西、陕西、新疆、贵州、天津9省1市的89家科研单位和育种企业,以‘鲁麦14’为亲本直接育成品种39个、间接育成品种92个,这些品种通过9省2市166次审(认)定和36次国家审定。‘鲁麦14’作为新一代骨干亲本,为全国的小麦生产和育种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97.
为探讨水稻突变体材料W33高位分蘖特性在水稻育种上的利用价值。以野生型水稻恢复系R818及其高节位分蘖突变体W33为试验材料,用盆栽试验研究R818和W33的植株、分蘖和穗部性状差异,用大田栽培控制性试验比较R818和W33分蘖、产量构成性状及子粒产量差异,测得参试材料各性状数据。结果表明,生长前期W33和R818株高、主茎叶均长无明显差异,中后期二者株高、主茎叶均长渐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W33单株平均分蘖数是R818的7.5~8.8倍,平均有效穗数是R818的8.6倍,分蘖平均成穗率与R818相当,但单穗穗长、枝梗数和着粒数明显低于R818,而千粒重与R818无明显差异;W33和R818单株籽粒产量均随密度增大而降低,并以最低密度条件下最高,最高密度条件下最低;尽管W33单穗产量明显低于R818,但在相同栽插密度条件下,W33和R818群体产量差异不显著(F=3.7868<F0.05,1,4);在一定密度范围内,W33能充分发挥其旺盛的分蘖力和较高的成穗率优势,以弥补单穗产量较低的缺陷,其群体产量最终达到与R818相当的水平。说明W33旺盛的分蘖力和较高的分蘖成穗率特性在水稻育种上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
以商贸流通对于沿海农业经济增长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商贸流通对于农业经济总产值和农业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具有促进作用.总体而言,商贸流通行业总产值对农业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的强度较对农业经济总产值的影响更显著,从而从实证研究角度证明商贸流通有利于沿海经济的增长.提出了应创新商贸流通农业经济运作模式,优化商贸流通农业经济发展环境,加强商贸流通农业经济人才培养,推动商贸流通农业冷链物流发展,构建商贸流通农业经济产业联盟等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
为筛选对胡杨幼苗生长有效的地表覆盖物。以1年生胡杨幼苗为试材,设置覆膜(T1)、覆草苫子(T2)、覆沙(T3)和裸地(CK)共4种处理,利用相关性分析和隶属函数值法全面评价3种地表覆盖物对植株产生的效果。结果表明:T1、T2、T3处理均显著提高了不同月份的土壤含水率(P<0.05),平均土壤含水率较CK分别提高了26.1%、27.9%和23.5%;各覆盖均显著提高了成活率、株高及地径的生长,T2增长幅度最大;各覆盖均显著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P n)、气孔导度(G s)、蒸腾速率(T r)(P<0.05),生长初期T1值最大,生长中后期T2值最大;T2处理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 max)、光饱和点(L SP)最大,光补偿点(L CP)和暗呼吸速率(R d)最低;各覆盖对水分利用效率(W UE)和表观量子效率(A QY)影响较小;植株生长与土壤含水率、P n、G s、P max、L SP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合效果由强到弱顺序为T2、T3、T1、CK。覆草苫子较适宜在胡杨幼苗栽植过程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0.
我国是生猪养殖与猪肉消费大国,多年来猪肉总产量和人均猪肉占有量居世界首位。由于人们对猪肉品质需求的不断提高及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猪营养研究也经历了从最初营养需要的研究,到通过营养技术调控猪肉品质、肠道健康、繁殖性能和免疫等方面的转变。随着研究模型、组学技术、功能性分子营养以及肠道健康等研究手段的不断进步,生猪营养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入到高速发展阶段。综述了近 5 年来国内外生猪相关营养调控技术,包括母猪、公猪、仔猪和生长育肥猪的营养需求(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常量和微量元素、添加剂等),生产性能与营养调控,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精准饲喂技术等多个方面,以期为今后生猪营养调控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