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6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696篇
林业   143篇
农学   1174篇
基础科学   6篇
  198篇
综合类   1716篇
农作物   651篇
水产渔业   214篇
畜牧兽医   503篇
园艺   320篇
植物保护   22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317篇
  2011年   358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362篇
  2006年   304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对近几年来应用较广泛的几种DNA分子标记技术作了简要介绍。概述了其在油菜遗传多样性评估、种质资源评价、遗传图谱构建、品种保护与纯度鉴定、油菜转基因育等方面的应用。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32.
一个抗大豆疫霉根腐病新基因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在大豆品种诱变30中鉴定和定位了一个抗大豆疫霉根腐病基因RpsYB30。该基因位于大豆分子遗传图谱L连锁群微卫星标记Satt497和Satt313之间,与这两个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4.4 cM 和3.3 cM。RpsYB30是大豆分子遗传图谱L连锁群鉴定的第1个抗疫霉根腐病基因,为新基因。  相似文献   
933.
一个新的水稻小粒矮秆突变基因的遗传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稻品系162d是一个新发现的水稻小粒矮秆突变体。通过对221个SSR标记位点的多态性分析证明162d是由蜀恢162突变产生的,162d和蜀恢162是一对近等基因系。对F1和F2代的遗传分析表明162d的矮生性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该基因的表型特点是株高为正常高度的1/4左右,籽粒为正常大小的1/4左右,结实很差,叶短而宽。该基因对赤霉素GA[sub]3[/sub]敏感,不位于d1基因所在的水稻第5染色体着丝点附近区域。因此,认为162d突变基因是一个新的水稻小粒矮秆基因。  相似文献   
934.
早籼稻饲粮中添加酶制剂对猪生长和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择60头体重约35 kg的“长加”二元杂交猪,按饲养试验要求分成2组,分别饲喂不含和含0.2%复合酶制剂(内含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的早籼稻型饲粮,进行了为期70 d的饲养试验,在试验后期进行了消化试验、采样分析。饲养试验结果显示,添加复合酶制剂使日增重提高了8.78%(P<0.05),料重比降低了9.42%(P<0.05);消化试验表明,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使饲料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了12.73个百分点(P<0.01)、8.84个百分点(P<0.05)和16.97个百分点(P<0.01)。添加复合酶制剂使空肠、回肠内容物粘度分别降低了7.08%(P<0.01)、678%(P<0.01),粪中大肠杆菌数、腹泻频率分别较对照组降低了81.29%(P<0.01)、37.00%(P<0.05)。消化性能指标分析显示,添加复合酶制剂组十二指肠内容物总蛋白水解酶、α-淀粉酶活性较对照组提高了99.07%(P<0.01)和18.38%(P<0.05)。  相似文献   
935.
水稻粳型亲籼系粳型性的判别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摘要:选择均匀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100个微卫星标记对6个籼型、6个粳型测验种和10个待测粳型亲籼系的DNA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测验种DNA在籼粳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表现在其粳型判别值(Dj)的变异范围为0.12~0.87, 籼型测验种的Dj值均低于0.25,粳型测验种的Dj值均高于0.75, Dj值可以用于粳型亲籼系粳型性的判别。根据Dj值大小,待测粳型亲籼系G2416-3、G2417-2-1、G3004-4和G3005-4-2属于偏粳型,G2505-1和G2605属于粳型。  相似文献   
936.
综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转基因植物中标记基因的研究成果,并讨论了今后标记基因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37.
油菜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油菜的遗传转化研究日趋成熟,用于转化的目的基因趋于多样化,如:品质改良、抗病、抗逆、不育基因等;较常用的筛选标记基因是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PT II);目前油菜已建立了子叶、下胚轴、茎段、原生质体培养、小孢子培养的再生体系;用于油菜基因转化的方法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PEG法、激光微束穿刺法、显微注射法等。本文主要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38.
甘蓝型油菜人工合成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平武  杨光圣 《作物学报》2004,30(12):1266-1273
用RAPD及SSR技术对98份甘蓝型油菜人工合成种与46份甘蓝型油菜品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30条随机引物共扩增出332条带,其中多态性带309条,多态性比率为93.07%。33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34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29条,多态性比率为96.27%。经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表明甘蓝型油菜人工合成种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因此通过人工  相似文献   
939.
提高水稻杂种优势水平的可能途径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杂交水稻的单产处于徘徊状态。提高单产的可靠途径在于扩大双亲的遗传差异, 进一步提高杂种优势水平。培育“杂交水稻超高产群体理想型”, 应用分子标记辅助相互轮回选择法累加不同组群的优势基因和应用分子标记技术挖掘与利用野生稻中的远缘优势基因, 有可能大幅度地提高杂交水稻的单产潜力。  相似文献   
940.
现代生物技术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重组DNA技术和分子标记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日趋成熟,应用在了油菜的单倍体育种、远缘杂交和染色体诱变等方面;重组DNA技术在油菜抗除草剂,抗虫和抗病等方面已发挥巨大作用;随着基因饱和度的增加,基因图谱与物理图谱的建立,分子标记将有望在提高选择效率,培育好的油菜品种方面发挥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