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0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182篇
林业   987篇
农学   377篇
基础科学   7篇
  202篇
综合类   1837篇
农作物   108篇
水产渔业   136篇
畜牧兽医   130篇
园艺   429篇
植物保护   21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322篇
  2011年   338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3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利用引进的锦州、沈阳、大连、鞍山4个产地朝鲜黄杨(Buxus microphylla var.koreana)种源进行播种试验,对幼苗出苗率、保存率、苗高、地径、分枝数、冠幅调查测量。结果表明:4个种源的出苗率、当年苗高、分枝数、冠幅均存在显著差异,地径差异不显著。沈阳种源播种出苗率最高,为75.48%;沈阳、大连种源当年苗高14.53 cm、14.08 cm,分枝数9.43条、9.21条,冠幅12.02 cm、10.00 cm,显著高于鞍山、锦州种源;苗木越冬保存率均在90%以上。沈阳种源表现最好。鞍山和锦州种源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42.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碳储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科尔沁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实地测定了造林10年、18年、25年和30年樟子松人工林树木生物量、枯落物生物量、草本生物量和根系生物量,并研究了各碳库碳储量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樟子松各器官平均碳含量为48.12%;随着林龄的增大,除了林下草本碳库碳储量减小外,樟子松地上部分碳库、枯落物碳库、根系碳库及土壤...  相似文献   
43.
针对科尔沁沙地杨柴生物沙障的生存现状和生长动态规律,分析了经过不同预留盖度和留茬高度的平茬处理后杨柴生物沙障和林间草本植被的恢复情况及其防风固沙效益,结果表明:平茬对杨柴及其林间草本的生长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平茬后的第1年内,预留盖度10%和留茬高度0 cm(齐地刈割)对杨柴生长最为有利;综合风速和风蚀量的测定分析发...  相似文献   
44.
小花忍冬是观赏性和抗逆性兼具的优良树种之一。为了解决其种子繁殖子代分化变异大的问题,结合小花忍冬特性,通过不同基质、激素及不同浓度的处理,对其进行了硬枝扦插试验。结果表明:基质种类、激素种类、激素浓度都直接影响其扦插成活率,激素种类直接影响地下根系的生长量。其中,使用珍珠岩︰沙子=1︰2、NAA、100 mg/L组合,...  相似文献   
45.
以不同年龄、不同密度的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8块标准地40株标准木的树干解析、枝解析的生物量数据,通过比较分析,研究不同大小树木因子(胸径、树高、冠幅等)与单木各分量(树干、枝、叶)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应用统计分析软件建立樟子松单木各部分生物量的回归模...  相似文献   
46.
通过引进东北辽西科尔沁沙地樟子松在青海湖斜麻沙区进行栽植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樟子松当年主顶芽平均生长高度达10.13 cm,侧顶芽生长高度平均达5.14 cm,平均顶芽生长达7.64 cm,苗木整体生长良好,当年成活率达到93%;经过长达6个多月寒冬,越冬成活率达80%,返青良好。  相似文献   
47.
作为一种替代溴甲烷熏蒸木材的技术,湿热蒸汽处理具有突出的环保性。试验通过智能换热站提供湿热蒸汽,设计了钢材框架悬挂耐高温气囊的试验装置,对原木、樟子松拼板、樟子松锯材和单板层积材进行湿热蒸汽处理,并对木材内部升温进行动态监测。利用温度记录仪收集了各温度监测点4 h内的温度实时数据,以及耐高温气囊内部的环境温度实时数据,对湿热蒸汽环境下木质材料不同位置的升温过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木质材料与湿热蒸汽的接触面积是影响其升温速率的关键因素;较大尺寸的木质材料升温速率更高;人造板材与天然木材升温速率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48.
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落叶小乔木水冬瓜叶进行生药学鉴别研究,并建立快速真伪定性鉴别模型。采集42批次水冬瓜叶药材近红外原始光谱并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建立水冬瓜叶药材定性鉴别模型。同时分别采用6批次水冬瓜叶药材、水冬瓜根皮药材与水冬瓜树皮药材验证模型。结果表明:水冬瓜叶互生,呈阔心形,先端渐尖;叶表皮细胞体积膨大,附有非腺毛、表面有气孔;粉末中富含方晶,导管为螺纹导管,气孔为平轴式。建立的近红外快速定性鉴别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别出水冬瓜叶药材正品,预测准确率为100%,为水冬瓜叶药材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技术与方法,可为今后水冬瓜叶的鉴定及深入研究提供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49.
通过 3a对樟子松 1年生苗木的营养积累过程的研究表明 :1年生樟子松苗在生长期内 ,干物质的积累和对N、P、K的吸收利用是以叶为中心 ,到生长中、后期 ,根、茎、叶中的干物质积累和对三元素的吸收积累速率明显加快。而在不同生长时期对三元素的吸收利用比例也不同 ,生长前期表现为N >P >K ,生长中后期表现为K >N >P ,生长后期表现为P >N >K。  相似文献   
50.
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Prunus mume var. pendula were studied by using AFLP markers. 18 accessions representing 14 cultivars ofPrunus murne var. pendula were selected from the germplasm collection at the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 Mci Flower. Seven Mse I-EcoR I AFLP primer combinations revealed 450 legible bands, and 269 of which were polymorphic markers. A similarity matrix was prepared using the simple matching coefficient of similarity and Nei‘s (72) distance coefficient. A UPGMA dendrogram demonstrated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the cultivars. The information given by AFLP markers wa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morp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 morphotypes, and roughly supported the new revised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Chinese Mci Cultivars. But there were still several exceptions: 1) the ‘Guhong Chuizhi‘ inserted between the ‘Tiaoxue Chuizhi‘ and the ‘Danfen Chuizhi‘; 2) the ‘Wufu Chuizhi‘ kept off the Pink Pendant Form, and the ‘Moshan Chuizhi‘ was removed from Viridiflora Pendant Form; 3) the ‘Danbi Chuizhi‘ and the ‘Shuangbi Chuizhi‘ of Viridiflora Pendant Form got together well but fell within the Pink Pendant For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