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9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5篇
  15篇
综合类   128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3 毫秒
31.
添加单宁酸对青贮葛藤茎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添加单宁酸对青贮葛藤(Pueraria lobata (Willd.) Ohwi)茎叶品质的影响,以青绿葛藤茎叶为原料,添加3%和4%单宁酸青贮60 d后,对其进行感官鉴定,并进行有机酸、干物质损失率及营养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单宁酸的贮葛藤茎叶质地松散完整,具有酸香味,干物质损失率显著降低(P<0.0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增加(P<0.05);在添加单宁酸的青贮葛藤茎叶中,未检测出丙酸和丁酸。因此,葛藤青贮时添加单宁酸有利于营养物质的保持,可明显提高其品质。  相似文献   
32.
不同产地人参中4种脱氢酶活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给人参的培育和优选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中性缓冲液提取粗酶液,应用分光光度法对15个不同产地的人参中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 MDH),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 AD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6PDH)4种脱氢酶活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人参脱氢酶活力差别明显,同一产地4种脱氢酶活力趋势基本相同。其中安图县万宝镇的人参样品的MDH、LDH、G6PDH 3种酶活力均是最高值,分别为124.58U/(g?Fw)、129.88 U/(g?Fw)、109.84U/(g?Fw);黑龙江2个产地的4种酶活力普遍比较低。运用SPSS13.0软件对15批样品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将样品分为4类。MDH、LDH、ADH、G6PDH的活力可以作为人参培育和优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为探讨葛根对奶牛脂肪肝细胞的作用机制,采用胶原酶二步灌流法分离病牛的肝细胞,并观察细胞形态。用不同浓度的葛根水提物处理肝细胞,生化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并测定细胞裂解液中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含量。结果显示,50、100、500 μg/mL葛根水提物能极显著降低肝细胞中ALT、AST、TG、TC、MDA活性及含量,增加SOD活性(P < 0.01)。葛根水提物能显著改善肝细胞的相关生化指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脂质代谢、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34.
通过京西葛茎段的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实验,探讨了京西葛不定芽的诱导、分化、增殖及生根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以优良京西葛的具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经2.2%NaClO灭菌25~30min后成活率可达50%;适于京西葛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NAA0.1mg/L+6-BA0.5mg/L,诱导分化率为88.89%;适于不定芽分化及继代培养的培养基为MS+NAA0.15mg/L+6-BA0.3mg/L+2,4-D0.2mg/L,继代芽分化率为83.33%,继代倍数达6~7倍;适于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NAA0.5mg/L,生根率达100%。本研究最终建立了京西葛的组织培养体系并初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快速繁殖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5.
高黄酮含量野葛淀粉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子和正交试验方法对富含黄酮的野葛(Pueraria lobata)淀粉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对水、甲醇、乙醇3种溶剂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以淀粉中的总黄酮含量为参考指标,分别对4个提取参数(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固液比)进行单因子试验,然后采用正交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野葛淀粉高黄酮含量提取的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35℃、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时间3.0 h、固液比1∶8(kg∶L)。  相似文献   
36.
为研究过氧化氢对葛渣膳食纤维的改性作用,以葛根加工淀粉后的残渣为原料,采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以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以及不溶性膳食纤维膨胀力为指标,得出了过氧化氢改性制备葛渣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即H_2O_2体积分数0.3%,pH为12,温度为90℃,时间为75 min,得到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最高为52.16%,不溶性膳食纤维膨胀力为7.01 m L/g。  相似文献   
37.
【目的】验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葛粉工业废水葛根素含量的可靠性,建立一种可信度高、操作性强、适于监测葛粉工业废水葛根素含量动态变化的测定方法。【方法】在不同浓度的葛根素标准溶液中加入已知浓度的牛血清蛋白(BSA),检验蛋白质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葛根素含量的干扰;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葛粉工业废水葛根素含量,确认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葛根素含量的可靠性。【结果】在2~20μg/mL浓度范围内,葛根素浓度与其在250nm处的吸光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0.0648x-0.0049,相关系数(R2)为0.9995。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葛根素的最低检出限为0.0480μg/mL,具有精密度较高、准确度良好,且不受BSA干扰的特点。紫外分光光度法与HPLC法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为5.0%,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替代HPLC法进行葛粉工业废水葛根素含量测定具有可信、简便的特点,适用于工厂中葛粉工业废水葛根素分离纯化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38.
粉葛标准化栽培与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粉葛的生物学特征,并从选择优良品种、培育壮苗、精细整地、适时移栽、查苗补缺、搭架整蔓、土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了粉葛的标准化栽培技术,并详细描述了粉葛收获后的加工技术规程,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39.
对分离自葛藤(Pueraria lobata L.)根际的一株高效溶磷细菌GTR15进行促生特性、主要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GTR15的HD/CD值(溶磷圈直径HD,菌落直径CD)为2.22,28℃液体振荡培养7 d后对磷酸钙的溶解量为138.72 mg.L-1,分泌IAA(3-吲哚乙酸)及有机酸量分别为14.44 mg.L-1、46.00 mmol.L-1。菌株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细胞短杆状;淀粉水解、吲哚、V-P(二乙酰试验)、苯丙氨酸脱氨酶、明胶液化及M-R(甲基红)试验呈阴性;柠檬酸盐、过氧化氢酶、硫化氢及硝酸盐还原等试验呈阳性,结合菌株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初步鉴定为肠杆菌(Enterobacter sp.)。该菌株在研制高效微生物磷肥接种剂方面可能具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40.
为了研究白条党主产区土壤理化特性和药材经济性状,以定西和陇南地区7个县(宕昌、临洮、渭源、岷县、陇西、漳县及通渭)21个调查点连续两年的土壤和白条党为调查对象,分析各调查点土壤理化性质和白条党的药材经济性状。结果表明:甘肃白条党主产区经度大致在103°35'—105°26'之间;纬度大致为33°57'—37°58';海拔高度约在1708.4~2488.6 m。各县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在9.25~17.50 g/kg之间,整体偏低,其中临洮县土壤有机质含量最低;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在19.56~39.96 mg/kg,陇西县土壤碱解氮含量极低;土壤速效磷含量均大于10 mg/kg;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在80.73~128.40 mg/kg,除渭源和岷县土壤速效钾含量为低至中等外,其余表现中等至较高;土壤pH>7.5,属于微碱性和碱性土壤。岷县生产的白条党单根产量最高,根长且粗,商品性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