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86篇
  免费   380篇
  国内免费   1425篇
林业   481篇
农学   2476篇
基础科学   57篇
  590篇
综合类   5813篇
农作物   1514篇
水产渔业   576篇
畜牧兽医   1720篇
园艺   1087篇
植物保护   277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299篇
  2022年   401篇
  2021年   440篇
  2020年   343篇
  2019年   405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296篇
  2016年   374篇
  2015年   430篇
  2014年   490篇
  2013年   508篇
  2012年   730篇
  2011年   856篇
  2010年   870篇
  2009年   880篇
  2008年   972篇
  2007年   875篇
  2006年   818篇
  2005年   761篇
  2004年   657篇
  2003年   613篇
  2002年   441篇
  2001年   422篇
  2000年   323篇
  1999年   291篇
  1998年   218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薄壳山核桃品种亲缘关系分析与指纹图谱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基于荧光SSR标记结合高通量毛细管电泳技术,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稳定、准确的薄壳山核桃基因分型体系,用以分析各品种间亲缘关系并构建指纹图谱,旨在为薄壳山核桃品种鉴定与新品种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评价、品种选育与推广提供有益参考。 方法 选取薄壳山核桃及其近缘种54对SSR引物进行初筛,最终确定10对标记合成荧光引物用于后续分析。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对25个薄壳山核桃品种进行基因分型,利用软件统计位点数据并计算各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A)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利用SSR标记间的相互组合构建薄壳山核桃不同品种的指纹图谱。通过等位片段的转化对薄壳山核桃品种进行聚类,并分析其亲缘关系。 结果 10对荧光SSR标记共扩增出68条等位片段,平均为6.8个;位点Cc19最多,有12个等位基因,位点BFU-Jr19最少,有3个等位基因。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化范围为0.2910~0.8435(平均为0.5883)。优选的4对核心引物Cc19、PM-GA31、PM-CIN4和PM-GA41组合能完全区分25个薄壳山核桃品种。25个品种遗传相似系数在0.62~0.99之间,并聚类成2个大的类群,部分亲缘关系较近的品种聚类在一起,部分品种聚类不能与遗传背景完全对应。 结论 与传统的显性标记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技术相比,荧光SSR标记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构建薄壳山核桃品种指纹图谱切实可行,通量大且速度快,结果稳定可靠,通过标记组合可有效的对不同品种进行区分。在品种亲缘关系分析中,建议增加杂交亲本数量,并在全基因组范围内选取一定数量效率更高的标记,以便最大程度地揭示薄壳山核桃品种间亲缘关系的真实水平。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掌握苹小吉丁成虫在林间的自然扩散行为规律,以制定合理的害虫监控策略。 方法 于伊犁巩留县五乡栽培苹果园内采用标记-重捕法监测苹小吉丁雌雄试虫在不同方向、不同距离的扩散数量及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对扩散速度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林间种群数量进行了预估。 结果 结果表明:苹小吉丁在林间的扩散对方向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主要向北面、南面及东北面进行扩散,分别回捕到标记释放总虫数的3.2%、3.2%和2.7%;东南面和西南面均未回捕到标记试虫。随着回捕点距离的增加,标记试虫回捕数量逐渐降低,扩散至5 m处的数量最多,占标记释放总虫数的6.6%,最远扩散至北面35 m,说明标记试虫由果园北面迁出的潜在性较大,扩散距离整体呈指数分布趋势(R2 = 0.9262)。苹小吉丁雄虫扩散速度高峰出现在第3 d,为1.7 m·d−1;而雌虫扩散速度高峰出现在第12 d,达到2.5 m·d−1。随着释放时间的推移苹小吉丁雌雄虫的扩散率逐渐上升。由种群数量预估方程计算得知,试验田间苹小吉丁估计种群数量为2253头,雌成虫估计值为1262头,雄成虫估计值为989头。 结论 苹小吉丁在林间具有一定的自然扩散能力,最远可达35 m,且雌虫的扩散能力要强于雄虫。林间种群数量预估结果能为苹小吉丁发生动态预测和控制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3.
利用SSR技术快速鉴定2个辣椒杂交品种纯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辣椒杂交种甘科4号和甘科10号及其父母本进行引物筛选和纯度鉴定,旨在建立供试品种的高效纯度鉴定体系,并对公布的辣椒SSR核心引物进行验证。结果表明,2个品种各筛选出1对引物在亲本间有明显差异,在杂交种中表现为共显性,分别为Es330和Epms923。利用这2对引物分别对供试品种进行纯度鉴定,甘科4号的纯度为96.4%,与田间种植鉴定纯度98.2%相差1.8百分点;甘科10号的纯度为91.8%,与田间种植鉴定纯度92.7%相差0.9百分点。说明筛选出的2对引物对甘科4号和甘科10号种子纯度的鉴定结果真实可靠,可以用于杂交种纯度的高效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104.
为了明确大麦条纹病菌-麦类核菌(Pyrenophora graminea)在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不同地理位置的遗传差异性,并鉴定大麦亲本品种对其抗性,运用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技术,对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麦类实验室保存的20个采自河西不同地区的大麦条纹病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夹心法"对30种大麦亲本材料进行抗性评价。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GS)为0.7166时可将20个麦类核菌(P.graminea)菌株划分为4类,菌株XTB和JT聚为一类,且这2个菌株的地理位置相隔较远,菌株YC和HYH各自单独为一类,剩余16个菌株聚为一类;20个供试菌株中,菌株QQ和SW、菌株HZ和QWC的遗传相似系数(Genetic Similarity,GS)均为0.936 5,遗传相似性最高,遗传距离值分别为0.052 3和0.045 5。菌株YC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小,为0.624 1,与其他菌株间的遗传距离范围是0.372 2~0.633 0,得出不同地理来源的麦类核菌菌株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性;在供试菌株中,菌株CJZ和SW的地理位置接近,遗传距...  相似文献   
105.
"粳不育系/广亲和恢复系"配组方式在浙江省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广亲和基因S5-n的功能标记可快速检测种子纯度。为验证水稻广亲和基因S5-n功能标记鉴定粳不育系/广亲和恢复系配组方式杂种一代的效果,我们分别将长粳1A和6个恢复系获得的F1代进行大田统计和分子标记鉴定,结果显示,由于广亲和基因S5-n分子标记不能特异性检测出串粉形成的异形株,导致其鉴定结果较大田统计鉴定结果高1.0~2.0百分点。未来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广亲和基因分子标记技术的特异性,进而提高分子检测的准确性,这将有助于杂交稻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6.
《中国兽医学报》2014,(10):1610-1614
为了解国内貂出血性肺炎病原绿脓杆菌的生物学特性,2012年从山东省发病的水貂肺内分离得到了22株绿脓杆菌,测定了分离株的生化特性、血清型、基因分型以及抗生素敏感性。结果显示,分离株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他啶敏感率分别为97%、87%、78%、81%,对头孢哌酮中敏率为87%,对多黏菌素B耐药率为68%。22株分离株可以分为G、B2种血清型,比例分别为82%、18%。  相似文献   
107.
通过杏鲍菇多孢分离菌株的ISSR、RAPD分子标记和体细胞不亲和性分析,体细胞不亲和性分析得出子代杏1、杏3、杏4与出发菌株湘杏98有拮抗线,杏1、杏2、杏3、杏4四株子代均有明显的拮抗线。16条ISSR引物和19条RAPD引物分别扩增出99、154个条带,多态性条带分别占48.48%、61.00%;相似系数变异范围分别为0.63~0.86、0.57~0.83。湘杏98、杏2、杏3在2种标记的聚类结果上存在差异。体细胞不亲和性分析从表型上(拮抗线有无)反应了菌株的遗传变异。RAPD标记遗传相似系数小于ISSR标记,表明ISSR标记更适合亲缘关系较近的种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8.
红花标记杂交棉鲁05H9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红花标记杂交棉鲁05H9的选育方法、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为转抗虫基因红花性状标记杂交种,特有的外观特点成为其随身携带的"防伪标签",可直观地鉴定真假杂种及纯度。  相似文献   
109.
基于ISSR指纹的甘薯食用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ISSR分子指纹技术检测甘薯基因组DNA的多态性,是鉴定甘薯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有效的方法之一。本研究选用6个ISSR标记对17份甘薯品种进行了DNA指纹扩增,共扩增出55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50条,多态性水平为90.91%;UBC825引物扩增出带型最多,有16种;根据Nei’s遗传距离计算获得的聚类树状图表明,在GS为0.625时,参试的17份甘薯品种分为4个组群;遗传相似性分析表明,顶芽菜用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最高0.877,叶柄食用品种和烤薯型品种之内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778和0.740。结果表明甘薯主要食用间具有较好的遗传多样性,但同类型品种间却又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这类品种需要引进或创制新资源。  相似文献   
110.
科技文摘     
《中国园艺文摘》2015,(4):227-236
利用ISSR分子标记鉴定苦瓜杂交种纯度目的: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苦瓜杂交一代品种秀玉…1号纯度进行鉴定,为生产上提高苦瓜新品种纯度鉴定效率提供参考。方法:利用ISSR技术和91条引物,对苦瓜品种秀玉1号及其亲本的DNA指纹进行分析。结果:从…91条引物中筛选出两条特征引物ISSR-845和ISSR-891,能同时扩增出F1代及其父母本的多态性条带510和300…bp。…其中,ISSR-845能够区分父本机械性混杂,ISSR-891能够准确区分母本自交系与杂种F1代;经群体验证,该标记与田间鉴定结果高度一致。结论:ISSR技术具有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